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克森研究近日發布了《航運評論與(yu) 展看》報告,對未來6個(ge) 月的航運市場進行了展看。
來源:Clarksons Research(中國遠洋海運e刊 編譯:徐亦寧)
在供給端,當前船舶手持訂單量接近曆史低點,占現有船隊的10%,而2008年的占比大於(yu) 50%。造船廠的產(chan) 能固然略有增加,但仍比峰值低40%。現有133家活躍“大型”船廠,而2009年為(wei) 320家。大部分船廠3年後才有空餘(yu) 船台,待交付船舶以集裝箱船和LNG運輸船為(wei) 主。預計2023年全球船隊增長率僅(jin) 為(wei) 2.5%,2024年增長率約為(wei) 1%。盡管船隊老化,但拆船率一直很低。由於(yu) 船台緊張,海運報價(jia) 國際快遞,新船價(jia) 格高,船東(dong) 在二手船交易市場持續活躍。
航運市場情緒總體(ti) 積極。油運市場,由於(yu) 貿易複蘇和向長間隔運輸的轉變,疊加運力增長率較低(訂單量僅(jin) 占現有船隊的4%)和運營複雜性(受製裁影響“影子”船隊約占運力的10%),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市場遠景看好。其中,LPG航運市場表現好於(yu) 預期,但需密切關(guan) 注VLGC的新造船計劃;LNG航運市場的長期增長率預期很高,預計今年的新船訂單量將繼續走高。海工市場正在改善,達到9年高點;海上風電板塊增長迅速。汽車船運輸市場,由於(yu) 擁堵、長間隔航行需求和電動汽車銷量上升,汽車運輸船運費飆升至曆史新高。郵輪和渡輪市場繼續反彈,接近疫情前的水平。幹散貨運輸板塊,運費的上升、新船訂單量較低(占現有船隊的6%)、中國經濟遠景改善都是利好因素。與(yu) 一年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集裝箱航運市場運費比2022年初下降了80%,租船費率下降了80%,但仍高於(yu) 2019年,今年船隊運力預計增加7%,市場遠景仍不明朗。
自2022年初以來,替換燃料動力船約占新交付噸位的60%,占現有船隊總噸位的5%和手持訂單量的47%。從(cong) 長遠來看,能源轉型將繼續對海運貿易產(chan) 生重要影響。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正當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實與(yu) 本網聯係,我們(men) 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受經濟“逆風”影響,2022年海運貿易量下降0.5%至119億(yi) 噸。固然一些數據在2023年初開始改善,如第一季度全球貿易預計同比增長1%,但世界經濟仍存在脆弱性。克拉克森預計2023年海運貿易量將達到121億(yi) 噸,2024年將達到125億(yi) 噸。盡管中國經濟遠景改善將利好幹散貨貿易,但能源海運量(2022年增長4%,2023年將增長3%)和非能源海運量(2022年減少3%,2023年將增長1%)之間的差距仍在繼續。因俄烏(wu) 衝(chong) 突重塑的石油貿易推助了油運需求:預計今年原油輪運輸需求將增長3%,以噸海裏計增長7%;成品油輪運輸需求增長將達到4%,以噸海裏計增長11%。港口擁堵已基本恢複到疫情前的水平。
克拉克森研究董事總經理Steve Gordon在報告中指出,盡管ClarkSea逐日運價(jia) 指數在過往6個(ge) 月裏有所回落,但在3月下旬仍保持了29000美元/天的高位(10年均勻水平為(wei) 16000美元/天)。能源航運板塊處於(yu) 強勢上升階段,集裝箱航運市場已回回“正常”。盡管全球經濟仍然“脆弱”,但市場總體(ti) 情緒樂(le) 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