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南沙國際冷鏈項目作為(wei) 亞(ya) 洲港口規模最大的冷鏈冷庫項目正式啟用,總體(ti) 規劃庫收留為(wei) 46萬(wan) 噸。今年以來,南沙口岸冷鏈進口聚集效應更加明顯,今年上半年,南沙口岸冷鏈進口175.5億(yi) 元,同比增長近8倍,增幅全國第一。
2021年,南沙集裝箱吞吐量為(wei) 1766.03萬(wan) TEU,港口貨物吞吐量達3.55億(yi) 噸,進出口總額突破2600億(yi) 元,助力廣州港躋身全球港口TOP5行列。
廣州港南沙四期碼頭工程技術部經理助理李樹沛先容,全自動化作業(ye) 大大節約了人力資源。相較傳(chuan) 統碼頭,智能化碼頭同等規模下可節約人力約七成。
“這裏將成為(wei) 整個(ge) 華南地區的‘超級大冰箱’。”廣州南沙國際冷鏈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董磊告訴記者,這批貨物可通過高速公路向外輻射,1小時即可覆蓋大灣區城市群,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24小時可通達全國各地,大大縮減客戶物流鏈和時間本錢。
看著一輛輛嶄新的汽車陸續駛進“環球快線號”汽車滾裝船艙,南沙汽車碼頭業(ye) 務拓展部經理陸春榮開心地告訴記者,目前,南沙累計開辟了6條外貿汽車出口航線,覆蓋多個(ge) 國家,吸引了包含雪佛蘭(lan) 、長安、吉祥、奇瑞、中聯重工等在內(nei) 的10餘(yu) 個(ge) 汽車品牌於(yu) 南沙出口,覆蓋轎車、SUV、重型卡車、挖掘機等數十種車型。
“聰明型碼頭建設、港口的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是港口未來重要的發展趨勢。”彭建強說,鹽田港於(yu) 2021年啟動東(dong) 作業(ye) 區聰明港口建設,總投資約145億(yi) 元,計劃打造玉成球領先的無人作業(ye) 港口,將新建3個(ge) 20萬(wan) 噸級泊位,新增300萬(wan) 標箱產(chan) 能。預計到2025年鹽田港吞吐量將達1800萬(wan) 標箱,2035年達2600萬(wan) 標箱。
“2012年,南沙港區外貿航線不足50條。”廣州港相關(guan) 負責人向記者先容說,今年以來,空運報價(jia) 海運價(jia) 格,廣州港南沙港區相繼開通了泰國、越南、澳洲、俄羅斯等新航線,外貿班輪航線數目達150條,成為(wei) 廣州港團體(ti) 積極貫徹落實“南沙方案”、全力保障全球供給鏈穩定暢通的重要體(ti) 現。
今年10月,隨著“中遠海運源泉”輪順利靠泊廣州港南沙港區,中遠海運特運WCSA新航線正式開通,提供南沙與(yu) 南美國家之間的進出口直航服務。
港口效率的提升,背後是技術的賦能。“以科技為(wei) 主導”將成為(wei) 世界一流港口的新賽道,聰明型碼頭建設、港口的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成為(wei) 重要發展趨勢。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港口作為(wei) 國民經濟重要的物流關(guan) 鍵,在助力建設新發展格式上發揮著“交匯關(guan) 鍵”節點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港口也從(cong) 麵向海洋向深進內(nei) 陸“雙向奔赴”,加強對經濟腹地的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暢通“雙循環”。
由廣州南沙港向東(dong) 幾十公裏處,鹽田港碼頭在有序作業(ye) ,在龍門吊節奏感十足的機械聲中,碼頭岸橋吊臂有序地吊起一個(ge) 個(ge) 集裝箱,然後穩穩地整潔放置到岸邊的巨輪上,不久後,一箱箱“中國製造”將開啟自己的遠洋之旅。
在廣州南沙國際物流中心南區,一輛輛冷鏈貨櫃車絡繹不盡,車上滿載著而來的是海外的椰子、龍眼、山竹、車厘子等新鮮水果。
這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港口群之一——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的日常一幕。每年,有超過8000萬(wan) 個(ge) 標準集裝箱(TEU)從(cong) 此出發,運往世界各地。
鹽田港總經理彭建強指著港口來往的大型貨船向記者先容說:“我們(men) 是出口型港口,把中國製造的優(you) 良商品運往歐美、北歐為(wei) 主的地區,貨物吞吐量的95%是外貿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