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01月05日訊
編者按:經曆了前兩(liang) 年中藥材價(jia) 格的劇烈波動,2012年的中藥材行業(ye) 貌似平靜。但暴漲之後的“一地雞毛”,調整轉型提升時期的陣痛,民眾(zhong) 需求與(yu) 落後的行業(ye) 發展水平之間矛盾不斷激化,仍給我們(men) 留下眾(zhong) 多值得記憶、深思的場景和話題。經我中心分析師團隊的集體(ti) 推薦評選,再結合網上搜索工具的統計,最終我們(men) 得出了2012年國內(nei) 中藥材行業(ye) 十大新聞
一、中藥產(chan) 業(ye) “十二五規劃”開局國家加大中藥材產(chan) 業(ye) 扶持力度
2012年是國家中藥產(chan) 業(ye) “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繼2011年國家工信部等部門加大對中藥材產(chan) 業(ye) 信息監測、基礎生產(chan) 供應保障力度之後。2012年,國家工信部、商務部等相關(guan) 部門再次出台政策,重點扶持80多種大宗或瀕危中藥材生產(chan) 基地,建設中藥材原料保障供應體(ti) 係,張峰物流網 ,加強對中藥材流通渠道追溯等。以上措施預計也將為(wei) 國家未來中藥材產(chan) 業(ye) 中遠期規劃奠定決(jue) 策基礎。
二、中藥材剛性需求繼續增加,中藥版塊異軍(jun) 突起
在全球健康經濟時代來臨(lin) 、民眾(zhong) 收入水平提高和國家政策推動下,中藥材剛性需求繼續增長。據網上數據顯示,近三年同期指標中,中藥材板塊單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率為(wei) 17.60%,遙遙領先於(yu) 其他醫藥行業(ye) 。其中,天士力(600535,股吧)、同仁堂(600085,股吧)、雲(yun) 南白藥(000538,股吧)、康美藥業(ye) (600518,股吧)等行業(ye) 巨頭在2012年經濟環境回落的情況下,均實現了較高的企業(ye) 收入;而據中藥材天地網統計,2012年800家核心產(chan) 地合作社、供應商銷售平均增長率高達32%以上。
三、中藥材價(jia) 格整體(ti) 下滑,但波動幅度趨穩
與(yu) 2009年到2011年連續近三年的中藥材價(jia) 格暴漲相比,2012年國內(nei) 中藥材價(jia) 格進入下行通道。綜合200指數和各類指數板塊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與(yu) 2011年7月最高點相比,超過50%的品種價(jia) 格幾乎腰斬。同時,一是由於(yu) 前兩(liang) 年價(jia) 格漲幅過大,泡沫尚未擠幹;但多數品種已經出現供大於(yu) 求的情況,部分品種甚至已經爛市。加之產(chan) 地藥農(nong) 對市場預警反應的滯後,擴種熱情不減,明年新貨一上市,市場的將麵臨(lin) 更強的壓力,價(jia) 格的繼續調整無可避免。但與(yu) 2011年相比,今年的價(jia) 格波動幅度明顯趨緩。
四、國家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全麵展開,資源服務體(ti) 係初步建立
2012年12月18日,國家中藥資源中心在北京成立,宣告我國首個(ge) 中藥資源研究與(yu) 生產(chan) 相結合的國家級平台正式誕生。自2011年我國啟動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工作以來,已有22個(ge) 省進行了試點工作,目前正在建立覆蓋全國的一體(ti) 化中藥資源信息監測網絡體(ti) 係和信息共享服務平台。更值得關(guan) 注的是,本次資源普查引進了中藥材天地網這個(ge) 社會(hui) 化服務平台,在保障了其貼近市場功能同時,也確保普查成果社會(hui) 效益轉化的可持續性和最大化。而正式啟動的資源動態監測與(yu) 信息服務的中央平台、服務站和信息采集站三級體(ti) 係也將重新架構中藥資源供給服務,故該項工作的深入開展,必將改觀中藥原料家底不清和供給的長期落後、混亂(luan) 狀態,具備劃時代的意義(yi) 。
五、中藥材身陷染色醜(chou) 聞國家藥監局刮起市場整肅風暴
2012年9月10日,在“藥都”亳州一年一度的藥交會(hui) 隆重開幕之際,國家藥監局“意外”出手,重拳打擊該市一批染色增重、製假售假的中藥飲片生產(chan) 企業(ye) ,其中8家停產(chan) 整頓、12家立案。掀起了國內(nei) 新一輪的中藥材市場專(zhuan) 項整治行動。受此影響,國內(nei) 多個(ge) 中藥材市場長期存在的非法加工飲片、過票等違法違規生產(chan) 經營方式遭受重挫,同時,這也再次給傳(chuan) 統中藥材市場當前發展模式敲響警鍾,及時調整方向和轉型升級已刻不容緩。
六、行業(ye) 電子商務平台強勢崛起,交易量快速增長
2012年7月4日,我國首個(ge) 中藥材電子商務平台“中藥材買(mai) 賣通”正式上線運營,央視新聞直播間深度報道。這種以快速對接服務購銷兩(liang) 端、來源可追溯的交易模式一經推出就得到高速發展,交易量迅速遞增。據中藥材天地網網上交易平台統計,從(cong) 網上交易平台上線到2012年12月28日這半年時間內(nei) ,中藥材注冊(ce) 網商已超過20000家,其中產(chan) 生實際網上交易的網商多達7123家,交易量接近7000萬(wan) 元。依據當前的加速增長態勢,預計2013年,網上交易規模將超過8個(ge) 億(yi) 。新的流通模式將對增加供需兩(liang) 端收益、減少流通成本、規範標準和淨化行業(ye) 起到革命性推動。
七、“熊膽事件”持續發酵動物類中藥原料使用遭遇倫(lun) 理困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