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海運原油再現史詩級暴跌 年內或有兩次轉折時機
海運新聞 | 2020-03-20 18:50
原油再現史詩級暴跌 年內(nei) 或有兩(liang) 次轉折時機
2020年03月20日 11時 金聯創能源
2020年3月18日,國際油價再度全線崩盤,WTI期貨價格跌至2001年以來最低,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跌至自2003年以來最低。截至收盤,WTI報收每桶20.37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6.85美元,跌幅24.4%;布倫特報收每桶24.88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85美元,跌幅13.4%。截至3月13日當周,國際油價創下了12年來最大單周跌幅的記錄,該記錄預計將在本周末被打破。
本輪油價下跌的序幕始於1月3日,當時WTI尚在63.05美元/桶的位置,短短65天時間,WTI已跌到了20.37美元/桶,跌去了近43美元/桶,下跌深度達67.7%(見下圖),跌去了1/3還多!
回顧曆年的原油價格運行曆史,除了此次的油價暴跌外,發生史詩級暴跌的還有兩次。第一次是出現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初期,當時WTI用了5個多月的時間,從最高145.29美元/桶跌到了最低33.87美元/桶,下跌了111.42美元/桶,跌幅達76.7%。第二次是出現在2014年的後金融危機時期,當時WTI用了7個的時間,從106.91美元/桶跌到了44.45美元/桶,下跌了62.46美元/桶,跌幅達58.4%。但是從跌幅及下行周期來看,本輪油價僅用時65天就跌去了67.7%,其強度大大超越了前兩次的下跌行情。
從誘發這三次油價暴跌的原因來看,2008年的油價下跌起源於美國“雷曼兄弟”的破產,標誌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經濟的衰退是導致油價下跌的主要原因,但從當時原油市場的供需格局來看,基本是處於供需平衡的狀態中(見下圖)。2014年油價的大幅度滑坡,是由於美國結束了第四輪QE,投放市場資金的減少令油價出現了下滑,加之當時仍處於後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的能源需求的增長沒有跟上供應量的增加,出現了供應過剩的局麵,供應盈餘達到了100萬桶/日(見下圖)。
而此次的油價爆跌,一方麵源於全球新冠疫情的大爆發,打壓全球原油的需求,另一方麵是由於產油國之間的價格戰開打,以沙特為首的產油國增加原油產量,令全球原油的供應量在短時間內急劇上升。這就使得供需矛盾迅速加劇,此情形類似於2014年的情況,但又並不完全相同。2014年的原油需求疲軟處於穀底的末尾階段,全球下行的經濟已經企穩,並且在當年年底OPEC減產協議達成的提振下,供應量很快得到了控製。
但是今年的供需失衡,其需求的衰退還處於初期階段,加上OPEC+產生了嚴重的內容分歧,因此供應過剩的局麵將遠遠超過2014年的局麵,預計供應盈餘可達到200萬桶/日。這就決定了此次油價的綜合下跌速度、深度及廣度均超過了以往兩次的大跌,可謂真正意義上的“史詩級”暴跌。
另外此次油價下跌不同於前兩次的是,前兩次的油價暴跌是由經濟因素主導的,經濟的衰退與複蘇具有周期性的特征。但此次油價的下跌因素中,蘊含了諸多的不確定因素,首先疫情這一不可抗因素能否得到有效控製,需視各國的重視程度及救治方案來決定,由於各國的態度不一,使得疫情處於無法預測的局麵當中。其次OPEC+的減產談判雖然失利,但長期過低的油價最終傷害的仍是產油國的利益,各產油國之間並非沒有啟動談判的可能,但一旦牽扯到了政治博弈,其不確定性也陡然增高。
在疫情擴散及減產失敗的雙重因素疊加下,原油首當其衝成了價格反應最為劇烈的一個源頭產品,而市場心態的崩潰則加速油價的下跌。在次輪油價下跌的65天時間裏,出現了6次開盤跳空(見下圖),這在原油價格曆史上也是十分罕見的。
可以說當前原油市場的心態是十分脆弱的,因此隻要當需求側或供應側的任意一方再出現變數,油價就會做出超過其基本麵的強烈的反應,這也就注定了今年原油價格勢必會經曆大起大落的局麵。
雖然3月18日WTI跌到了20美元/桶附近,但該價位同樣也是非常重要的心裏關口,因此油價會在此價位上回抽並震蕩一段時間。如果產油國之間的價格戰繼續加深,那麽WTI可能會下探到18美元/桶附近,但預計很快仍會重新回到20美元/桶上方,並進入至少2個月的低迷階段。
預計本輪下跌行情的第一個轉折點或出現在5月底至6月初,屆時OPEC半年一度的石油部長級會議或重提減產。第二個轉折點或出現在8月底至9月初,屆時針對新冠的疫苗有望全麵進入接種階段。所謂“物極必反”,當前超低的油價並不是市場長期的主旋律,隻要原油市場的困局被打破,迎來的將是大範圍的上漲行情。
對於地煉來講,國內中下遊需求仍在逐步複蘇,加之國家一係列促進複產及經濟提振計劃,中長期需求將呈利好局麵。而低油價不僅能降低煉化成本同時也將大大緩解資金占用壓力。整體預期今年地煉實際煉油利潤也將較去年有所改觀,自去年停工的萬通、嵐橋、海化、海右均計劃或已在逐步複工或許就是最好的佐證。
來源: 金聯創能源 奚佳蕊
返回首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