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r Markets公司日前發布的一份預測報告顯示,全球船舶修理和維護服務市場規模將從(cong) 2018年的188.9億(yi) 美元增長到2026年的399.3億(yi) 美元,在2019~2026年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預計達7.04%。預測期內(nei) ,新加坡有望掌控全球船舶修理和維護服務市場。
得益於(yu)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多年來對船舶修造設備的持續投入以及船舶大型化發展帶來的航行路線改變,新加坡在全球修船市場的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上世紀70年代,由於(yu) 新加坡恰好在油船的航運要道上,其修船業(ye) 迎來了機遇,新加坡擅長油船維修和改裝業(ye) 務也是從(cong) 那時候打下的基礎。當時,日本船東(dong) 認為(wei) ,由於(yu) 油船在停靠前必須經過無油認證,從(cong) 日本到新加坡的幾天航程,既為(wei) 船舶提供了充足的時間來進行油罐清潔,又為(wei) 船東(dong) 節省了一筆額外的航線開支。1972年,第一艘超大型油船(VLCC)來到新加坡裕廊船廠修理,之後越來越多的大型船舶停靠新加坡,包括各種散貨船、油船、客船、集裝箱船、液化天然氣(LNG)船和液化石油氣(LPG)船等。新加坡海事工業(ye) 協會(hui) 大數據顯示,20世紀80年代,新加坡有40多家船廠、總計282萬(wan) 噸的船塢提供修理服務,使其成為(wei) 世界最大的修船中心。
與(yu) 此同時,新加坡是石油和一般貨物的主要碼頭,是繼休斯頓和鹿特丹之後的第三大煉油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這不但促使新加坡經濟繁榮,可以將數百萬(wan) 資金投入采購新設備和升級設施中,而且,多年來不斷成長起來的一大批專(zhuan) 業(ye) 隊伍,更進一步凸顯了新加坡在修船市場的重要性。
其實,從(cong) 20世紀中期開始,新加坡的修船市場經曆了一波三折的發展,才有了今天相對穩固的地位。
擅長油船維修 確立全球地位
新加坡修船業(ye) 的發展可以追溯到1859年建造第一個(ge) 幹船塢的時候。在20世紀,由於(yu) 新加坡政府的積極鼓勵和60年代後期的技術轉讓,新加坡在70年代開始確立了其國際船舶修理中心的地位,特別是在大型船舶修理方麵。
20世紀60年代對於(yu) 新加坡修船業(ye) 來講,是一重要的時間點。因為(wei) 從(cong) 那時起,新加坡修船業(ye) 才開始確立自身的全球地位。
1967年6月,世界最頻繁的航線之一——蘇伊士運河關(guan) 閉後,大型油船的航線被重新規劃,而這引起了新加坡對大型油船幹船塢全麵投資的興(xing) 趣。雖然當時新加坡的最大船塢隻能容納10萬(wan) 載重噸的船舶,但到了1982年,新加坡建造了8個(ge) 大型船塢,總投資超過3億(yi) 美元。不單單是新加坡,巴林、迪拜、韓國、馬來西亞(ya) 和菲律賓也緊跟步伐,共建造了8個(ge) 大型油船碼頭,總容量為(wei) 330萬(wan) 載重噸。
由於(yu) 蘇伊士運河被關(guan) 閉後,隻有更大的船舶可以降低船東(dong) 的單位成本,以抵消因必須通過好望角進行更長航程而產(chan) 生的額外費用。因此,在各國大規模投資建設修船廠的時候,國際大型油船船隊也在快速增長。1975年6月,關(guan) 閉8年的蘇伊士運河重新開放,據統計,當時全球有600多艘大型油船航行在海麵上,有些油船超過了40萬(wan) 載重噸。
船隊規模的擴大,也帶來了油船維修要求的提高。對於(yu) 船東(dong) 而言,歐洲和亞(ya) 洲之間的造船廠多位於(yu) 南非和新加坡。南非德班是非洲最繁忙的港口及最大的集裝箱集散地,但當時德班修船設施不足、能力較弱,由此新加坡成為(wei) 了船東(dong) 的不二選擇。
於(yu) 是,新加坡開始了高額投資,還建造了一部分小碼頭,以滿足不斷增加的船舶停靠要求。經過幾年的發展,1983年新加坡修船集中度達到了世界最高水平,總容量達到282萬(wan) 載重噸。
而且,即使到了今天,新加坡仍保持著這一地位。
被迫收緊“供應” 提高生產(chan) 效率
20世紀70年代中期,國際船舶市場開始迎來風暴雲(yun) 。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前,各國政府紛紛實行銀根收緊政策以保持實力,油船的使用率開始呈逐漸下降的趨勢。這讓新加坡必須麵對船舶和造船廠利用率下降的局麵,它的“曆劫”之路也開始了。
1973年10月16日,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在第四次中東(dong) 戰爭(zheng) 中,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為(wei) 了打擊對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布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成油價(jia) 上漲。當時原油價(jia) 格從(cong) 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超過13美元。隨著石油戰爭(zheng) 的不斷擴大,石油國產(chan) 量削減不斷提高,一些國家一度削減了五分之一的產(chan) 量。受此影響,各國也相繼采取了嚴(yan) 格的節能措施,這就使得1973年前服役的油船的“就業(ye) 前景”變得逐漸黯淡。
在低迷的市場中,新加坡修船廠被迫收緊“供應”。新加坡造船和修船聯合會(hui) 表示,要努力通過提高生產(chan) 效率求生存。時任新加坡森巴旺船廠董事總經理C N Watson表示,高速增長的日子已經過去。於(yu) 是,新加坡修船廠逐步減少加班時間、精簡承包商、降低材料消耗,提高企業(ye) 效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