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你所不知道的香遠——誰是新中國貸款買船的最早實踐者?

 海運新聞     |      2020-04-27 10:43

你所不知道的香遠——誰是新中國貸款買(mai) 船的最早實踐者?

2020年04月27日 09時 航運界

說到買(mai) 船,在航運業(ye) 高度發達的今天已經不是什麽(me) 稀奇的事情。但在新中國剛剛成立後的那段艱苦歲月中,買(mai) 船卻是一個(ge) 國家戰略高度的大事。1956年,毛澤東(dong) 主席聽取交通部匯報時指出:“在世界航海噸位中,我國不到0.3%,這表明我們(men) 太窮,希望將來能有一兩(liang) 千萬(wan) 噸船。”周恩來總理也多次要求:“力爭(zheng) 到1975年基本結束主要依靠租用外輪的局麵。”但是困難是:一、根據當時的國內(nei) 工業(ye) 水平,還沒有大規模造船的實力;二、在計劃經濟體(ti) 製下靠國家調撥外匯買(mai) 船,金額有限,不足以購買(mai) 所需船舶。1963年11月,交通部、外貿部、財務部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向黨(dang) 中央和國務院建議,利用貸款買(mai) 船的辦法來發展我國的遠洋船隊。得到了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副總理李先念、李富春、薄一波的批準。1964年1月,購船領導小組成立,12月,國內(nei) 第一艘貸款購買(mai) 的船舶“黎明”輪交付廣遠公司。中遠成為(wei) 新中國最早“負債(zhai) 經營、借錢發展”的企業(ye) 。

你所不知道的香遠——誰是新中國貸款買(mai) 船的最早實踐者?

那麽(me) 問題來了,誰是新中國最早提出貸款買(mai) 船的建議並付諸實踐的人呢?許多中遠老前輩的回憶和一些文獻記錄都指出郭玉駿是中國貸款買(mai) 船的倡議者。1963年初,葉劍英元帥視察“光華”輪,時任中遠廣州分公司經理的郭玉駿向葉劍英元帥匯報了利用銀行“遊資”貸款買(mai) 船的想法。郭玉駿的建議,得到葉帥首肯,並指示迅速將此建議寫(xie) 成書(shu) 麵意見上報。

然而根據更早的文獻記錄,最早提議貸款買(mai) 船的另有其人,時間可以追溯到1959年。根據曾擔任遠洋局副局長、買(mai) 船小組組長的江波老先生回憶,最早提出貸款買(mai) 船建議的是愛國華僑(qiao) 程麗(li) 川先生。程麗(li) 川(1907~1992年)又名程文鑄,祖籍福建莆田,時任香港僑(qiao) 利船務公司的董事長。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不久,程麗(li) 川先生便親(qin) 自隨船衝(chong) 破國民黨(dang) 襲擾打通上海至福州的航線,受到了交通部、上海市的讚揚。59年印尼排華,程麗(li) 川先生主動通過招商局聯係國內(nei) ,安排船舶接運難僑(qiao) 。60年代,為(wei) 支持遠洋修船業(ye) ,他拿出僑(qiao) 利船廠與(yu) 中遠合作創辦了香港友聯修船廠,成為(wei) 中國遠洋60-80年代最主要的修船基地。此後,他又將在香港經營的輪船公司的11艘、近10萬(wan) 噸的遠洋輪船和設備齊全的修船廠,以及1000餘(yu) 萬(wan) 港元等先後無償(chang) 捐獻給了國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60年,他以僑(qiao) 利公司為(wei) 基礎建立了香港益豐(feng) 船務公司並無償(chang) 捐給了國家,由交通部派人接管。

益豐(feng) !熟悉的名字!對,就是咱們(men) 香港航運的前身之一香港益豐(feng) 船務公司。交通部第一家在港航運企業(ye) 。

正是程麗(li) 川先生,看到台灣海峽被封鎖,國輪不能通行,便於(yu) 1959年提出貸款買(mai) 船掛方便旗經營的解決(jue) 方案。1960年,經上級批準,他所在的僑(qiao) 利公司率先利用貸款買(mai) 進了“和風”輪和“順風”輪,僅(jin) 用兩(liang) 年時間經營,利潤便可還本付息。1962年11月13日,經交通部報總理批準,以這兩(liang) 艘船的贏利款和香港招商局的計劃外利潤又購買(mai) 了3艘貨輪,這種借雞生蛋的方式引起了國內(nei) 有關(guan) 部門的高度重視。此時正值國際船舶市場船價(jia) 暴跌,二戰時建造的萬(wan) 噸自由式貨輪價(jia) 格跌幅最大,1956年的售價(jia) 為(wei) 650萬(wan) 英磅,到1962年跌至6.5萬(wan) 英鎊。為(wei) 我國買(mai) 船提供了有利的時機。綜合國內(nei) 外市場形勢和各方麵意見,1963年,我國正式啟動了貸款買(mai) 船工作。

在成功邁出貸款買(mai) 船實踐第一步後,為(wei) 打破帝國主義(yi) 封鎖,發展中國遠洋事業(ye) ,香港益豐(feng) 公司和1970年劃歸中遠的香港遠洋公司又繼續承擔起了利用香港的資金、地利優(you) 勢,以在港灰色國企身份為(wei) 國內(nei) 大量買(mai) 船的曆史重任,成為(wei) 了助推新中國航運事業(ye) 騰飛一雙“隱形的翅膀”。

根據當事人的回憶,當時香港地區對於(yu) 航運業(ye) 政策比較寬鬆,兩(liang) 家公司通過向香港匯豐(feng) 、渣打等銀行進行融資貸款,可以以30%的抵押獲得100%的買(mai) 船資金,為(wei) 國家節省了大量外匯。當時在國際市場貸款買(mai) 船,對象選好、條件談好後要提交遠洋購船領導小組同意,並報李先念副總理審批成交(這一審批製度一直執行到69年),再由益豐(feng) 、香遠兩(liang) 家公司代表中遠簽署買(mai) 船合同,所買(mai) 船舶主要由廣遠、上遠、天遠三家單位接收。為(wei) 了保密,一般不在香港為(wei) 買(mai) 船問題直接與(yu) 北京通電話。盡管如此,兩(liang) 家公司的買(mai) 船活動還是引起了世界航運市場的關(guan) 注,中遠總公司1973年的報告指出:“雖然是通過香港購買(mai) ,資商大部分有所發覺。”比如英國出版的《世界航運和造船》月刊1973年1月公開發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在香港的有關(guan) 公司1972年買(mai) 了大量貨輪。‘遠洋輪船有限公司’(香遠)就是他們(men) 一個(ge) 主要的有關(guan) 公司。”還有報紙稱“大陸中國的出現可能鼓舞其他潛在的買(mai) 主,在船舶漲價(jia) 前采取某些步驟。”有的經紀人說“根據過去經驗,中國一買(mai) 船,船價(jia) 就會(hui) 漲。”還有的說“中國買(mai) 船給世界買(mai) 船打了強心針。”時任香港遠洋公司總經理的高誌明老先生回憶,為(wei) 了搞清貸款買(mai) 船的一些細節,他曾經求教過當時的香港船王包玉剛先生,熟稔之後,一次包玉剛先生突然問起:“你們(men) 公司到底是什麽(me) 背景。”高先生隻能笑而不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