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兩(liang) 名醫生在飛機上救助急症老人一事持續引發關(guan) 注,其中一位用嘴為(wei) 急症老人吸尿液37分鍾。他們(men) 是來自海南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醫生肖占祥和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張紅,網友評價(jia) 他們(men) 為(wei) “醫者仁心”。
11月22日晚,肖占祥在微博上公開回應此事並詳述了當時的救助細節,對公眾(zhong) 的關(guan) 注表示感謝,並稱隻是一個(ge) 醫生的本職工作。他提到,機組人員曾因擔心救助失敗而提議緊急降落,但被自己和張紅說服,最終共同完成救助。
南都此前報道,11月19日,在廣州飛紐約的南航CZ399航班上,飛行9個(ge) 小時後,機上一位年長的男旅客因無法排尿急需醫療救助。在肖占祥自製穿刺吸尿裝置後,張紅用該裝置幫助老人吸出約800毫升尿液,過程持續37分鍾,最終排除險情。
肖占祥在微博上回憶,11月19日淩晨,飛機大概飛到阿拉斯加上空的時候,突然聽到廣播在找醫生,他和張紅前往救助。他們(men) 發現衛生間內(nei) 有一個(ge) 老人在蹲著上廁所,一直在痛苦哀嚎,滿身大汗。乘務員稱,兩(liang) 小時前,老人出現了排尿困難的情況。
“他是個(ge) 70歲的老年男性,估計是前列腺肥大,再加上長途旅行比較疲勞,膀胱收縮無力引起的急性尿瀦留。”肖占祥稱,他摸了一下老人的小肚子,發現膀胱部位非常鼓脹,一觸碰,老人的疼痛感明顯加重,估計其是急性尿瀦留。如果不采取緊急措施的話,會(hui) 出現膀胱嚴(yan) 重並發症,甚至會(hui) 出現休克等嚴(yan) 重的全身並發症,可能危及生命。
肖占祥稱,在飛機上要采取緊急措施的話有兩(liang) 個(ge) 辦法,一是插一個(ge) 管子進到尿道裏麵,通過尿道進入膀胱,把尿引出來;如果沒有插的管子的話,那隻有進行膀胱穿刺。
“當時在飛機上沒有設備可以幫老人導尿,飛機上僅(jin) 有的器材就是一些消毒的器材,和一個(ge) 5ml的注射器,還有軟塑料的吸氧管,僅(jin) 有這些器材。”肖占祥當時和張紅決(jue) 定,為(wei) 老人直接進行膀胱穿刺,用5ml的注射器針頭進行穿刺。
他們(men) 將針頭進行了改造,把塑料管接到5ml注射器的針尾上麵,準備進行穿刺。肖占祥表示,穿刺前跟家屬和機組人員都進行了溝通,他們(men) 估計到可能會(hui) 穿刺失敗,因為(wei) 針比較短,比較細小,而膀胱的位置相對比較深,將這些情況給家屬講清楚後,家屬表示理解配合。
“但機組人員有些顧慮,他們(men) 提出要緊急降落阿拉斯加或者加拿大西部的機場,但是估計要花費30分鍾到一個(ge) 小時,而且緊急降落的費用大概是70萬(wan) 美金到200萬(wan) 美金,而且要耽誤整個(ge) 飛機乘客的行程。”肖占祥和張紅再次跟機組人員溝通,希望嚐試一下,因為(wei) 損傷(shang) 不會(hui) 有太大副作用,發生概率較小,最後機組人員同意了他們(men) 的方案。
肖占祥和張紅將病人搬到後艙,地上鋪上單子,讓病人側(ce) 躺,開始進行膀胱穿刺。“穿刺還是比較順利,直接就穿到了膀胱,尿液慢慢就流出來了。”肖占祥稱,很遺憾的是尿液流到塑料管的中段就基本停滯了,估計是針比較細和膀胱收縮無力,盡管他用手按著老人的膀胱,想增加外力讓尿液能夠擠出來,但效果依舊不好。
“這個(ge) 時候,張紅主任就毫不猶豫的拿著橡皮管兒(er) ,也就是引流管的另一端,塞到自己的嘴巴裏麵,一口一口的把尿液吸出來。我這邊兒(er) 就把握著針頭的方向和深淺,我們(men) 兩(liang) 人配合的還是比較好。”肖占祥表示,大概經過40多分鍾,尿液吸出來了700-800毫升,病人說舒服多了。
對於(yu) 當時機組人員的顧慮,肖占祥坦言他們(men) 也有考慮。“但我覺得我們(men) 承擔的風險和病人的生命所承擔的風險相比,那是微不足道的,沒有什麽(me) 比生命更可貴的。”肖占祥稱,當時腦子裏也有閃現過,會(hui) 不會(hui) 有醫療糾紛的風險,但看到病人當時的危機情況,也就不管它了。
11月21日晚,南都記者從(cong) 張紅和肖占祥分別被所在的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海南省人民醫院獲悉,二人均被嘉獎,其中肖占祥被授予“德藝雙馨風尚獎”,獎勵人民幣十萬(wan) 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