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豐(feng) 家衛 滕宇鵬
早上4點到5點,當大多數人還在熟睡的時候,方方通物流 ,河北唐縣電商物流中心就開始忙碌,分貨、裝車。早上9點前,這些貨物基本可以到達全縣300多家村級網點物流集散站點,村民吃過早飯,遛著彎兒(er) 就能在家門口取快遞。
離唐縣縣城35公裏的張合莊村,英明超市物流點的貨架上,大包小包碼放整齊,最令人好奇的是貨架上擺滿了一排排新鮮蔬菜。店主陳慧英介紹,這些菜都是村民頭天晚上下的訂單,次日一早,村民就可以收到新鮮的蔬菜。
寒冬臘月,紅色的胡蘿卜、綠色的小油菜,讓這個(ge) 貨架充滿生機,同時也讓人感歎,原來在河北保定偏遠的山鄉(xiang) ,村民已經享受著新鮮蔬菜“次日達”的便利。
在物流點,記者一行遇見了前來取胡蘿卜的村民安大慧。安大慧是村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家三口,他已經照顧癱瘓在床的父親(qin) 58年,很少有機會(hui) 出村。
“現在網購已經成了習(xi) 慣,俺也過上了城裏人的生活。”安大慧笑著說,剛有農(nong) 村物流點的時候,他經常買(mai) 一些日用品,現在家裏來客人了,他會(hui) 在網上下單買(mai) 一些蔬菜和肉。
安大慧回憶說,過去一入冬,村裏家家戶戶隻能吃大白菜。該村離縣城35公裏,坐公交車單程需要1個(ge) 小時,去縣城買(mai) 菜不現實。
如今有了農(nong) 村物流點,安大慧還可以隨時把自己的農(nong) 產(chan) 品賣出去,小米、玉米棒子,這些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過去等著商販上門收,賣不上價(jia) ,現在在網上賣,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安大慧雖然是貧困戶,但是現在的收入來源廣。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當護林員,一年8000元,光伏發電收入一年3600元,村裏企業(ye) 分紅一年4000元,再加上一年賣農(nong) 產(chan) 品的收入,日子越來越好過。
唐縣電商辦副主任楊金英介紹,為(wei) 了解決(jue) 唐縣物流存在農(nong) 村村落分散致配送路線長、冷鏈體(ti) 係不健全、物流快遞企業(ye) 各自為(wei) 戰、收費不統一等問題,唐縣電商中心已成立專(zhuan) 業(ye) 的電商倉(cang) 儲(chu) 物流團隊,打造縣、鄉(xiang) 、村三級物流快遞共同配送體(ti) 係,真正實現工業(ye) 品“下行”與(yu) 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配送網絡雙向暢通,解決(jue) 了農(nong) 村物流最後一公裏的問題。
唐縣商務局局長魏立群告訴記者,自2017年以來,在北京市朝陽區幫助下,物流師考試時間 ,唐縣緊緊抓住東(dong) 西部扶貧協作和京冀對口幫扶重大機遇,大力開展消費扶貧,逐漸探索出一條多種渠道、多方協作、穩定發展的消費扶貧模式,為(wei)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消費扶貧方麵資金投入主要是對電商業(ye) 務人員進行培訓、物流補貼等,兩(liang) 年累計投入幫扶資金37萬(wan) 元。”魏立群說,截至2019年12月,唐縣農(nong) 特產(chan) 品在北京銷售額達到6.7億(yi) 元,幫助貧困人口2280人脫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