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光金(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社會(hui) 學研究所所長)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要研究和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從(cong) 體(ti) 製機製上創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舉(ju) 措,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ti) 係,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從(cong) 社會(hui) 學意義(yi) 上說,新冠肺炎疫情是新型社會(hui) 風險的一種呈現;應對疫情,就是應對新型社會(hui) 風險;應對成效如何,是對一個(ge) 國家應急管理體(ti) 係的檢驗和考驗。
疫情發生後,一些汽車企業(ye) 迅速組織轉產(chan) 醫護用品。圖為(wei) 廣西柳州上汽通用五菱無塵車間內(nei) ,工人加緊生產(chan) 防護口罩。新華社發
①
當代社會(hui) 學研究普遍認為(wei) ,現代社會(hui) 是風險社會(hui) 。所謂風險社會(hui) ,並不意味著人類社會(hui) 進入了一個(ge) 新的曆史時期,也不意味著某個(ge) 具體(ti) 社會(hui) 和國家發展的某個(ge) 曆史階段,而是對目前人類社會(hui) 時代特征的一種刻畫。這一特征的核心要義(yi) 是,隨著人類活動頻率的增多、活動範圍的擴大,其決(jue) 策和行動對自然和人類社會(hui) 本身的影響力也大大增強,這使得風險的結構從(cong) 自然風險占主導地位逐漸演變為(wei) 人為(wei) 的不確定性占主導地位;而且,正是由於(yu) 人類活動頻率增多和活動範圍擴大,農(nong) 副產(chan) 品物流中心 ,局部地域發生的風險和危機極易擴展為(wei) 更大範圍的社會(hui) 性風險和危機。正如英國社會(hui) 學家吉登斯、德國社會(hui) 學家貝克等人所指出的,風險社會(hui) 的風險是“平等主義(yi) 者”,具有跨邊界性(地域邊界、社會(hui) 階層邊界、國家邊界等)、開放性、廣泛性特征,“不放過任何人”。不僅(jin) 如此,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公眾(zhong) 對風險以及風險引發的危機的認知需求與(yu) 日俱增,一旦得不到滿足,就可能會(hui) 形成具有廣泛負麵影響的社會(hui) 情緒危機,進而增強社會(hui) 風險和危機的社會(hui) 主觀性,放大風險和危機的社會(hui) 影響。在某種意義(yi) 上,現代社會(hui) 一切形式的風險,包括自然風險和非自然風險,都容易演變為(wei) 社會(hui) 性風險。
現代社會(hui) 的上述特征,要求構建新的風險應對和危機治理的體(ti) 係與(yu) 模式。從(cong) 各國實踐看,現代社會(hui) 的應急管理模式大致具有以下特征:治理主體(ti) 結構方麵,以政府力量為(wei) 主,社會(hui) 組織、基層社區、公民個(ge) 人協同參與(yu) ;治理力量的動員方麵,政治動員極為(wei) 重要,社會(hui) 動員不可或缺;風險治理的過程方麵,傳(chuan) 統的事中應激式被動治理模式已遠遠不夠,事前的預防、預測、預警,事中的應急處置,事後的恢複、評估、調查、總結、學習(xi) ,逐漸成為(wei) 風險應對和危機治理的科學程序。
②
國家應急管理機構在應對突發重大公共事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按照國際社會(hui) 一般做法,應急管理機構通常包括中央指揮中樞機構(如俄羅斯聯邦安全會(hui) 議、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hui) 、韓國國家安全保障會(hui) 議等)和常設性的應急管理綜合協調部門兩(liang) 部分。中央指揮中樞機構能夠有效動員、指揮、協調、調度地區資源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常設性的應急管理綜合協調部門負責協同各方力量和資源,從(cong) 國家安全高度製定長期的應急戰略和計劃,在地方各級層麵上也相應地設立相關(guan) 部門。
在我國,2018年3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組建應急管理部,成為(wei) 國務院組成部門。此後,地方各級政府成立了相應的應急管理部門,國家應急管理的政府機構體(ti) 係初步成型。應急管理部成立後,組織編製了國家應急總體(ti) 預案和規劃,指導各地區各部門應對突發事件,推動應急預案體(ti) 係建設和預案演練。不難發現,應急管理部本質上屬於(yu) 常設性的應急管理綜合協調部門,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應急管理部也確實發揮了這一作用,如會(hui) 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向湖北省緊急組織調撥中央救災物資,支持地方設置基層疫情防控站點,梳理全國定點醫院、疫情防控物資生產(chan) 企業(ye) 、倉(cang) 儲(chu) 物流企業(ye) ,點對點進行安全指導服務,並為(wei) 加班加點突擊生產(chan) 疫情防控物資的企業(ye) 提供安全指導和幫助等。但也應看到,由於(yu) 應急管理部的職能不包括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而目前主要從(cong) 事日常醫療衛生管理工作的衛生行政部門無論從(cong) 職能配置看還是從(cong) 行政資源、動員能力看,都難以起到中央指揮中樞和常設性應急管理綜合協調部門的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製約了應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加強應急管理體(ti) 係和能力建設,還需進一步完善常設性應急管理綜合協調部門的職能配置。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