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在家通過手機就完成身份認證,到達首都機場後,無需出示任何身份證件,“刷臉”就能完成所有乘機環節。今天,記者從(cong) 北京全球友好機場總裁論壇上獲得了上述信息。此外,首都機場還將計劃推出差異化安檢、運用區塊鏈技術讓旅客掌握更加及時、全麵的航班信息。
388億(yi) 元再造國門
首都機場股份公司總經理韓誌亮在大會(hui) 發言中介紹,隨著大興(xing) 機場的啟用,北京“一市兩(liang) 場”的格局正在形成,首都機場的運行壓力將得到有效緩解,這對於(yu) 首都機場發展來說是一個(ge) “窗口期”。因此首都機場將利用這一階段,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智慧升級。
首都機場研究推出了涉及40個(ge) 重大項目,投資388億(yi) 的“國門再造”計劃。韓誌亮透露,該計劃的最終目的就是提質增效,改善旅客出行體(ti) 驗。
利用區塊鏈技術提升旅客出行體(ti) 驗
區塊鏈技術將在首都機場得到應用。首都機場股份公司信息科技部總經理王瀚林介紹說,首都機場聯合國航、東(dong) 航、上海機場等研究區塊鏈在民航的應用,主要研究領域為(wei) 應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加密技術實現低成本的數據分發、機場群數據共享以及行李服務的追蹤等方麵。未來,還將在智能合約和可信區塊鏈方麵深入研究,解決(jue) 服務結算和服務合約的成本與(yu) 效率問題。
那麽(me) 區塊鏈技術對於(yu) 旅客出行有什麽(me) 好處?
王瀚林解釋說,首都機場很早就實現了數據共享,但是這種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數據共享是各個(ge) 部門將數據傳(chuan) 遞給第三方,從(cong) 而實現共享。而區塊鏈技術則是每一個(ge) 部門都是一個(ge) 數據中心,“各個(ge) 部門不需要說服對方,而數據可以實現互相共享。這一技術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解決(jue) 數據延遲的問題,成本低,更加安全。”因此,對於(yu) 旅客來說,通過區塊鏈技術獲得的數據將更加全麵,也可以更加準確地獲得航班信息。
王瀚林表示,目前這一技術已經啟動,處於(yu) 探索階段,計劃明年落地。
計劃推出差異化安檢
韓誌亮在大會(hui) 發言中介紹,首都機場計劃推出差異化安檢。對此,王瀚林解釋說,所謂差異化安檢是針對旅客以往的出行表現,設置快捷通道進行安檢,這一方式可以提高通行效率。
據公開資料顯示,深圳機場已於(yu) 去年試點差異化安檢。此前《中國民航報》報道,所謂差異化安檢,是指基於(yu) 旅客相關(guan) 信息數據對其進行潛在危險程度分析,並根據不同的危險程度,采用不同等級的安檢模式。該模式的首要任務是根據旅客的基本信息以及與(yu) 其相關(guan) 的信用體(ti) 係建立“旅客誠信體(ti) 係”,對旅客進行潛在危險程度劃分。
旅客有望足不出戶完成身份認證
無紙化出行是民航發展的方向,王瀚林表示,目前旅客在首都機場的三個(ge) 航站樓都可以通過移動終端自助辦理登機手機,通過二維碼全程通關(guan) 。
此外,首都機場推出了“刷臉”登機,截至11月3日,國內(nei) 498個(ge) 航班,近6萬(wan) 名旅客體(ti) 驗了“刷臉”登機;國際航班自8月31日開始試運行“刷臉”登機,截至10月底,已經有90個(ge) 航班約1.5萬(wan) 名旅客使用“刷臉”登機。
“刷臉”登機將縮短旅客在登機口排隊等候的時間。王瀚林介紹,從(cong) 目前的統計結果看,200人以上的航班平均登機持續時間為(wei) 13分鍾左右,200人以下的航班平均登機持續時間為(wei) 9分鍾左右,效率提升大概在30-50%。他表示,隨著旅客出行的習(xi) 慣養(yang) 成,這一效率的提升會(hui) 更加顯著。
同時,王瀚林透露,未來,首都機場計劃推出旅客在家使用手機,通過麵像識別技術就完成身份認證,到了機場之後全程“刷臉”,無需出示任何證件即可完成登機的所有流程。王瀚林介紹,目前這一目標在技術上已經實現,首都機場正在跟有關(guan) 部門申請,一旦獲批將進一步方便旅客出行。
機場智能資源管理係統今年投運
首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亞(ya) 洲第一,航班運行量大,日常停機位資源長期處於(yu) 飽和狀態。對此,王瀚林介紹,全新的機場智能資源管理係統將於(yu) 今年投入運營,該係統將提高停機位資源使用效率。
王瀚林表示,這套係統可以在極短時間內(nei) 實現大批量的精確停機位資源分配、登機口分配等功能,可以緩解地麵資源保障壓力,提升旅客出行體(ti) 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