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武漢應屆畢業(ye) 生“被動”與(yu) “主動”之選
本應在3月應付兩(liang) 所高校輔導員職位筆試的華中師範大學物理科學與(yu) 技術學院碩士生周嬋,因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被迫推遲了資格考試及應聘,目前時間待定。
與(yu) 此同時,她與(yu) 不少同學因滯留家鄉(xiang) 不能返校,畢業(ye) 論文進度存疑。華中師大發出相關(guan) 問卷調查,周嬋11位同學中約一半選擇延遲畢業(ye) 。
就業(ye) 或考研、加之畢業(ye) 論文,是所有應屆生畢業(ye) 季的頭等大事。擁有中國最多大學生的武漢近年屢次推出引才計劃延攬大批學生,受到好評。麵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各高校本學期行程不得不臨(lin) 時調整。
成千上萬(wan) 的畢業(ye) 生們(men) 在被動等待和主動突圍中徘徊、選擇。
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表示,將多舉(ju) 措做好874萬(wan) 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強化對湖北地區高校畢業(ye) 生幫扶。2020年,湖北高校應屆畢業(ye) 生料超過44萬(wan) 人,同比增長2萬(wan) 。據了解,武漢各學校正在製定及出台畢業(ye) 季的多套“線上”方案。
周嬋所在的學院負責研究生就業(ye) 工作的王秋革老師告訴中新社記者,韓進物流 ,該院利用華中師大智慧就業(ye) 平台,協助學生線上簽約;截至目前已完成簽約協議人數109人,西北物流 ,就業(ye) 率過五成。
相比之下,華中科技大學水電與(yu) 數字化工程學院的肖姓和鄭姓學生無疑是幸運的。去年秋季招聘,二人先後拿到了錄用通知。但焦慮、慌張等負麵情緒仍隨疫情延續與(yu) 之相伴。
已被華東(dong) 勘測設計研究院錄取的肖同學是武漢人,禁足於(yu) 家了一個(ge) 多月。“我們(men) 課題組項目很緊張,結束之後就要開始畢業(ye) 設計和論文。就目前看,隻有一個(ge) 半月的完成時間,壓力還是很大的。”
他說,疫情發生以來,周圍未找到工作的同學多開始擔憂未來發展。好在學校、學院負責老師做了大量工作。“擔憂歸擔憂,現在同學們(men) 對於(yu) 畢業(ye) 季起碼有了頭緒,主動一步步推進各事項。”
鄭同學正做著第二手準備——考研,之前已通過初試。往年將於(yu) 4月進行的複試今年推遲,加之其身在家鄉(xiang) 農(nong) 村、手邊無材料準備畢業(ye) 設計,本以為(wei) 順利的畢業(ye) 季在此間迷茫感陡增。
“近年就業(ye) 形勢愈發緊張,上周開視頻班會(hui) ,同學們(men) 都有類似情緒。”他提到,春季招聘會(hui) 開通了線上渠道,同學們(men) 寄予很大期待。“輔導員們(men) 每天都在聊天群裏貼出就業(ye) 告示,幫助大家緩解緊張心理、梳理工作信息。”
華中科大開展的網絡就業(ye) “雲(yun) 指導”,依托網站、社交平台等為(wei) 畢業(ye) 生推送簡曆製作及麵試技巧;搭建線上招聘平台引導畢業(ye) 生求職,實行網上簽約。2月來,已有430家用人單位在該校發布招聘信息,540家企業(ye) 報名參加“空中雙選會(hui) ”。
武漢百萬(wan) 大學生除就讀“211”“985”等大學外,還有大量普通高校的年輕人,社會(hui) 多方針對他們(men) 的意向提供選擇。
教育部28日透露,今年將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及普通高校專(zhuan) 升本規模。武漢交通職業(ye) 學院物流學院的應屆生中,許多人第一時間注意到此消息。
“趁著這段在家時間正可以好好看書(shu) 。”學生幹部楊雨瀟坦言,畢業(ye) 生就業(ye) 難是一直以來的話題,並不會(hui) 因疫情結束而迅速緩解。身為(wei) 班長的他安撫同學們(men) 情緒說,特殊時期更要調整心態、提升素質和技能,以應對畢業(ye) 季及今後步入社會(hui) 的激烈競爭(zheng) 。
武漢傳(chuan) 媒學院的王同學等待著考研結果。他對自己的成績並無十足信心,“如果要調劑,我也是可以的”。小王介紹,老師們(men) 每日都在向學生們(men) 發布求職信息,“同時學校也會(hui) 鼓勵我們(men) 考慮參軍(jun) 入伍”。
今年,國家將加大政策傾(qing) 斜,鼓勵更多應屆畢業(ye) 生參軍(jun) 入伍及麵向基層就業(ye) 。武漢傳(chuan) 媒學院電影學院學生科長秦晶晶指出,這一政策實際每年都會(hui) 推出。過往2月是征兵季,疫情之下征兵推遲到了下半年。“政策引導、加大宣傳(chuan) 一方麵是鼓勵年輕人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另一方麵也是解決(jue) 當前就業(ye) 問題的一種方式。”
“學校本身並不大規模創造就業(ye) 崗位。”在武漢大學學生就業(ye) 指導與(yu) 服務中心主任晏金柱看來,校方可以引導學生求職選擇,但解決(jue) 疫情之下就業(ye) 難的根本之道在於(yu) 崗位有需求。從(cong) 這個(ge) 角度看,全國範圍內(nei) 疫情得到控製後,經濟複蘇、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顯得格外重要。(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