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長江經濟帶,你會(hui) 想到什麽(me) ?是腹地遼闊,資源豐(feng) 富?還是交通便捷,產(chan) 業(ye) 集中,亦或是人口集中,城鎮密布?沒錯,以上幾點都是長江經濟帶的典型特征。長江經濟帶是個(ge) 什麽(me) “帶”?長江經濟帶為(wei) 什麽(me) 不搞大開發?如何將長江經濟帶打造成黃金經濟帶?
長江經濟帶是個(ge) 什麽(me) “帶”?
根據國家發展與(yu) 改革委員會(hui) 提出的《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以長江為(wei) 依托形成的長江經濟帶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雲(yun) 南等沿江11省市,2016年國土麵積約205萬(wan) 平方公裏,占全國的20%;人口約6億(yi) ,占全國40%以上。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承載著中國人特殊的文化記憶與(yu) 情感。改革開放初期,當解放的生產(chan) 力,遇上資源豐(feng) 富的長江,造就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先行軍(jun) 。
從(cong) 1978年到1984年的6年時間,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水稻產(chan) 量,從(cong) 6301.5萬(wan) 噸猛增到8419.8萬(wan) 噸,增長率為(wei) 33%。20世紀90年代初期,隨著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長江中下遊地區水稻產(chan) 量1996年首次站上9000萬(wan) 噸的台階,占據全國總產(chan) 量的半壁江山。
1990年,以上海浦東(dong) 開發開放為(wei) 標誌,長三角地區率先跨入充滿活力、引領全國經濟增長的新時期。蘇南鄉(xiang) 鎮企業(ye) 、浙江民營企業(ye) 、蘇州等地的工業(ye) 園區先後崛起,不斷推動產(chan) 權製度改革與(yu) 開放的邊界,源源不斷釋放出經濟增長的動能。到2000年長三角地區GDP占全國的比重升至16.3%,成為(wei)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代表。
如今,長江經濟帶人口和經濟總量均超過全國的40%,進出口總額約占全國40%,成為(wei) 我國經濟重心所在、活力所在。
長江經濟帶為(wei) 什麽(me) 不搞大開發?
對自然資源的開發終有極限,經過多年岸線經濟的過度開發,長江經濟帶土地與(yu) 岸線資源的投入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率越來越低。與(yu) 此同時,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形勢也愈發嚴(yan) 峻。
長江經濟帶汙染物排放量大、強度高,每年全國約 1/3 廢水量,都是由長江流域接納的,這個(ge) 數字令很多人吃驚。汙染造成部分支流水質較差,湖庫富營養(yang) 化嚴(yan) 重。中下遊湖泊、濕地功能退化,洞庭湖、鄱陽湖枯水期延長。
此外,長江魚類生物完整性指數多年來總體(ti) 呈下降趨勢,受威脅的魚類數占魚類物種總數的27.6%。上世紀末,白鰭豚的功能性滅絕成為(wei) 長江水生環境惡化的象征。
上述種種,讓沿江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修複長江生態,這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wei) 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產(chan) 生活環境,已成為(wei) 中國人的共識。
如何將長江經濟帶打造成黃金經濟帶?
創新發展是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長江經濟帶具有得天獨厚的人才優(you) 勢和科研優(you) 勢,是我國重要的創新高地,要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才能將其轉化成發展優(you) 勢,成為(wei) 引領全國轉型發展的創新驅動帶。探索創新驅動模式,激發長江經濟帶綠色增長內(nei) 生活力。
協調發展是長江經濟帶持續健康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長江沿岸各個(ge) 地區城市要根據主體(ti) 功能區的定位,完整準確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均衡,使人民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
綠色發展是長江經濟帶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要建立健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製來強化沿江生態保護和修複;加大“三水共治”力度,嚴(yan) 格控製和治理長江水汙染,切實保護利用好長江水資源。
開放發展是長江經濟帶走向繁榮的必由之路。長江經濟帶要成為(wei) 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nei) 河經濟帶,必須培育全方位對外開放優(you) 勢。把改革開放作為(wei) 根本依靠,發揮上海對沿江開放的引領帶動作用,增強雲(yun) 南麵向東(dong) 南亞(ya) 、南亞(ya) 開放重要橋頭堡功能,加強與(yu) 絲(si) 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銜接互動。
共享發展是長江經濟帶全麵發展的根本歸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根本目的在於(yu) 高質量發展成果由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共享。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可以鼓勵上下遊產(chan) 業(ye) 轉移與(yu) 承接,做好對口幫扶與(yu) 扶貧攻堅工作,縮小省際發展差距。
根據《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的相關(guan) 規劃,到2020年,長江經濟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將形成規模,並培育一批世界級的企業(ye) 和產(chan) 業(ye) 集群;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基本形成引領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戰略支撐帶。
來源:新華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