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疫情向全球擴散,造成的恐慌,使得郵輪公司的歐美大本營遭遇了嚴(yan) 峻的挑戰,同時對郵輪公司的疾控保障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傳(chuan) 奇號”在北美洲的經曆,幾乎複製了此前多條郵輪在東(dong) 南亞(ya) 的處境,可即便郵輪公司逃離亞(ya) 洲,隨著疫情向全球擴散,郵輪公司的歐美大本營也遭遇越來越嚴(yan) 峻的挑戰。對郵輪行業(ye) 來說,要盡快擺脫負麵影響,需要找到切實的路徑。
繼“鑽石公主”號和“威士特丹”號郵輪之後,這幾天大型國際豪華郵輪被拒靠岸再次上演。
出於(yu) 對新型冠狀病毒傳(chuan) 播的擔憂,MSC地中海郵輪旗下“傳(chuan) 奇號”超大型郵輪,因有船員和乘客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先後被牙買(mai) 加、開曼群島和墨西哥三個(ge) 港口拒絕停靠。後來在墨西哥總統的幹預下,2月28日淩晨,墨西哥科蘇梅爾港口最終允其靠岸。隨後,墨西哥衛生官員對船上有症狀的船員和乘客進行醫學檢查,確認他們(men) 的症狀與(yu) 新型冠狀病毒毫無關(guan) 聯,整船人才允許下船。當晚,郵輪離開了科蘇梅爾,中止後續航行並於(yu) 3月1日提前回到母港邁阿密。
郵輪的春天,何時到來?
目前,我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控製工作取得明顯進展,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製。然而,肺炎疫情在其他國家的蔓延還在持續。
2月28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nei) 瓦宣布,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風險級別由此前的“高”上調至“非常高”。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全球最新疫情數據,截至北京時間3月1日17時,全球共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病例87137例。其中,中國確診79968例,中國境外地區確診7169例。在過去24小時中,全球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739例,其中中國新增579例,中國境外新增1160例。另外新增阿塞拜疆、厄瓜多爾、愛爾蘭(lan) 、摩納哥、卡塔爾5個(ge) 國家報告有確診病例,目前全球共有58個(ge) 國家報告有確診病例。
韓國是除中國外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目前累計確診病例超過4000例。
意大利是除中國外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人數排名第二的國家,目前感染人數已逾千。當地時間3月1日18時(北京時間2日1時),意大利民防部門負責人博雷利在例行疫情通報中表示,該國共計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1694例,較前一天增加566例,其中34例死亡,83例治愈。
美國當地時間3月1日,美國華盛頓州衛生部門稱,該州金郡1名新冠肺炎患者死亡,成為(wei) 全美第二例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病例。而截至當地時間3月1日18時,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4例,較24小時前增長5例。
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表示,目前最大的敵人不是病毒,而是恐懼、謠言和汙名化。正是因為(wei) 對疫情的恐慌,郵輪被拒停靠一再上演。
此次被拒的“傳(chuan) 奇號”郵輪上載有4580名乘客和1600名船員,於(yu) 2月23日從(cong) 美國邁阿密啟航,原計劃在牙買(mai) 加、開曼群島、墨西哥、巴哈馬、伯利茲(zi) 和洪都拉斯進行15天的航行,3月8日返回邁阿密。連續被拒後,“傳(chuan) 奇號”隻能提前返港。因本次非正常航線變更,MSC地中海郵輪宣布向地中海“傳(chuan) 奇號”郵輪上4580名乘客全額退還該航程的船票費用。
MSC地中海郵輪執行主席Pierfrancesco Vago不無抱怨地表示,牙買(mai) 加和開曼群島拒絕讓郵輪靠岸、拒絕乘客下船的決(jue) 策僅(jin) 是出於(yu) 恐懼,而非基於(yu) 醫學上的實踐。“這給我們(men) 的乘客、船員,更是給整個(ge) 加勒比海地區的旅遊業(ye) 了帶來了不必要也無理由的擔憂焦慮,甚至還將造成更深遠的影響。”
Pierfrancesco Vago的顧慮不無道理。據國際郵輪協會(hui) (CLIA)的統計數據,全球郵輪市場主要客源集中於(yu) 北美和歐洲。2018年北美地區郵輪遊客量達到1420萬(wan) 人次,占全球郵輪遊客總量的50%左右,穩居全球最大郵輪市場的地位。而在北美地區市場裏,加勒比海地區的郵輪遊客量達到1130萬(wan) 人次,占比非常高。
