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韓造船業(ye) 在新造船市場展開接單拉鋸戰。今年前9個(ge) 月中,韓國造船業(ye) 有六個(ge) 月的接單量超過中國位居單月訂單榜首,主要因素是韓國船企接獲的大型LNG船訂單數目遠超中國。
韓國業(ye) 界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全球新船訂單量仍然保持高位,但與(yu) 被稱為(wei) “超級景氣期”的2021年相比則呈下降趨勢。今年10月份,盡管韓國船企將9月份剛剛搶回的全球接單第一寶座拱手讓給了中國,但以LNG船等高附加值船舶為(wei) 中心的接單仍在持續。特別是從(cong) 接單船舶數目來看,今年1月到10月,中國承接了570艘,韓國隻承接了261艘,還不到中國的一半,但從(cong) CGT來看韓國與(yu) 中國僅(jin) 相差4個(ge) 百分點。由此可以確認,韓國正在以高附加值船舶為(wei) 中心持續接單,這也是由於(yu) 韓國船企在今後4年訂單已接近飽和的情況下,正在改變經營策略,比起接單數目,更加注重接單的質量。
與(yu) 此同時,新造船價(jia) 格也自2020年12月以後連續22個(ge) 月後首次回落。今年10月底克拉克森新造船價(jia) 格指數(Newbuilding Price Index)為(wei) 161.96點,海運報價(jia) 國際快遞,較上個(ge) 月的162.27點小幅下跌,結束了自2020年12月以來將近兩(liang) 年的連續上漲趨勢,但同比往年10月底仍高出了9.68點。
此外,韓國某船企一位人士表示:“截至目前,韓國三大船企承今年以來接的LNG船訂單已超過100艘,達到曆史最高水平,2026年之前的船塢資源已經售罄,工作量十分飽和。承接大量LNG船等高附加值新船訂單,一方麵為(wei) 韓國船企改善業(ye) 績奠定了基礎,但另一方麵也造成了訂單外溢,反而給中國造船企業(ye) 獲得LNG船訂單帶來了機會(hui) 。”
數據統計顯示,今年韓國獲得單月接單“冠軍(jun) ”的月份分別為(wei) 2月、3月、5月、6月、7月、9月;中國獲得單月接單“冠軍(jun) ”的月份分別為(wei) 1月、4月、9月和10月。
從(cong) 手持訂單量來看,中國船企依然領先於(yu) 韓國。截至今年10月底,全球手持新船訂單量為(wei) 10470萬(wan) CGT,比9月底增加了86萬(wan) CGT。其中,中國為(wei) 4489萬(wan) CGT,市場占有率為(wei) 43%,比9月底上升了1個(ge) 百分點;韓國為(wei) 3675 CGT,市場占有率為(wei) 35%,比9月底上升了2個(ge) 百分點。
根據克拉克森在11月8日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10月全球新船訂單量共計75艘341萬(wan) CGT,同比增長19%。其中,中國船企接單量為(wei) 32艘180萬(wan) CGT,占全球訂單量53%,位居第一;韓國船企接單量為(wei) 22艘143萬(wan) CGT,海運報價(jia) 國際快遞,市場份額42%,排名第二。
直到9月底,中國造船業(ye) 的接單量僅(jin) 以5萬(wan) CGT、0.1個(ge) 百分點的上風險勝韓國,不過隨著10月中國接單量的大幅領先,雙方差距已經拉大到4個(ge) 百分點。
從(cong) 船型來看,17.4萬(wan) 立方米LNG船從(cong) 9月底的2.44億(yi) 美元上升至2.48億(yi) 美元,上漲了400萬(wan) 美元;VLCC維持1.2億(yi) 美元的水平;超大型集裝箱船從(cong) 2.14億(yi) 美元上升至2.15億(yi) 美元,上漲了100萬(wan) 美元。
10月份,中國船企接單量以高出韓國11個(ge) 百分點的上風再次反超韓國。從(cong) 今年年初開始,中韓兩(liang) 國造船業(ye) 就展開了激烈的新船訂單爭(zheng) 奪戰,而隨著時間鄰近年尾,LNG船等高附加值船舶訂單的不中斷湧現,為(wei) 了爭(zheng) 奪年度訂單總冠軍(jun) 的寶座,中韓船企的“搶單”戰正變得日益激烈。
克拉克森數據顯示,今年1月到10月,全球累計成交新船訂單量為(wei) 3475萬(wan) CGT,比往年同期的4796萬(wan) CGT減少了28%。其中中國承接了1581萬(wan) CGT,市場占有率為(wei) 46%,位居第一;韓國承接了1465萬(wan) CGT,市場占有率為(wei) 42%,位居第二。與(yu) 9月底的43.7%相比,中國的市場占有率提升了2個(ge) 百分點以上,而韓國的市場占有率下降了1.6個(ge) 百分點。
對此,韓國業(ye) 界人士表示,通常來看,韓國即使在新船訂單數目上大幅落後於(yu) 中國,但市場占有率差距也不會(hui) 太大,但10月份的新船訂單量和市場占有率都被中國拉開了較大的差距。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