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海綿機場”啟用7個月吸水70萬立方米

 空運新聞     |      2020-05-13 17:25

  本周是全國城市節水宣傳(chuan) 周。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cong) 市水務局了解到,近年來,本市按照雨水“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統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成立了全國首個(ge) 省級部門的海綿城市工作處,在全市推廣開展“海綿工程”。其中,大興(xing) 國際機場已經建成為(wei) “海綿機場”,7個(ge) 月吸水70萬(wan) 立方米。

  據了解,大興(xing) 國際機場作為(wei) 本市海綿城市的重點項目,多方麵探索創新節水先進經驗,將全場水資源和汙水進行統一收集、處理、回用,通過“滲、滯、蓄、淨、用、排”等技術,實現了雨水全收集、汙水全收集全處理,做到零排放。機場啟用7個(ge) 多月來,場內(nei) 自然積存水量達70萬(wan) 立方米,汙水處理率和再生水利用率達100%,真正成為(wei) 了“海綿機場”。

  “就8日這場雨,降到我們(men) 場區的每一滴都跑不掉,都會(hui) 被雨水收集係統控製起來,你看這每根柱子上的豎管和下方的淨水花箱,就能將高架橋上的水全部收集起來。”走在大興(xing) 國際機場的出場高架橋下,機場技術工程部能源環境與(yu) 科技模塊業(ye) 務經理康春華介紹,大興(xing) 國際機場還先後在機場飛行區和公共區建設了12個(ge) 收集雨水的調節池和總長11760米的排水渠,在公共區域修建湖體(ti) 麵積10萬(wan) 平方米的人工景觀湖,打造“海綿機場”,全場雨水收集設施總容積可達到330萬(wan) 立方米。“回收的雨水可用於(yu) 綠化、環衛用水及景觀湖補水,不但能調節機場內(nei) 小氣候,也形成了人、水、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生態環境。”康春華表示。

  據其介紹,大興(xing) 國際機場將場內(nei) 雨水係統劃分為(wei) 源頭、中途、末端3個(ge) 部分,“咱們(men) 可以把機場理解為(wei) 一個(ge) 小城市,裏邊有建築區、道路、河湖水體(ti) 等多種用地類型,源頭分布在各開發地塊上,中途處於(yu) 市政道路及A段明渠,末端則位於(yu) 人工湖、B、C段明渠及永興(xing) 河。”康春華介紹,根據不同區域用地特征,機場采用了不同的雨水徑流控製形式、措施和方案。

  其中,在源頭設置了雨水桶、綠色屋頂和下沉式綠地,在中途建設有植草溝、蓄水池、鋪設透水磚、調節池,在末端建設了人工湖和雨水濕地、生態堤岸。“機場啟用7個(ge) 月以來,場內(nei) 自然積存水量達到了70萬(wan) 立方米。”通過“滲、滯、蓄、淨、用、排”技術,全場水資源被統一收集、處理、回用,實現了雨水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和可持續水循環。

  同時,為(wei) 更好地實現防洪內(nei) 澇控製、雨水資源利用與(yu) 科學管理、降低徑流總量及汙染等目標,大興(xing) 國際機場還采用“調蓄+抽升強排”的二級雨水排水係統,建設智慧雨水管理平台,進行雨水排放、監測和預警的全方位管理,保障雨水安全排放。

  此外,大興(xing) 國際機場擴大再生水的利用範圍,實現了汙水零排放。據介紹,大興(xing) 國際機場以“汙水全收集、全處理、全回用”為(wei) 目標,建設了1座專(zhuan) 門服務於(yu) 機場的汙水處理及中水站,全場各區域的汙水通過場內(nei) 77km的汙水管網匯集到站內(nei) ,通過生物池+MBR(膜生物反應器)工藝進行處理。

  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經過汙水處理及中水站產(chan) 出的再生水,一部分經消毒後進入再生水管網,用於(yu) 道路澆灑、綠地灌溉、車輛洗車、辦公樓衝(chong) 廁、空調循環冷卻水及冷卻塔補水等,另一部分則被排入機場明渠及景觀湖,用於(yu) 景觀補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