疫情影響如同向水中投入了一顆石頭,水波紋越來越大。1月底是讓整個(ge) 中國的郵輪市場停擺,2月開始波及整個(ge) 亞(ya) 洲市場。如今開始影響到加勒比地區等核心市場。全球郵輪市場正在遭遇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據21世紀經濟報道了解,郵輪產(chan) 業(ye) 的高管和國際郵輪協會(hui) 等都出席了3月1日加勒比共同體(ti) 政府首腦和衛生部長所舉(ju) 行第八次特別緊急會(hui) 議,據悉會(hui) 議同意設立一個(ge) 擴大的政府首腦機構,繼續與(yu) 旅遊業(ye) 、區域金融機構進行討論,以期調集資源增強加勒比共同體(ti) 地區應對疫情的能力。
市場複蘇需醫療補位
資本市場的反應,總是跑在最前麵。
自發生新冠疫情以來,兩(liang) 大郵輪公司皇家加勒比遊輪和嘉年華郵輪在資本市場跌得一塌糊塗。
從(cong) 1月23日到2月20日,嘉年華郵輪股票價(jia) 格從(cong) 49.11美元下降到42.19美元,下降了14.1%。而從(cong) 2月20日到2月28日,股票價(jia) 格下降到了31.06元,又下降了26.4%。皇家加勒比遊輪從(cong) 1月23日129.11美元下降到2月20日的109.42美元,下降了15.3%,而從(cong) 2月20日到2月28日,股票價(jia) 格下降到了73.48美元,又下降了32.8%。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謝燮指出,郵輪公司的股票價(jia) 格比美股大盤的下跌更厲害,顯示出資本市場對郵輪市場更加擔憂。他認為(wei) 如果新冠病毒疫情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nei) 在全世界內(nei) 進一步擴散,郵輪市場的停擺就不僅(jin) 限於(yu) 中國,而可能擴展到全球。“郵輪產(chan) 業(ye) 對新冠疫情更為(wei) 敏感,這給了投資者以負麵的影響。”
因此對郵輪行業(ye) 來說,要盡快擺脫負麵影響,需要找到切實的路徑。目前郵輪公司的舉(ju) 措僅(jin) 僅(jin) 在於(yu) 封堵來自疫情敏感區域的遊客,比如CLIA 2月28日通知將禁止啟航前14天內(nei) 訪問過韓國的所有遊客和船員登船。該協會(hui) 還禁止新冠病毒疑似病例,以及14天內(nei) 接觸過確診患者的旅客和船員登船。有些郵輪公司甚至拒絕來自意大利的遊客上船。
這些舉(ju) 措並不真正能安撫人們(men) 的不安。因為(wei) 如今美國、英國等多地都有無法確定病源的病例發生,說明這些國家存在潛在病毒擴散的風險。萬(wan) 一郵輪上有乘客出現新冠肺炎症狀,如何避免發生“鑽石公主號”同樣的悲劇?
據日本媒體(ti) 報道,日本在考慮引進可在海上進行應急治療的醫院船,以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大規模災害或傳(chuan) 染病。“如果用醫院船的話,鑽石公主號的悲劇可能就能避免了”。
德恒律師事務所北京辦公室合夥(huo) 人、律師彭先偉(wei) 認為(wei) ,考慮到郵輪上的人員上岸可能會(hui) 引致傳(chuan) 染,用設施完備的醫院船將病人在海上隔離救助,或許是更理想的方案。
2010年,我國海軍(jun) 醫學研究所出台了國家軍(jun) 用標準《GJB 6965-2010 民船加改裝成醫院船技術要求 集裝箱船》。這次疫情或許會(hui) 讓沿岸國政府考慮動用醫院船來解決(jue) 大規模傳(chuan) 染病疫情。同時,如果民間船廠和船東(dong) 加大對醫院船的投入,這對保障郵輪人員的安全,促進郵輪行業(ye) 的發展會(hui) 有積極的作用。
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開發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徐玨慧呼籲要總結這次疫情的應對經驗,製定防控郵輪呼吸道疾病的一個(ge) 應急的處置方案,還要加強郵輪口岸衛生檢驗保障能力的建設。未來郵輪碼頭應設置專(zhuan) 業(ye) 的紅外線測溫裝置,也應該在碼頭上設立隔離觀察室,備齊防護物資,能對高度疑似病例進行排查。同時,整個(ge) 郵輪行業(ye) ,包括碼頭、郵輪公司等從(cong) 業(ye) 人員應該定期參加由疾控中心組織的防控和排查組織能力的培訓。海關(guan) 則應配備有相應的醫學背景或者是通過專(zhuan) 業(ye) 培訓獲得相應資質的人員上崗。
郵輪公司的能力提升也應該有要求。
徐玨慧認為(wei) 目前船上疾控保障並不到位。雖然有規定,但實際情況是載客量4000左右的郵輪通常隻有醫生和護士各一名,且這些醫生大多數就是簡單的全科醫生,並沒有專(zhuan) 業(ye) 的傳(chuan) 染病防治經驗。徐玨慧認為(wei) 未來應該要求在中國母港運營的郵輪,按照相關(guan) 的規定配備醫護人員。
“船方必須要完善登輪旅客的健康申報,且這個(ge) 數據最好能夠和口岸的海關(guan) 進行一個(ge) 數據共享。”徐玨慧表示,今後船上進行救生演習(xi) 時,船方要對遊客加強傳(chuan) 染性疾病防治宣傳(chuan) ,鼓勵他們(men) 如果在途中有這方麵的疾病發生,或者是疑似這種疾病的發生,應該及時就醫,不要隱瞞。同時船上可以提供更好的隔離條件,並在艙房裏麵配備專(zhuan) 用的醫用防護口罩和免洗消毒液,做好病毒的防控工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