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海運價格-加強建設,讓我國LNG接收站“氣”量不凡

 海運新聞     |      2019-12-11 08:45

  “截至日前,中國基本建成22座LNG接收站,整體(ti) 接收能力達9000萬(wan) 噸/年,氣化能力約3.67億(yi) 方/日。不過,中國LNG接收站發展仍麵臨(lin) 挑戰:一是布局不均衡,整體(ti) 看,南部多,北部少;二是接收站規模較小,調峰能力嚴(yan) 重不足。”中國石油規劃總院院長韓景寬日前在第三屆中國液化天然氣儲(chu) 運技術交流大會(hui) 上表示。

  

  LNG接收站建設如火如荼

 

  相對於(yu) 管道氣,LNG方便運輸、機動靈活、安全高效的特點,使之逐漸成為(wei) 最活躍的天然氣供應形式。近兩(liang) 年,國內(nei) 天然氣供應構成中,進口LNG占比已經超過進口管道氣。《2018年國內(nei) 外油氣行業(ye) 發展報告》數據顯示,在2018年我國進口天然氣中,LNG進口量占比59%,管道氣占比41%。有專(zhuan) 家認為(wei) ,進口LNG有著距離目標市場近、經濟性比管道氣優(you) 越的優(you) 勢,做好LNG接收站發展工作,利用好進口LNG,對於(yu) 現階段國內(nei) 能源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yi) 。

 

  12月3日,新奧舟山LNG接收站二期4號儲(chu) 罐氣頂升成功。新奧舟山液化天然氣(LNG)接收及加注站工程是國家能源局核準的第一個(ge) 由民營企業(ye) 投資的大型LNG接收站工程,其一期工程於(yu) 2018年8月接卸首船、10月正式投產(chan) 運營,成為(wei) 浙江省天然氣供應保障和調峰應急的重要氣源。目前接收站在進行擴建,將在現有基礎上新增2座16萬(wan) 立方米LNG儲(chu) 罐及相關(guan) 設施,建成投產(chan) 後接收站的年處理LNG能力將從(cong) 300萬(wan) 噸提升到500萬(wan) 噸,大大提高天然氣的儲(chu) 存和應急調峰能力。二期工程計劃於(yu) 2021年建成,項目接收能力將達500萬(wan) 噸/年;三期工程建成後,預計接收能力達1000萬(wan) 噸/年。

 

  近日,有消息稱,唐山LNG接收站應急調峰保障工程項目順利推進。該項目於(yu) 2018年3月正式開工,計劃2020年10月建成投產(chan) ,項目建成投產(chan) 後,唐山LNG接收站將擁有8座16萬(wan) 立方米的LNG儲(chu) 罐,該站也將成為(wei) 國內(nei) 最大的LNG接收站。

 

  今年7月,北京能源集團與(yu) 山東(dong) 嵐橋集團日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日照嵐橋港投資67億(yi) 元建設LNG接收站項目,工程規劃總規模為(wei) 年接卸LNG 500萬(wan) 噸。

 

  5月14日上午,舟山六橫管委會(hui) 與(yu) 浙江能源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深圳能源燃氣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訂《舟山六橫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項目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將共同投資設立項目公司。並由項目公司在六橫小郭巨二期圍墾選址建設規模為(wei) 年接收能力1200萬(wan) 噸的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項目,總投資約160億(yi) 元。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組書(shu) 記、董事長楊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海油已建成投運廣東(dong) 大鵬LNG、珠海LNG、粵東(dong) LNG和深圳LNG等10座LNG接收站、年接收處理能力達4520萬(wan) 噸,並正在積極推進現有接收站的擴建及新項目布局。據統計,2018年,中海油海上生產(chan) 天然氣128億(yi) 立方米,進口LNG2642萬(wan) 噸,共向中國市場供應天然氣超過500億(yi) 立方米。

  

  接收能力不足製約LNG進口

 

  中國石化科技部副主任顧鬆園表示,中國石化2014年以來相繼投產(chan) 青島、北海、天津3座LNG接收站,接收能力共1800萬(wan) 噸/年。然而,中國LNG接收站整體(ti) 接收能力不能滿足LNG快速發展需求,現有接收站集約化程度普遍不足,平均每個(ge) 泊位設計接收能力與(yu) 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根據中國天然氣供需預測,現有LNG接收能力在2023年後開始出現缺口。他指出,從(cong) 市場來看,華北地區LNG接收站基本處於(yu) 滿負荷運行狀態,需要進一步擴能;長江沿線LNG接收能力薄弱,目前已出現資源缺口;華南地區LNG接收能力未能充分發揮。

