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10月4日電(記者何宗渝)記者從(cong) 重慶兩(liang) 江新區獲悉,新加坡國立大學(重慶)研究院日前正式簽約落戶兩(liang) 江新區。在2020QS世界大學排名中,新加坡國立大學名列全球第11位,該研究院將建設先進材料與(yu) 製造、信息工程與(yu) 人工智能、現代物流、金融與(yu) 風險管理等4個(ge) 研發平台,並將作為(wei) 新加坡國立大學在中國西部唯一的對外合作窗口和運營總部,打造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產(chan) 學研一體(ti) 化開放平台。
記者梳理相關(guan) 信息發現,2017年以來,已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20多家國內(nei) 外知名高校、院所在重慶布局科研機構和產(chan) 業(ye) 孵化平台,共謀創新發展。
據了解,重慶60多所本土高等院校中大多數都是文科院校,理工類高校和科研院所稀缺一直是製約重慶引進培育高端人才、推動創新發展的“瓶頸”。2017年重慶出台《重慶市與(yu) 知名院校開展技術創新合作專(zhuan) 項行動方案(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將力爭(zheng) 引進國內(nei) 外100所以上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等創新資源以多種模式落戶重慶;今年1月,重慶又推出《重慶市高等教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2年)》,並強調“大力引進國內(nei) 外優(you) 質資源,推動高等教育區域化發展,全麵深化‘產(chan) 教城’融合發展。”
“近兩(liang) 年來重慶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wei) 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為(wei)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植入‘智能因子’,快遞查物流 ,培育壯大智能產(chan) 業(ye) ,為(wei) 國內(nei) 外知名高校、院所推動產(chan) 學研用提供了優(you) 渥的‘土壤’。”重慶兩(liang) 江新區管委會(hui) 常務副主任王誌傑說,這些院校前來設立的研究院、創新中心等機構基本都是圍繞重慶的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而布局。
以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為(wei) 例,該中心將圍繞大數據係統軟件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新能源智能車輛、現代兵器、新材料技術等領域建設5個(ge) 創新平台、引入5個(ge) 院士團隊並設立1個(ge) 研究生院;同濟大學將圍繞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生態環保等方向,在重慶打造具有引領和示範作用的新型高端研發機構;由清華大學、清華大學智能微係統團隊等合作組建的西南智能微係統研究院將圍繞新一代智能芯片、MEMS微係統、高端傳(chuan) 感器及綜合應用等方向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
此外,美國加州大學還攜手重慶本土高校,順德物流 ,共建重慶-UCLA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打造集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培養(yang) 、學術交流於(yu) 一體(ti) 的國際平台;比利時魯汶大學將建設重慶魯汶智慧與(yu) 可持續基礎設施研究院,重點布局建設融合先進傳(chuan) 感、BIM、智能控製、結構材料、大數據、物聯網等城市基礎設施智能管理係統及相關(guan) 研發平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