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影響力不斷增強,已成為(wei) 促進經濟發展、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繁榮城鄉(xiang) 市場、擴大社會(hui) 就業(ye) 的重要力量,民營經濟正走向更加廣闊的舞台。但是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民營經濟同樣麵臨(lin) 著高質量發展的轉型要求。近日,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跟隨“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宣傳(chuan) 活動走訪調研團,先後走訪了浙江、福建、廣東(dong) 、江蘇等多地。所到之處,政府主動紓困,敢於(yu) 擔當;企業(ye) 自主轉型,迎接挑戰。在強大的合力之下,民營經濟的活力充分釋放,正成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政策“及時雨”解後顧之憂
如果沒有那場“及時雨”,重慶南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喬(qiao) 道難以想象,今天的公司會(hui) 是怎樣。幾年前,王喬(qiao) 道從(cong) 學校辭職“下海”,拿著重慶市政府補貼的4.25萬(wan) 元和個(ge) 人信用貸款,加入創業(ye) 大軍(jun) 。沒想到,公司成立不久便遇到資金難題。
“那時公司接了個(ge) 大項目,但需要墊付的資金比較多。”眼看著送到嘴邊的“肉”就要飛了,王喬(qiao) 道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向有關(guan) 部門反映了企業(ye) 的遭遇。很快,工作人員就登門了解情況,並幫忙聯係銀行。就這樣,僅(jin) 用3天時間,南電科技就從(cong) 銀行貸到20萬(wan) 元,解了燃眉之急。當年,南電科技開發出第二代智能安全帽,實現了盈利。“若是沒有政府那次救急,公司恐怕早就關(guan) 門了。”王喬(qiao) 道說。
在重慶,類似南電科技這樣的故事近年來越來越多。2017年,包頭物流 ,重慶市啟動科技型企業(ye) 知識價(jia) 值信用貸款改革試點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該項改革試點範圍已覆蓋全市四分之三左右區域,累計為(wei) 1412家科技型企業(ye) 發放貸款40.7億(yi) 元,充實了企業(ye) 流動資金。
打造公平競爭(zheng) 環境,為(wei) 民企發展創造充足市場空間,各地都在積極行動。“我們(men) 用行政權力‘減法’換取市場活力‘加法’。”江蘇省發改委投資處王樹海說:“今年1月份,天寶物流 ,優(you) 化營商環境政策的‘1+10’大禮包向社會(hui) 公開;5月份,圍繞150項任務清單又出台方案,著力降低企業(ye) 運營成本,優(you) 化營商環境。”
據江蘇省財政廳副巡視員徐洪林介紹,截至今年6月底,江蘇省政府投資基金累計已投資項目570個(ge) ,投資金額525億(yi) 元,帶動社會(hui) 投資2146.35億(yi) 元,其中95%以上投向了民營企業(ye) 。得益於(yu) 政策的助力,江蘇民營經濟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為(wei) 幫助民營企業(ye) 解決(jue) 發展中的困難,福建省出台了係列政策鼓勵銀行加大對民營企業(ye) 的貸款支持力度,省級分期設立和發行總規模150億(yi) 元的紓困基金和20億(yi) 元的紓困專(zhuan) 項債(zhai) ,並拓寬融資渠道,加強產(chan) 融對接。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盤和林表示,為(wei)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府須不斷優(you) 化職能,將工作重心放在維護公平有效的市場機製上,減少對市場交易的直接幹預。
創新“發動機”作用凸顯
一粒砂能有多大價(jia) 值?走進重慶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chan) 車間,從(cong) 一粒砂到一根纖維,再到一張“紙”、一個(ge) 濾芯……小小的一粒砂做出了“大文章”。“我們(men) 的原材料是‘一粒砂’,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和半導體(ti) 的原料一樣。”再升科技董事長郭茂介紹,通過熔製,砂粒可以被加工成超細玻璃纖維,繼而做成濾膜。
依靠創新,再升科技讓一粒砂的附加值增長了成百上千倍。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6.16億(yi) 元,同比增長11.47%,淨利潤增長37%。“圍繞幹淨空氣與(yu) 高效節能兩(liang) 大領域繼續發力,我們(men) 將從(cong) 單一的材料提供商轉變為(wei) 提出解決(jue) 、應用方案及設備的供應商。”郭茂表示。
奧康“智造工廠”自投產(chan) 以來,日產(chan) 鞋麵可達3500雙至4000雙。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軼辰攝
創新就像“發動機”,推動著民營企業(ye) 不斷成長壯大。在浙江奧康鞋業(ye) 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羅會(hui) 榕看來,無論市場環境好不好都會(hui) 有好的企業(ye) ,關(guan) 鍵靠企業(ye) 自己創新發展、苦練內(nei) 功。奧康“智造工廠”自投產(chan) 以來,日產(chan) 鞋麵可達3500雙至4000雙,是傳(chuan) 統針織車間150名工人的日產(chan) 量。通過推廣使用進口切割機,原來6個(ge) 人的工作量,現在1個(ge) 人便可完成。
2隻機械手靈巧地起落,一曲曲悠揚的古典鋼琴樂(le) 便在空中回蕩。在廈門宏發電聲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廠內(nei) ,一台可用靈活的“手指”彈鋼琴的機器人總能吸引參觀者的目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