 

  在一些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現階段國內(nei) 已經建成的進口LNG基礎設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中國北方LNG接收站在冬季采暖調峰關(guan) 鍵時間接收能力嚴(yan) 重不足,這是導致2017年冬天我國用氣緊張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有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目前接收站建設如火如荼,但是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差強人意,而且眾(zhong) 多民企參投LNG接收站還停留在審批環節。

 

  有證券分析師指出,接收站成為(wei) 製約LNG進口的關(guan) 鍵因素。近年來我國LNG接收站建設提速,但是由於(yu) 建設周期至少需要3年,短期內(nei) 產(chan) 能釋放有限。2017年以來,江蘇啟東(dong) 、廣東(dong) 揭陽、天津等接收站項目陸續投產(chan) 。浙江舟山、廣西防城港、江蘇江陰及廣東(dong) 潮州等項目有序推進,已陸續投產(chan) ;寧波二期、舟山二期、浙江溫州、濱海等項目陸續開工。根據現在的在建及規劃項目進度,預計到2020年年底,LNG接收產(chan) 能有望達到8270萬(wan) 噸/年,較2017年年底增長46.63%。

  

  碼頭有序建設是關(guan) 鍵

 

  而近兩(liang) 年來,我國不斷出台政策推動LNG接收站的布局與(yu) 發展。4月17日,交通運輸部審議《關(guan) 於(yu) 全國沿海與(yu) 長江幹線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碼頭布局發展的意見》,指出要科學合理謀劃LNG碼頭布局,統籌港口總體(ti) 發展與(yu) LNG碼頭建設的關(guan) 係,做好與(yu) 國家能源發展、管網體(ti) 係規劃、環保用海政策等銜接,指導各地規範有序建設LNG碼頭。

 

  目前,國內(nei) 各油氣企業(ye) 紛紛布局沿海LNG接收站。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nei) 投運的LNG接收站已經超過20座,全國範圍內(nei) 共有10個(ge) LNG接收站擴建項目,10個(ge) LNG接收站新建項目以及21個(ge) 規劃項目在開展項目前期工作。

 

  中海油總院規劃院綜合規劃資深工程師許江風認為(wei) ,LNG接收站布局應戰略性北移到環渤海區域,在擁有海岸線的采暖大省山東(dong) 、河北、遼寧各增建兩(liang) 個(ge) LNG大型接收站是非常必要的。為(wei) 了使每個(ge) LNG接收站都能有一定的市場空間,並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接收站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是確保其投資盈利布局選擇。中國南方天然氣需求總量小、調峰強度低,接收站間距可以適當加大;而北方天然氣需求總量大、調峰強度高,接收站間距可以適當減少,切忌LNG接收站緊密靠近。

 

  另外,許江風表示,管網應該互通共享。LNG接收站市場有效覆蓋範圍是按魚刺式模式向內(nei) 地延伸,接收站之間是以中小城市,縣城和鄉(xiang) 鎮為(wei) 主,東(dong) 部是大海,接收站之間連接管道,以統一合適管徑壓力連通,滿足沿線市場需求即可。LNG接收站還要與(yu) 西氣東(dong) 輸幹線管道互聯互通,參與(yu) 全國範圍的集成調峰,這樣,中國的天然氣管道就能形成以滿足市場需求為(wei) 中心多縱多橫的天然氣管網,借助沿海LNG接收站、陸上和海上的地下儲(chu) 氣庫,大大增加中國天然氣管網的調峰能力。

 

  中國海油相關(guan) 人士表示,未來,為(wei)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將集約使用岸線資源,滿足儲(chu) 氣調峰需求,中國海油積極與(yu) 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共建接收站。例如,中國海油利用已建成的海南LNG接收站部分股權,引入海南省下遊終端企業(ye) ,組建聯合體(ti) ,共同持有接收站股權,共同使用接收站,共同采購國際資源,共同培育下遊新增市場。

 

  還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要增強中國LNG接收能力,除了加強基礎建設,還應積極響應國家對接收站第三方公平開放政策要求,搭建接收站共享平台,通過統一標準,進一步提高LNG接收站周轉率,降低LNG進口市場參與(yu) 門檻和中間環節成本,增加市場參與(yu) 積極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