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lun) ·麥克法蘭(lan) 是英國著名社會(hui) 人類學家、曆史學家和教育家,劍橋大學國王學院院士和英國學術院院士。自2015年起,蘇州大學新教育研究院的朱永新教授與(yu) 艾倫(lun) 教授展開多次對話,今年5月,本報曾發表他們(men) 關(guan) 於(yu) 中英教育對比問題的對話。近日,二位學者就大學教育的相關(guan) 話題展開探討。
艾倫(lun) ·麥克法蘭(lan) 曾在著作《啟蒙之所,智識之源——一位劍橋教授看劍橋》中生動地分析了劍橋大學的教育精髓以及對大學責任與(yu) 使命的理解。劍橋大學如何讓學者保持“孩子氣”?其教育方式如何激發師生的創造潛力?今天的大學具有何種使命?二位學者的深入討論或許能給與(yu) 我們(men) 一些啟發。
激發學生的“每一種創造潛能”
朱永新:劍橋與(yu) 牛津的劃艇比賽早於(yu) 1827年問世,如今中國有些大學也辦起了劃艇比賽。您曾介紹過劍橋的體(ti) 育精神,認為(wei) 身體(ti) 與(yu) 精神的挑戰同等重要。能否具體(ti) 談談英國大學是如何開展體(ti) 育的?是否以俱樂(le) 部的形式?學生參與(yu) 度如何?對於(yu) 大學教育具有什麽(me) 作用?
艾倫(lun) :幾百年來,體(ti) 育運動和遊戲一直是英國教育的核心部分。健全的心靈寓於(yu) 健全的身體(ti) ,身體(ti) 健康助力心理健康。幾個(ge) 世紀以來,不少學校引進騎馬、打獵、跑步、擊劍和遊泳等紳士運動。19世紀下半葉,英國公立學校和大學的改革中又增加了許多體(ti) 育運動,如足球、劃船等。如今,女性也有機會(hui) 參與(yu) 體(ti) 育比賽,由大學和學院提供設施。教師鼓勵學生玩遊戲和從(cong) 事體(ti) 育活動,有利於(yu) 提升個(ge) 人與(yu) 大學聲望。
於(yu) 我而言,從(cong) 8歲起積極參加各項體(ti) 育運動,牛津大學職業(ye) 生涯結束後,繼續以散步、釣魚、遊泳等更溫和的方式運動。體(ti) 育和遊戲使人更好地處理日常問題,更易從(cong) 競爭(zheng) 的壓力中釋放。
朱永新:您曾言“英格蘭(lan) 人絕不肯長大,而且確實成功地終生保持了幾分童心”,許多您采訪過的劍橋思想家都保持著“孩子氣”,善於(yu) 並樂(le) 於(yu) 發問;許多優(you) 秀知識分子雖長期不得誌,收入不高,但好奇好問支撐他們(men) 不斷研究。對此我深表讚同,好奇、好問是學者必不可缺的品質,關(guan) 鍵在於(yu) 如何支持和鼓勵如此優(you) 秀的品性?
艾倫(lun) :在我看來,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心有很多因素。孩子天生富有好奇心與(yu) 創造力,但容易被家庭、朋友、老師摧毀。如果第一次的努力被勸阻或懲罰,孩子將很快放棄。因此,冀中能源國際物流 ,允許孩子犯錯,寬容和鼓勵孩子至關(guan) 重要。要通過適時的教育培養(yang) 孩子的自信,尤其在青少年過渡期。雖然中國曆史上儒家的紀律性影響深遠,但如今中國正處於(yu) 更具創造性的教育轉型時期,更要抓住機遇。
朱永新:您在書(shu) 中提到,人類天生具有創造潛能,但入學後這種潛能往往受到抑製,而劍橋始終致力於(yu) 激發學生的“每一種創造潛能”。請問先生,究竟是什麽(me) 魔力促使劍橋這樣做?劍橋又是如何做到的?
艾倫(lun) :在我看來,劍橋的魔法基於(yu) 一個(ge) 美麗(li) 的環境——大家可以一起散步、吃喝、祈禱、聽音樂(le) ,參觀各式各樣的圖書(shu) 館和博物館,能有效緩解壓力;學術工作一周不超過40小時,其他時間通過一些業(ye) 餘(yu) 的學術科目培養(yang) 心靈、社會(hui) 性和精神,允許和鼓勵學生找尋自我;教師提供建議和監督,但不強迫學生接受過多事實或信息,師生關(guan) 係融洽友善,心靈美的建構頗受重視……建立這種魔法需從(cong) 小抓起、從(cong) 長計議。好的幼兒(er) 園和小學通常有魔力,但中等教育和高考壓力卻在不經意間削減了魔力。此外,教育也不僅(jin) 指正規教育。
朱永新:您曾提到,教育的真髓是綜合多種技術,正規的、半正規的、非正規的,幫助人們(men) 發現自己。教育是一種不息的滋養(yang) ,是腦與(yu) 心、靈與(yu) 肉的鍛冶。我非常欣賞您對教育的理解。所謂正規的、半正規的、非正規的技術,分別包括哪些內(nei) 容?
艾倫(lun) :教學技術的正規方麵是教師在正式場合與(yu) 學生直接互動。在劍橋有三種主要形式,即講座(平均每周2次、每次1小時)、研討會(hui) (最好少於(yu) 15名學生,學生做好準備、提交論文,每周1至2次)、個(ge) 人一對一或一對二的監督管理(可能每周8個(ge) 或10個(ge) 小時)。上述方法均適用於(yu) 本科生和碩士生,但對博士生而言,教學主要是每月或更頻繁地與(yu) 導師會(hui) 麵,每次1小時左右,導師將閱讀論文草稿,並進行點評。
半正規技術是在更輕鬆的環境中,如酒會(hui) 、飯局、遊戲、運動、散步、聊天等,與(yu) 學生見麵,這對碩士生和博士生尤為(wei) 重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