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上個(ge) 月底,韓國造船廠——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分別實現了其2020年訂單目標的約27%、12%和21%。
盡管如此,這些新合同將為(wei) 中國租賃公司獲利提供融資機會(hui) 。在大型中資銀行的支持下,一些出租人已經與(yu) 航運公司穩定合作多年。
中國的租賃貸方肯定支持國內(nei) 船廠。對於(yu) 他們(men) 來說,拒盡客戶和獲取更高性價(jia) 比的船舶都是十分困難的。
有分析師預期在今年年底簽約的液化自然氣船訂單也不足以填補這一巨大缺口。
韓國造船廠沒有機會(hui) 取得中遠海運的訂單,中遠海運肯定要支持自家公司。然而,其他航運公司的決(jue) 定似乎仍然懸而未決(jue) 。往年台灣的長榮海運在下單時就選擇了兩(liang) 邊均簽的情況。
據了解,地中海航運(MSC)曾考慮過在中國造船廠訂購一係列23,000TEU新造船。但中國造船企業(ye) 將如何與(yu) 國內(nei) 租賃貸方合作以完成交易還有待觀察。而這一批超大型集裝箱船的訂單可能暗示著今年中國和韓國造船商之間的激烈競爭(zheng) 態勢。
中國船廠消息人士透露,地中海航運(MSC)可能對這筆訂單要重新考慮,由於(yu) 韓方提供了“誘人價(jia) 格”。
盡管過往十年來中國造船廠的設計和技術不中斷進步,但由於(yu) 質量和售後服務等題目,船東(dong) 更加偏愛韓國造船廠製造的船舶,尤其是高技術船舶。
但是,選擇船廠的國籍可能會(hui) 使他們(men) 陷進尷尬的境地。
除了MSC以外,據報道還有其他幾條主要的集裝箱運輸線,包括中遠海運,赫伯羅特,長榮海運和ONE,正在考慮投資15,000TEU-23,000TEU的新船,總價(jia) 值達數十億(yi) 美元。
據船舶經紀人稱,地中海航運(MSC)已與(yu) 中國船舶產(chan) 業(ye) 團體(ti) 公司簽署了建造六艘23,000TEU集裝箱船舶的意向書(shu) 。
中國造船廠也受到了經濟下滑的沉重打擊,空運報價(jia) 海運價(jia) 格,但在中國船東(dong) 和船舶出租方的支持下,受影響程度似乎較小。
價(jia) 格曾經是船東(dong) 選擇造船廠的因素之一,韓國的主要造船廠對一艘23,000TEU帶有常規推進係統的新船的報價(jia) 高達1.44億(yi) 美元,而雙燃料船的報價(jia) 則高達3000萬(wan) 美元。這比中國造船廠的報價(jia) 高2%-3%。
根據克拉克森的數據,在2020年的前八個(ge) 月,國內(nei) 船廠新訂單同比減少了31%,而韓國造船廠訂單量下跌了64%。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