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場供需關係的長期穩定起到正麵作用
-意大利海派
海運新聞 | 2022-11-29 07:27
整車運輸市場成潛伏增長點
對於運力是否會出現過剩的題目,陳帥以為,船公司的資本開支更加多元,新造船訂單占市場存量運力的比重為27%,是2008年占比的一半,未來兩年交付的船舶中,5000-15000TEU的中型船舶占比明顯上升,這些船舶將主要應對船隊結構的優化升級及環保新規的調整。

值得一提的是,整車運輸市場的火熱也使中遠海控迎來新貨源增長點。
陳帥進一步表示,延伸服務對公司來說肯定是有幫助的,會創造更多價值,客戶需要更加安全、更有韌性的集裝箱全鏈路服務。“我們對這條路布滿信心,但這需要市場的滲透率與客戶的接受度,為此,我們持續在產品端展開融合。”
之所以要將近一半的現金流存於團體下屬的金融賬戶,是由於“團體財務公司的存款利率高於銀行一般性企業存款利率”。中遠海控總會計師鄭琦在現場補充道:“中遠海控也是財務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因此除了獲得利息收進還能獲得分紅,實際上,國際物流,這些年來我們的財務公司運營是穩健的,每年都是持續盈利的”。
11月23日,中遠海控(601919)召開2022年第一次臨(lin) 時股東(dong) 大會(hui) ,審議通過了利潤分配、關(guan) 聯交易、收購港口、訂造新船等議案。在一個(ge) 半小時的股東(dong) 交流環節,該公司治理層聽取了現場股東(dong) 、獨立董事有關(guan) 市值治理與(yu) 資產(chan) 估值等方麵的建議,並對環保新規影響、整車運輸火熱等熱門話題作了回應。
未來業績如何平穩過渡?
中遠海控方麵在會後向記者表示,新能源汽車等整車出口進進快速增長期,井噴式的出口導致近期滾裝船運力緊張,而在此期間,集裝箱整車裝箱的運輸方式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成為重要的整車出運解決方案。
需求方麵,受全球高通脹、地緣局勢動蕩等多重因素影響,集運需求增長將麵臨一定挑戰。但據中遠海控猜測,2022-2023年,集裝箱貨運量同比增速減緩約為1.3%~2.5%,總體還在增長。從長期來看,集裝箱航運需求仍將隨全球GDP增長而保持韌性。
目前,行業在綠色低碳船舶和燃料脫碳技術等方麵,已經進進快節奏發展階段。中遠海控也在持續研究清潔能源應用於集裝箱船舶的可行性,打造綠色低碳航運方案,降低碳排放強度和綜合能源能耗水平,平穩推進公司團隊綠色低碳轉型。
“根據規定,每年增持比例不得超過2%,否則將引發要約收購,有退市風險。”肖俊光進一步表示,考慮到現有的增持計劃,回購安排受到一定限製,但中小股東的訴求會在公司經營決策中予以考慮。今年上半年,公司加大了派息的力度,並計劃未來三年派發現金紅利占公司當年合並口徑回母淨利潤的30%~50%。
資本開支具體包括,訂造32艘集裝箱船耗資50.03億美元,訂造12艘24000TEU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耗資28.78億美元,收購物流供給鏈公司耗資12.17億元,收購上海港與廣州港(3.180, 0.03, 0.95%)部分股權耗資197.23億元,年內派發現金紅利約323.44億元,增持團體財務公司耗資42.70億元。
今年8月以來,中遠海控開始密集表露產業項目的推進和落地進展,其中包括收購中遠海運物流供給鏈有限公司部分股權,與上汽團體開展股權合作引進戰略投資者,以及收購上港團體及廣州港部分股份等。中遠海控表示,以上股權投資與合作將進一步增強公司全程綜合物流運輸服務能力。
近期,由於供需關係發生邊際調整,集運市場運價由前期的高位開始回落。
“我們明確了公司未來的戰略定位,並在近期圍繞戰略定位開展了一係列產業投資落地。”中遠海控董秘肖俊光表示,上述措施為的是最大限度地平抑航運周期波動對上市公司盈利的影響。“我們也將在產業發展的基礎上,持續向資本市場傳遞價值信息,努力推動公司內在價值發現。”
此前,中遠海控通過無償劃轉的方式持有上汽團體(SH600104,股價14.52元,市值1696億元)5.82%股份,上汽團體也成為中遠海控第三大股東,雙方以股權為紐帶開展汽車供給鏈、零部件進出口物流等領域的業務合作。中遠海控先容,隨著整車集裝箱運輸新模式在沙特、比利時等地順利運作後,先前多款由公司承運的上汽汽車在西班牙、意大利、法國南部成為爆款。
“一方麵,滾裝的碼頭和集裝箱的港口密度是完全不能相比的;另一方麵,兩者的批量性也完全是兩種規模,所以集運在靈活性與便捷性上更占上風。”陳帥表示,相信在足夠廣闊的市場上,兩種出運方式都有適宜的發展空間,並不抵觸。
三季度財報顯示,中遠海控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進3165億元,同比增長37%;實現回母淨利潤972億元,同比增長44%。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962億元。
