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中日航線的文章,很多同行關(guan) 注。【新聞回顧>>大變革 羽田機場50對新航班時刻分配解析】有在民航局工作的朋友請教,問韓日航線如何?
自貿易戰大打出手以來,日本和韓國之間的關(guan) 係一天比一天差。因此,大韓航空、韓亞(ya) 航空、首爾航空、釜山航空、濟州航空……在內(nei) 的多家航空公司開始減班日韓航線。
但是,似乎好像沒有聽到全日空和日本航空停航的聲音。日方航空公司中,停航的是全日空底下的廉價(jia) 航空公司樂(le) 桃航空。樂(le) 桃航空即刻削減了仁川-新千歲航班;將於(yu) 明年陸續削減釜山-關(guan) 西和仁川-那霸。
這是為(wei) 什麽(me) 呢?暫且不論韓國和日本之間的糾葛,韓日航線的情形和中日航線類似,確實值得寫(xie) 一篇。剛好前幾天錄取了一位中文很好的日本人,我便請他和我們(men) 的日籍分析師,講述日韓航線中的分層。
首都重、地方輕;韓方重、日方輕
如果分開日本和韓國承運人,是這樣(未注明者全為(wei) 韓國航企,至2020年1月7日有效):
如此不平衡的兩(liang) 國航空關(guan) 係,在世界上也是少有。尤其是考慮到韓國和日本的國土麵積,更是如此:
可以看到,日本,尤其是西南半的日本,幾乎每個(ge) 城市都有韓國航線。對於(yu) 一部分日本地方機場而言,韓國航線甚至是唯一的國際線。
韓方的日韓航線內(nei) 部競爭(zheng) 激烈。首爾仁川出發的一條線上,竟然可以有七家承運人競爭(zheng) 。
金字塔結構下韓方脆弱的客戶基礎
在前一篇中日航線的文章中我提到,日方認為(wei) 日本和韓國、中國等臨(lin) 近國家的來往,應當采取如下的策略:
1. 對於(yu) 商務客,應當牢牢把握運營,控製服務品質,以之作為(wei) 長期的收益基本盤;
2. 對於(yu) 度假客,通過代碼共享聯營的方式請韓方、中方航企運營,日方轉為(wei) 銷售者的角色。
日方的這一策略體(ti) 現的非常徹底:
2007年,全日空和韓亞(ya) 航空通過互相等額持股的形式,達成了代碼共享、互售、地勤合作、采購、機上服務和人力資源培訓在內(nei) 的全方麵合作。隨後,全日空撤出福岡(gang) 等地的韓國航班。現時,全日空隻保留每日三個(ge) 往返的羽田金浦。
2014年,日本航空和大韓航空達成全方麵代碼共享合作。所有韓國和日本之間來往的日航、大韓航班,全數掛上對方航班號,互相銷售。隨後,日航撤出新千歲等地的韓國航班,交由大韓航空運營。現時,日航隻保留羽田金浦和成田釜山。
為(wei) 什麽(me) 日方航企要這麽(me) 做呢?對於(yu) 日方航企而言,如果打出“五星服務”招牌的話,觀光客等會(hui) 很受歡迎。但日方仍然堅守商務客的方針。日方航企的考慮,在於(yu) 商務客和旅遊客對航空服務的要求有這麽(me) 幾個(ge) 不同:
第一個(ge) 不同是行程地點的靈活性。主要表現在兩(liang) 個(ge) 方麵:
1. 大部分商務行程以當地開會(hui) 為(wei) 主,因此多為(wei) 同城往返;而旅遊客則正好相反,不希望同進同出的人很多。例如,從(cong) 上海、台北、首爾等城市,“大阪進-東(dong) 京出”、“東(dong) 京進-大阪出”的行程,受到希望體(ti) 驗新幹線等日本文化的外國遊客的歡迎。同樣,從(cong) 日本出發,北京進-上海出的日本人旅遊團也很多。這樣的話,日方要在很多地方機場安排飛機執飛國際線,將使得機隊分散,航線網絡的抗幹擾性下降。
2. 旅客為(wei) 了充分利用行程,喜歡早出晚歸。“早上最早一班去東(dong) 京,晚上最晚一班從(cong) 大阪回家”,這樣的需求非常常見。如果是日本一側(ce) 的航空公司執行的話,在安排時間上需要讓飛機在外站過夜,運作上是比韓國、中國一側(ce) 的航空公司而言困難。對於(yu) 羽田金浦等航線,由於(yu) 在韓國的日企員工很多,因此安排一架飛機過夜是合理的;但如果對於(yu) 每一個(ge) 旅遊線也這樣操作的話,韓國、中國的機場將停泊不少日籍飛機,對機隊利用不利。
第二個(ge) 不同是行程價(jia) 格的敏感性。中國、韓國盡管經濟高度發展,但在人均收入和GDP上還不如日本。這帶來了兩(liang) 個(ge) 方麵的影響: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