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以4200萬(wan) TEU吞吐量再次成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港口,但其年增長率已經放緩,從(cong) 2017年的8.3%降至今年的4.4%,一個(ge) 主要因素是國內(nei) 集裝箱增長緩慢。2017年1月至11月,上海國內(nei) 集裝箱貿易增長16.7%,而2018年僅(jin) 增長3.4%。上海更加重視長江經濟帶並將其作為(wei) 重要戰略大力發展內(nei) 陸水道交通。上海市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旨在進一步加強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
2.新加坡港
新加坡港以3660萬(wan) TEU吞吐量位居第二,增幅為(wei) 8.7%。新加坡港務集團(PSA)加強了對大數據的利用,並與(yu) 集裝箱航運公司建立合作關(guan) 係。該公司已與(yu) 日本海洋網聯船務(Ocean Network Express,ONE)組建了一家合資碼頭;此外,達飛集團旗下的Ze Box和PSA旗下的unboXed也已簽署諒解備忘錄,將開展數字化項目。Ze Box是達飛集團旗下的企業(ye) 風險投資部門,投資於(yu) 為(wei) 該集團帶來戰略價(jia) 值的創新初創企業(ye) ,而unboXed則是PSA旗下的外部創新和企業(ye) 風險投資部門。
3.寧波舟山港
寧波舟山港已從(cong) 第四名躍升至第三名,超過深圳港,實現吞吐量2635萬(wan) TEU,同比增長7.1%。該港贏得了一係列新服務,擴大了鐵路網絡,推動了集裝箱吞吐量的增長。去年,寧波舟山港開通了9條海鐵聯運服務。2017年,該公司還加入了LNG加注港聯盟。隨著LNG預計將被更多的集裝箱船使用,寧波舟山港航在奪取更多集裝箱運量方麵處於(yu) 有利地位。
4. 深圳港
深圳港與(yu) 寧波舟山港位次對調,從(cong) 第三名降至第四名。其2570萬(wan) TEU吞吐量的年增長率僅(jin) 為(wei) 2.1%。但深圳計劃在2020年底前建設成為(wei) 一個(ge) 自由貿易港口,從(cong) 而提高出口;並計劃通過簡化手續和取消貿易限製,到2020年將貨物通關(guan) 時間縮短三分之一。
5.廣州港
廣州港的南沙港區是中國成長最快的集裝箱港之一,已從(cong) 第七位躍升至第五位。南沙正通過“一帶一路”建設、鐵路基礎設施建設和自貿區推動快速增長。南沙的集裝箱吞吐量占廣州港集裝箱吞吐量的65%,擁有2000萬(wan) TEU容量和接卸2萬(wan) 箱大船的能力。
6.釜山港
釜山港仍排在第六位,2018年吞吐量達2166萬(wan) TEU,比2017年增長5.7%。釜山港正致力於(yu) 提升其中轉量,並正在打造一個(ge) 全球商業(ye) 網絡,將釜山港發展成為(wei) 一個(ge) 全球轉運中心。釜山港還通過實施CyberLogitec的集成碼頭操作係統OPUS terminal來提高效率,以提高效率、生產(chan) 率和響應敏捷性。
7.香港港
香港港從(cong) 第五位下滑至第七位,吞吐量下降5.7%至1960萬(wan) TEU。今年1月,香港港宣布其碼頭運營商將合作提升香港港的競爭(zheng) 力。四家碼頭運營商簽訂了香港海港聯合經營聯盟協議。通過使用一個(ge) 通用的碼頭操作係統,提高泊位和堆場規劃的靈活性。預計此次合作將創造更多的吞吐量。
8.青島港
青島港繼續排名第八,錄得1932萬(wan) TEU吞吐量,同比增長5.5%,增速高於(yu) 去年的1.6%。青島港國際與(yu) 中遠海運港口合資成立了海路國際港口運營管理公司成立了合資企業(ye) ——海洋大橋國際港口管理公司,以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
9.洛杉磯港/長灘港
洛杉磯港和長灘港被稱為(wei) 通往南加州的門戶,錄得1755萬(wan) TEU吞吐量,增幅3.9%。長灘港執行董事Mario Cordero 表示:“過去幾年,我們(men) 的國內(nei) 經濟很好,全球經濟也相當好——當二者都處於(yu) 非常好的發展速度時,這就給國際貿易帶來了彈性。”但,中美貿易關(guan) 係也為(wei) 這些港口的發展帶來隱憂。
10.天津港
天津港已經超過迪拜港,躍居第十位,吞吐量增長6.2%達1601萬(wan) TEU。發展集裝箱業(ye) 務、加強航線建設,積極開拓新航線,提高運力、擴大轉運能力,增加環渤海支線貨運量……天津港同樣也在充分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實現長足發展。
11.迪拜港
迪拜港被擠出了前十名。2018年,其港口吞吐量下降2.7%至1495萬(wan) TEU。這與(yu) 2017年形成鮮明對比,當時迪拜港的吞吐量增長4%,達到1530萬(wan) 標準箱。
12.鹿特丹港
鹿特丹港去年吞吐量達到1450萬(wan) TEU,比2017年增長5.7%。該港的一項主要戰略是通過強有力的數字化戰略,包括使用物聯網技術,提高集裝箱碼頭的生產(chan) 效率和運營效率。其正在與(yu) IBM就物聯網計劃進行合作。
13.巴生港
巴生港去年吞吐量下降9%,名次跌至第十三位。今年表現優(you) 於(yu) 去年,吞吐量增長2.8%錄得1230萬(wan) TEU,排名維持在第十三位。由於(yu) 2016年達飛收購美總輪船導致巴生港與(yu) 新加坡港之間的海運聯盟業(ye) 務量發生了轉移。但該港口在亞(ya) 洲內(nei) 部貿易中一直在穩步增長。
14.安特衛普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