年內,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中遠海控不中斷推出數字化產品,GSBN區塊鏈電子提單放貨應用首度登陸歐洲,SynConHub電商平台首次上線數字化供給鏈產品,還成立拖車平台。未來,中遠海控將在產品服務、公司運營和擴大合作方麵繼續推進全程供給鏈。
中遠海控董秘肖俊光表示,調整原因是近兩年經營業績穩步提升,經營性淨現金流大幅增長,預期該協議存款項下交易額同步增加。“我們也關注到了中小股東的訴求。”對此,中遠海運團體已出具承諾函,為上限1500億元存款提供全額擔保,並加強了對資金用途的保護,用於向中遠海控及下屬公司提供資金劃轉服務及委托貸款服務。
而針對上述模式的經濟性,陳帥在回答股東提問時表示,無論是滾裝船運輸還是集裝箱運輸,其本質是在不同的細分市場上進行不中斷地探索和創新,以滿足客戶各種不同的需要。由於目前滾裝船運價高企,難以判定何種方式收益更好,但可以確定的是,不同方式在港口掛靠、航線布局、腹地資源以及交付效率方麵各有各的上風。
來源:航運界網
有關目前資本開支的規劃,鄭琦也做了說明:“在加大債務償還力度、降低資產負債率的同時,中遠海控也通過新設立資本運營部,優化了組織架構。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及將實施的投資規模合計約1100億元。”
《逐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會後交流時了解到,未來,中遠海控仍將重點加快拖車平台、鐵路運營平台、海外倉、內陸無水港、港口後延、物流園區等重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投資。同時,也會關注可以平抑航運周期的重大項目,加大在綠色低碳、航運數字化、全程供給鏈等領域的投資。
也有股東關心明年公司的利潤與現金流是否會受下行周期的影響。對此,陳帥表示,自2016年以來,行業格式相對穩定,沒有企業願意回到之前不理性的競爭中往,全球的班輪公司都不約而同地想要延伸海運段,做全程供給鏈端到端服務。這是由於,“周期之下,我們看到一些物流公司的年回報率非常平穩,這給了我們一些啟示”。
此外,上市公司正通過明確未來三年分紅比例及持續發布大股東增持、回購進展等,以提升投資者回報和穩定市場預期。
環保新規有助於供需關係長期穩定
“美西運價下浮到1500點,我們以為,是市場情緒化的一種表達,可能是有點過的,後續會慢慢回到正常的價值軌道上往。”在股東交流環節,中遠海控副總經理陳帥表示,展看後市,市場總體供需將維持“弱平衡”態勢。
在全程供給鏈方麵,近期,公司成立了供給鏈物流事業部。調整後,公司將定位於以集裝箱航運為核心的全球數字化供給鏈運營和投資平台,聚焦一體化的全鏈路產品與服務、數字化賦能的智能運營、全球化的供給鏈生態圈三大核心領域。
上市公司“非常關注”股價下行
在綠色低碳方麵,中遠海控副總經理葉建平表示,環保新規將迫使老舊集裝箱船舶拆解,或減速航行,或使用綠色環保燃油。這一方麵將給班輪公司運營本錢帶來一定的壓力,另一方麵也會減少有效運力的供給,對市場供需關係的長期穩定起到正麵作用。長遠來看,使用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環保燃油,將會成為航運業的主流和標配。
該部分現金流向,也是部分中小股東關心的話題。根據本次大會的會議資料,中遠海控擬將2022年年度財務公司存款上限從750億元調整為1500億元。現場股東在交流環節向公司治理層提問,這筆資金存放的安全性如何保障?
在航運數字化方麵,中遠海控副總經理戈和悅表示,近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全球集裝箱供給鏈發生了嚴重遲滯,客戶對供給鏈的穩定性和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班輪公司的全程物流交付能力寄予了更高期看。
另外,現場有多位股東詢問公司股份回購與增持進展。肖俊光解釋,對於近期的股價下行,上市公司非常關注,大股東也啟動了兩輪增持計劃。其中,第一輪已完成,實際增持金額18.92億元,第二輪“12個月30億元增持計劃”尚未實施完畢,現增持合計5.25億元。
從(cong) 供給側(ce) 來看,新造船市場是理性可控的。2023年,有較大規模的集裝箱船舶會(hui) 集中交付,可能會(hui)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運力過剩的風險,但同時國際環保新規的正式生效,將在較長時間內(nei) 對航運業(ye) 的有效供給形成約束,一定程度上將幫助市場吸收新增運力,緩解供需壓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