江蘇綠色現代航運先行先試
2019年12月13日 11時 中國交通新聞網
京杭運河全年通航裏程為(wei) 877公裏,其中江蘇段687公裏,占全線的78%。近年來,江蘇交通以綠色航道、綠色港口、綠色船舶、綠色航運為(wei) 抓手,在京杭運河選定44.5公裏航段先行試點,打造了一條綠色現代航運發展示範帶,讓大運河這一曆史、文化符號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
不久前,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先後與(yu) 揚州市、淮安市簽署協議,通過開展深層次、多方式的合作,推動京杭運河揚州段、淮安段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建設。打造航運特色鮮明的大運河文化帶樣板,重點建設京杭運河綠色航運示範區——這是交通強國江蘇方案明確的十大樣板之一。
航運功能和生態綠化雙提升
江蘇選定淮安九龍湖公園至淮安船閘段(兩(liang) 淮段)、揚州古運河口至邵伯船閘段、蘇北運河揚州施橋船閘至六圩口段、蘇南運河蘇州白洋灣作業(ye) 區至石湖景區段4個(ge) 示範段,重點打造綠色航運示範區。目前,施橋船閘至長江口門段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獲批複,蘇州白洋灣作業(ye) 區至石湖景區段的吳中水上服務區錨地疏浚工程通過驗收。
綠色航道、綠色港口是示範區建設重點。江蘇加強環境改善、提升生態功能,每年投入京杭運河航道及船閘維修養(yang) 護經費2億(yi) 至3億(yi) 元。截至2018年年底,京杭運河沿線已建成9個(ge) 水上服務區,修複損毀補植缺口66處,綠化提升裏程達632公裏。
目前,江蘇正加快實施航運功能提升及生態綠化提升工程,疏浚航道、增設錨地,實施護岸生態化改造、綠色生態修複,完善綠化、防塵、岸電、垃圾接收等綠色發展設施。整體(ti) 工程完工後,兩(liang) 淮段航道綠化率將達95%以上,喬(qiao) 木覆蓋率達70%以上,實現四季常綠、風景如畫。
建成船舶垃圾接收設施727套
“如果用柴油發動機,樓梯、地板上到處都是油汙。LNG動力船幹淨、清潔、沒有異味,發動機噪音也小了不少。”“鴻運2006”輪船東(dong) 張家國細數著LNG船的好處,他的LNG船就常跑京杭運河淮安段。
近年來,江蘇持續推進航道綠色轉型發展,讓水更清、河更暢。江蘇在全國率先研發內(nei) 河船舶生活汙水處理裝置,約8800艘本省籍400總噸以上內(nei) 河貨運船舶完成了生活汙水防汙改造;在京杭運河沿線港口碼頭建成船舶垃圾接收設施727套、生活汙水接收設施207套、油汙水接收設施187套;建成8座內(nei) 河船用LNG加氣站,約占全國總量的40%。今年上半年,江蘇開建京杭運河首艘LNG加注泵船,填補了內(nei) 河LNG船舶加注補給方式的空白。
在推廣使用岸電方麵,江蘇率先實現內(nei) 河水上服務區岸電係統互聯互通聯網運行,船員手機掃碼支付即可用電;互聯互通岸電樁設備全部接入國家電網平台,用電方式由船舶自帶燃油(燃煤)發電機發電轉為(wei) 碼頭岸電供電。
江蘇持續推進不符合船舶汙染物排放新標準要求的船舶完成有關(guan) 設施、設備的配備或改造,實施船舶水汙染防治“包掛蹲點”,對經改造仍不能達到要求的船舶,限期予以淘汰。到2022年,進入京杭運河江蘇段航行的船舶將全部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普通柴油。
打造智慧人文運河文化
京杭運河江蘇段兩(liang) 岸集聚了18個(ge) 國家級開發區,沿線8市GDP總量占全省的比重已連續數年超過三分之二,年貨運量達4.8億(yi) 噸,約占京杭運河全線貨運量的80%。調整運輸結構和智慧創新發展,逐漸成為(wei) 京杭運河江蘇段發展的關(guan) 鍵。
江蘇將重點打造以港口為(wei) 節點的江海河、公鐵水聯運體(ti) 係,與(yu) 長江、沿海聯動,實現江河海一體(ti) 化,通達沿海、沿江和內(nei) 河主要港區,更好地擔當運輸結構調整高質量發展重任。2018年,京杭運河江蘇段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同比增長14%。
河更暢、岸更綠、水更清、船更美、景如畫……綠色運河為(wei) 城市增添了生態底色。今後,江蘇將選取各市綠色現代典型航段及重要節點,打造航道沿線親(qin) 水平台、景觀小品、生態旅遊、運河文化標識等設施,使群眾(zhong) 能更加近距離了解運河文化。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駐江蘇首席記者 施科 特約記者 顧曉平 實習(xi) 記者 唐益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