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阿爾及利亞-關於我國中小機場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思考

 空運新聞     |      2020-01-16 08:29

專(zhuan) 業(ye) 分類】機場運營 文章編號】37-2020-0007

阿爾及利亞(ya) -關(guan) 於(yu) 我國中小機場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思考

  

  中小機場是機場網絡與(yu) 航線網絡建設的重要節點,也是推動大眾(zhong) 化航空市場發展的基礎和支撐。中小機場的建設與(yu) 發展成為(wei) 新時代我國民航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工作,促進中小機場形成可持續發展模式是建設新時代民航強國和民航領域全麵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

  筆者認為(wei) ,解決(jue) 中小機場可持續發展難題的關(guan) 鍵是要依托行業(ye) 管理政策引導實現發展模式創新,民航產(chan) 業(ye) 區域資本內(nei) 循環模式或許能給出新時代我國中小機場高質量發展路徑探索的新思考。

  民航強國建設須補齊中小機場發展短板

  當前我國作為(wei) 世界民航大國的地位已經牢固確立,民航戰略產(chan) 業(ye) 作用不斷增強,民航強國建設具備了堅實基礎,但行業(ye) 資源保障能力不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現象比較突出等問題,嚴(yan) 重製約了民航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升。中小機場發展速度滯後、自身造血能力差、對地方經濟貢獻小等使其成為(wei) 實施新時代民航強國戰略的短板。解決(jue) 我國中小機場目前在建成通航後的“發展難、發展慢”的難題,是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者必須回答的時代命題。

  近年來,我國中小機場數量逐步增多,年旅客吞吐量在500萬(wan) 人次以下的中小機場達到184個(ge) ;中小機場運輸規模逐步增大,其總旅客吞吐量已經由2012年的8254萬(wan) 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11864萬(wan) 人次,年均增長7.5%;保障能力逐步增強,大量先進設施設備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保障能力。但從(cong) 經濟效益方麵看,因運營模式單一,我國百餘(yu) 中小機場一直深陷運營虧(kui) 損的泥潭。截至2017年底,184個(ge) 中小機場中約70%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必須依靠當地政府補貼維持基本運營條件。

  按照規劃“十三五”規劃,我國中小機場數量還要增加,破解現有中小機場發展難題顯得尤為(wei) 迫切。基於(yu) 未來協同通用航空快速發展的需要,筆者建議,將具備可起降中小型固定翼飛機跑道硬件條件的通用機場一並納入中小機場發展規劃範疇,將中小機場擴展並劃分為(wei) 中小運輸機場和大型通航機場兩(liang) 類,統籌解決(jue) 中小運輸機場由於(yu) 客貨運輸業(ye) 務量不足和運營成本居高不下陷入“補貼式”發展,以及大型通航機場由於(yu) 建設與(yu) 運營主體(ti) 單一而無法接入客貨運輸網絡的“單點式”發展的難題。

  中小機場快速發展是國家戰略的需要,提高中小機場盈利能力是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培育中小機場區域資本內(nei) 循環模式

  機場作為(wei) 公共運輸基礎設施的節點,其功能的發揮必須依托航線網絡,而航線網絡構建需要航空公司用飛機將不同機場連接起來。機場的經濟價(jia) 值取決(jue) 於(yu) 其自身的外部連通性,即機場的航線數量和航班頻次。我國中小機場多集中在西北、西南和東(dong) 北等經濟相對不發達地區,當地產(chan) 業(ye) 結構和經濟活躍程度製約了航空客貨運輸需求的增長。航空市場開發難度大、運營成本持續高位是當前我國中小機場發展過程中麵臨(lin) 的共性問題。由於(yu) 中小機場的建設主體(ti) 多為(wei) 地方政府,加之中小機場營銷人才缺乏和盈利模式欠缺,現在很多地方修完機場就各自為(wei) 政運營,把機場誤當成高速公路收費站,以為(wei) 建好就可以坐著收錢,殊不知機場必須將其置於(yu) 航線網絡中才有經濟價(jia) 值。

  同時,現階段中小機場獲得優(you) 質航線的成本較高,需要向航空公司支付高額的開航補貼或者簽訂保底采購座位協議。我國運輸機場發展不平衡和航空公司運營模式相對單一造成了“成熟市場搶著飛、新興(xing) 市場沒人飛”的窘境,具體(ti) 表現為(wei) :大型運輸機場由於(yu) 時刻資源限製出現“吃不下”,而其他中小機場由於(yu) 航班量小出現“吃不到”的情況。另外,日益發達和高效便捷的陸路交通網絡建成,促使更多旅客選擇乘坐私家車、大巴、高鐵等交通工具前往附近的大型機場坐飛機,而不是前幾年常見的從(cong) 本市中小機場坐飛機到大型機場轉機。中小機場今天能“吃到的”也麵臨(lin) 越來越少的境遇。

  如何讓中小運輸機場和大型通航機場“吃得到”?筆者認為(wei) ,需要轉變思路,通過大力構建省內(nei) 或跨省中小機場之間的短途航空運輸網絡來提升客貨運輸量,進而增強自身造血能力,培育中小機場高質量發展區域資本內(nei) 循環模式。

  區域資本內(nei) 循環模式是相對於(yu) 目前的資本外循環模式而言的。在民航領域,資本外循環具體(ti) 表現為(wei) :民航局和地方政府以支線補貼、航線補貼的形式給予中小機場大力資金支持,其目的旨在扶植中小機場及其所在地方發展民航產(chan) 業(ye) 。但由於(yu) 資金直接給予的對象是航空公司,而航空公司大多主業(ye) 集中在國內(nei) 幹線運輸或國際運輸領域,如何確保收到補貼的航空公司“專(zhuan) 款專(zhuan) 用”,筆者認為(wei) ,提出中小機場高質量發展區域資本內(nei) 循環模式的目標就是最大限度地提升補貼使用效率。

  構建中小機場短途航空運輸網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