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民航局官網公布了2019年中國機場吞吐量數據。
以旅客吞吐量為(wei) 分析維度,觀察過去一年中國民航機場的表現情況,同時結合2020年1-2月的部分機場運力數據,對疫情之下的機場運力進行解讀。
我國民航業(ye) 的發展依然穩定,2019年吞吐量超過13億(yi) 人次,排名前十的機場整體(ti) 邁過了4000萬(wan) 人次關(guan) 口。其中,北京首都機場排第一,上海浦東(dong) 、廣州白雲(yun) 分列二三名,西部地區機場占據4個(ge) 席位。
受疫情影響,2020年2月份多個(ge) 機場的運力較上年同期出現了大幅下滑,民航“失去的2月”能否在今年找回來,依然麵臨(lin) 考驗。
長三角機場群運力最高
2019年我國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3億(yi) 人次,達到13.5163億(yi) 人次,比上年增長6.9%。
分航線看,國內(nei) 航線完成12.1227億(yi) 人次,比上年增長6.5%(其中內(nei) 地至香港、澳門,以及大陸至台灣地區航線完成2784.8萬(wan) 人次,比上年減少3.1%);國際航線完成13935.5萬(wan) 人次,比上年增長10.4%。
各機場中,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wan) 人次以上的機場達到39個(ge) ,較上年淨增2個(ge) (銀川河東(dong) 、煙台蓬萊機場)。年旅客吞吐量200萬(wan) -1000萬(wan) 人次機場有35個(ge) (含北京南苑機場),較上年淨增6個(ge) ,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內(nei) 機場旅客吞吐量的9.8%,較上年提高0.2個(ge) 百分點。年旅客吞吐量200萬(wan) 人次以下的機場有165個(ge) ,較上年減少4個(ge) ,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內(nei) 機場旅客吞吐量的6.8%,較上年下降0.1個(ge) 百分點。
在國內(nei) 四大城市群的航空運輸方麵,2019年的旅客吞吐量均超過1億(yi) 人次。其中長三角機場群最高,吞吐量26557.2萬(wan) 人次,較上年增長7.0%;京津冀機場群次之,在2019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4665.6萬(wan) 人次,較上年增長1.1%;珠三角九市完成旅客吞吐量14202.5萬(wan) 人次,較上年增長7.4%,列第三位;成渝機場群完成旅客吞吐量11040.1萬(wan) 人次,較上年增長8.2%,排名第四。
具體(ti) 的機場數據方麵,2019年,北京首都機場的旅客吞吐量依然傲視群雄,盡管同比2018年出現1%的下降,但仍為(wei) 國內(nei) 唯一一座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億(yi) 人次的機場。
盡管北京首都機場運力下降,南苑機場停航,但隨著大興(xing) 機場的啟用,北京地區的整體(ti) 運力依然呈現上漲態勢。2018年北京旅客吞吐量為(wei) 1.075億(yi) 人次,2019年增長到1.082億(yi) 人次。
此外,以旅客吞吐量排名,國內(nei) 機場2-10名的位次未發生變化,依次為(wei) 上海浦東(dong) 、廣州白雲(yun) 、成都雙流、深圳寶安、昆明長水、西安鹹陽、上海虹橋、重慶江北、杭州蕭山。
同時,隨著杭州蕭山機場在2019年末的旅客吞吐量突破了4000萬(wan) 人次,使得排名全國機場前10位的機場,整體(ti) 跨過了4000萬(wan) 門檻。
不過,在疫情影響下,21世紀經濟研究院預計,2020年國內(nei) 航空運輸將受到較為(wei) 明顯的影響。
從(cong) 民航西南局近期公布的2020年2月份數據看,整個(ge) 民航西南局管理的49座機場,其旅客吞吐量共計較去年同期下降81%。其中,成都雙流、重慶江北、昆明長水和貴陽龍洞堡機場的2月運力增速依次為(wei) -76.24%、-81.75%、-83.78%和-81.75%。
以成都雙流機場為(wei) 例,2019年2月的旅客吞吐量為(wei) 417.8357人,而2020年2月的運力僅(jin) 112.0993萬(wan) 人。
民航中南局公布的1月10日至2月18日運力情況顯示,民航中南地區共運輸旅客吞吐量下降48.56%。其中,湖北地區旅客吞吐量同比下降62.97%、湖南下降47.38%、廣東(dong) 下降44.59%、海南下降48.49%。
民航西北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10日至2月18日期間,24個(ge) 運輸機場旅客吞吐量482.72萬(wan) 人次,同比下降47.91%。
盡管隨著疫情逐步受到控製,各地陸續複工複產(chan) ,但民航“失去的2月”,能否在今年接下來的時間內(nei) 找回來,仍是一個(ge) 未知數。
疫情影響中部頭名之爭(zheng)
中部機場頭名之爭(zheng) ,仍未落定。
2019年末,武漢天河機場的旅客吞吐量為(wei) 2715萬(wan) 人次,《武漢民航航線開發行動計劃(2018—2020年)》指出,其發展目標是“中部國際航空門戶樞紐”,到2020年,武漢天河機場旅客吞吐量預計達到3500萬(wan) 人次。
不過,武漢天河機場的這一目標麵臨(lin) 著來自鄭州新鄭機場的挑戰。
2015年,新鄭機場以1730萬(wan) 人次的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國第17位,同期天河機場旅客吞吐量為(wei) 1894萬(wan) 人次,排名全國13位。
此後,新鄭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增速連續幾年皆高於(yu) 天河機場,並於(yu) 2017年成功超越後者列全國第13位,同年天河機場僅(jin) 排名全國第16位。
2018年,兩(liang) 座機場之間的位次差距進一步擴大。新鄭機場為(wei) 全國第12名,天河機場則保持“原地踏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