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招股書顯示,在
京東物流的營收本錢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員工福利開支、外包本錢和租金本錢。但
京東物流的收進增長很快,2020年相較於之前一年,更是漲幅達到47.2%,達到743億元。盡管一半來自京東團體,按照目前的增速,
京東物流營收破千億指日可待。
相比於
順豐綜合物流服務商的概念,京東物流在倉儲及配送服務、大件物品物流服務、物流科技服務等業務上有明顯上風,能夠為客戶提供一體化供給鏈物流服務。
億豹網留意到,在目前上市的快遞公司之中,京東物流是唯逐一家仍在虧損的公司。在2018年、2019年、2020年,京東物流營收分別為378.73億元、498.48億元、733.75億元,分別虧損27.65億元、22.37億元及40.37億元。
供給鏈較量不可避免一家大型機構投資者對騰訊新聞《潛看》分析,鑒於當前的市場環境以及京東係公司向來給投資者富裕增值空間的習慣等,京東物流極有可能最後以低於350億美金的估值發行。但也有市場傳聞稱,京東物流的估值接近320億美元。
京東物流往年8月以54億元的對價收購跨越速運後,其航線資源大幅度補充到超過600條,但與
順豐擁有64架全貨機,超過2000條航線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
從提交招股書至今,無論是輿論或是資本,都難免將其與
順豐進行對比,亦有快遞領域迎來最強競爭對手的說法。但從京東物流的定位來看,或許事實並非完全如此。
往年眾郵快遞起網後,
國際貨運
空運價格,業內一度將其定位於
通達係潛伏的競爭對手,但目前來看,
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眾郵並沒有與極兔一樣,同
通達係在電商市場展開正麵競爭,而是避其鋒芒進軍社區團購領域。當然,這也與京東平台的流量支持與眾郵起網的程度緊密相關。
所謂“一體化供給鏈物流服務”,指的是京東物流能給客戶提供倉儲、運輸、配送、安裝、售後等一整套服務。
得益於開放業務的提速,京東物流2020年收進734億元,外部客戶收進占比提升至46.6%。與京東誇大的一體化供給鏈服務類似,順豐也正在進行供給鏈服務的迭代轉型。
而京東物流上市後,會不會對現有的快遞格式產生重大影響?億豹網以為短期內不會,依照京東團體目前穩健發展的指導思想,京東物流不會貿然大規模燒錢爭奪某一領域,這一點從眾郵快遞的發展不丟臉出。
經曆了多次傳(chuan) 聞之後,京東(dong) 物流終於(yu) 即將迎來上市時刻。不出意外,京東(dong) 物流預期募資30億(yi) -40億(yi) 美元月底在港敲鍾,估值或超2000億(yi) 人民幣。
億豹網發現,在招股書中,京東物流並沒有把順豐列為競爭對手,而是將自己定位為供給鏈基礎設施服務商。該領域是一個近2萬億的市場,但是依舊高度分散,京東物流固然是市場第一,但其市占率僅有3%。
劉強東曾多次表示:“我們會堅定不移地成為一家技術驅動的供給鏈服務公司。”假如真正把商流與技術流、物流深度結合起來,或許京東物流扭虧為盈的那一天也就不遠了。不同於1.0時代聚焦於快遞物流領域,王衛曾公然表示,公司2.0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將是為重點公司提供有競爭力的行業解決方案。3C行業、餐飲超市、服裝快消、農產品等是順豐控股提供解決方案早已開始試水的領域,而這些難免與順豐展開直接的較量。
與其他傳統快遞相比,有著互聯網龍頭背書,京東物流將持續強化技術方麵的長期競爭力,包括硬件、軟件和算法,以及5G、雲計算、物聯網等基礎技術的應用。

盡管沒提傳統快遞行業看重的單量、單票收進、運力等要素,但京東物流在小件、大件、冷鏈、B2B、跨境和眾包市場與順豐
通達係展開的競爭不可避免。隻不過京東物流走的是“倉庫+配送”路線,更看重倉庫,順豐則提供點對點的物流服務,更看重運力。這也符合各自的競爭上風。

億豹網了解到,淘寶物流單號查詢 ,全麵進軍C端業務後,京東物流依靠價格上風不中斷蠶食原有的順豐客戶,甚至不少京東物流的高管,很大一部分來自順豐。由於缺乏省際直達車,京東物流在沒有航空支撐的城市,經常被吐槽時效還不如通達係,而且價格比他們高一些。
截至2020年底,京東物流擁有和正在申請的技術專利和軟件著作權達到4400項,其中與自動化和無人技術相關的約2500項。這些智能技術的開發和使用,大幅提升了京東物流的效率。
億豹網獲悉,為了早日實現盈利,京東物流正在做出多番嚐試,包括增加營收、降低本錢以及進步毛利潤率等多個方麵。
再過半個月,快遞行業即將迎來第八家上市公司。在激烈的價格戰中,京東物流與順豐服務滿足度總體領先通達係,但過往他們一直在賺錢,京東物流卻一直在虧損。借助上市東風,京東物流能否一扭虧損的局麵,也成為資本市場與業內對手關注的焦點。
“京東物流上市後無疑會提速對外開放,為了與其他快遞企業抗衡,隻能在幹線與支線運輸環節瘋狂砸錢,無疑會讓京東物流的虧損進一步擴大。”業內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