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9日-13日,烏(wu) 魯木齊國際機場受極端性大霧天氣影響,能見度持續多次低於(yu) 運行標準,其中連續40小時不夠航班降落標準,無落地航班,累計長達100小時的時間裏造成航班延誤、備降、取消共計1000餘(yu) 架次,受影響旅客達150000餘(yu) 人次,是近年來因大霧天氣影響機場運行持續時間最長,影響範圍最廣的一次,對機場正常運行帶來了嚴(yan) 重挑戰。
為(wei) 全力保障機場運行秩序,避免因旅客在航站樓堆積造成的其他不利因素,烏(wu) 魯木齊國際機場上下聯動、中間協調、晝夜奮戰,在機場運管委的統一組織指揮下,及時發布天氣預警信息、啟動應急會(hui) 商機製及計劃動態調整工作,不間斷向旅客通報航班動態,妥善處理旅客去留等問題,有效緩解了因航班無法起降帶來的不利局麵和負麵影響,通過對旅客進一步的情緒疏導,也未造成不穩定治安事件發生。
值得肯定的是,從(cong) 2018年機場運管委成立直至2019年實體(ti) 化建設取得成效以來,通過加強機場各運行單位之間的協同聯動,持續開展機場內(nei) 外各部門之間的應急演練,重點研究不利條件下運行機製等有效措施,烏(wu) 魯木齊機場整體(ti) 應對大麵積航班延誤的水平較運管委成立之前有極大的改善和提升,甚至在麵對如此複雜難以解決(jue) 的天氣問題時,烏(wu) 魯木齊機場創新性的“空鐵聯運”的做法,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和媒體(ti) 的一致好評。實際上,早在今年的3月底,烏(wu) 魯木齊國際機場運管委就組織機場與(yu) 高鐵站開展了空鐵無縫隙聯運演練,參與(yu) 演練的人員數量達200餘(yu) 人次,充分驗證了“空鐵聯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大霧天氣下,在機場、公司、空管、鐵路等各單位的協同聯動,密切配合下,通過專(zhuan) 列、圖定列車共運送進出港旅客4100餘(yu) 人,行李2300多件,涉及進出港航班43班。
每年冬季,烏(wu) 魯木齊國際機場受大霧、降雪等不利條件影響較為(wei) 嚴(yan) 重,機場在不斷增加除冰雪人員、車輛等硬件設施的基礎上,也在機場的運行管理和協同聯動上下了不少功夫。今年7月,吐魯番機場並入烏(wu) 魯木齊機場進行統一管理,烏(wu) 魯木齊機場運管委作為(wei) 具體(ti) 管理機構,組織相關(guan) 人員進行輪崗交流,使得兩(liang) 個(ge) 機場的運行方式和管理理念形成統一,烏(wu) 魯木齊機場一線員工對吐魯番機場的環境和設備也較為(wei) 熟悉,此次大麵積航班延誤處置過程中機場運管委共組織各單位47名工作人員支援吐魯番機場順利開展備降保障及空鐵聯運等工作。
同樣對於(yu) 身處在烏(wu) 魯木齊機場T3航站樓內(nei) 的機場運管委,在啟動大麵積航班延誤應急響應機製後,大霧期間,機場運管委各級領導和成員單位長時間堅守在一線運行崗位,督促協調各項工作順利進行。前後共組織空管局、各航空公司及駐場單位召開8次研判分析會(hui) ,提前組織開展航班調減工作,不間斷協調各航空公司有序對航班進行調整、削減,力求不發生因航班大量取消旅客集中倒流等情況,確保了烏(wu) 魯木齊機場候機樓內(nei) 的秩序。
為(wei) 全力做好旅客疏散安排工作,機場運管委通過微信平台、廣播電台、微博及電視等渠道及時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發布機場運行動態,提前告知相關(guan) 航班信息,安排航空公司和旅客服務部門對滯留旅客進行情緒安撫和心理疏導,做好詢問解釋解答工作。安排機場地麵服務部門為(wei) 滯留旅客做好住宿、餐食、飲水及機票改簽等服務保障工作,機場內(nei) 隔離區、退改簽櫃台、行李提取區、樓前候車區等秩序井然。通過以上措施,大霧期間烏(wu) 魯木齊機場航站樓內(nei) 滯留旅客人數最多時未超過3000人。
在此次大霧天氣的協同處置過程中,機場運管委發揮的樞紐和核心作用充分體(ti) 現,在對接地方政府、鐵路部門、民航管理部門、駐場各運行單位上發揮了積極作用。“共商、共建、共享”的協同理念使得運管委這一平台從(cong) 成立伊始就圍繞著真情服務和安全發展為(wei) 機場高質量發展指明道路。在接下來長達半年的冬季運行時間裏,不排除有新的複雜天氣在考驗著機場的整體(ti) 運行,但經曆了100小時大霧運行的烏(wu) 魯木齊機場,也有著新的方法和舉(ju) 措去及時應對,妥善處理,而作為(wei) 機場運行管理的大腦和中樞機構,運管委時刻準備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