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把目光放在企業發展當下
-突尼斯TUN空運
海運新聞 | 2022-12-29 06:01
四輪驅動,打造碼頭治理一流“聰明腦”
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等戰略部署提出,港口行業發展不再單純追求吞吐量規模,而是轉向運營效率提升、口岸綜合物流服務創新以及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係等。“大窯灣·聰明港口2.0”項目將以實現企業運營模式和貿易模式的轉變,帶動整個口岸物流生態圈服務的改善、效率的提升和效益的優化,推動港口數字化迭代升級,為大連“兩個中心”發展、東北全麵振興注進科技活力,為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貢獻遼港聰明。
具有遼港特色的“聰明運營”領域,側重於以流程與數據雙輪驅動,提升治理決策效率,帶動運營效率與效益的全麵提升。基於公司“定位、目標、激勵”的治理模式,借助縱向壓縮、橫向集成、流程優化的思想,打造市場、操縱、人力、財務、資產、安全、風控7個治理領域的一體化運營,買通10大主流程、連接內外部20+係統、實現100+係統應用場景,進步治理質量和決策效率,賦能運營,打造企業智腦。係統上線後,有效加強了碼頭安全生產水平,碼頭安全隱患數目減少57%、安全事故率減少80%;此外,碼頭業務采購審批時間縮短80%,船方計費時間縮短70%。
數字協同,匯聚口岸物流生態“強磁場”
作為東北首個由傳統集裝箱碼頭升級改造而成的自動化碼頭,“聰明港口2.0”項目兼備聰明科技、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它是首個媽灣聰明港整體解決方案的複製推廣案例,國際物流,是招商港口智能化碼頭建設的重點工程,也是國內傳統碼頭中邊生產、邊建設、邊改造的標杆案例。
12月26日,遼港團體(ti) “大窯灣·聰明港口2.0”項目“智能操縱、聰明運營、智鏈生態、智感環境”四大領域100個(ge) 子模塊測試全麵通過,標誌著該項目圓滿完成2022年既定目標,遼港團體(ti) 聰明港口建設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實現了從(cong) 傳(chuan) 統集裝箱碼頭華麗(li) 蛻變為(wei) 擁有四項“智腦”的聰明港,為(wei) “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帶來發展新引擎。
“聰明港口2.0”,不僅(jin) 把目光放在企業(ye) 發展當下,更著眼於(yu) 港口發展的未來。發揮港口在供給鏈上的重要作用,建立物流企業(ye) 、監管部分等相關(guan) 利益方共同參與(yu) 的戰略性合作,將集裝箱核心業(ye) 務打造成立體(ti) 的聰明港口物流生態圈,實現“智生產(chan) 、慧治理、鏈服務、協環境”等場景豐(feng) 富的一體(ti) 化聰明運營體(ti) 係,不中斷提升大連口岸核心競爭(zheng) 力。
港口是交通運輸的重要關(guan) 鍵,“聰明港口”代表著未來港口發展方向,也是港口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2017年1月,交通運輸部開展聰明港口示範工程評選。2020年9月4日,時任遼寧省委書(shu) 記、省人大常委會(hui) 黨(dang) 組書(shu) 記的張國清與(yu) 招商局團體(ti) 董事長繆建民在會(hui) 麵的時候提出,希看遼港團體(ti) 能在未來的發展當中,在綠色化和聰明化方麵有所提升。遼港團體(ti) 以此為(wei) 契機,啟動了“聰明港口2.0”建設,並確定大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DCT)作為(wei) 項目的實檀越體(ti) 。
“大窯灣·聰明港口2.0”項目改造的遠控岸橋

來源:遼港團體
在“智鏈生態”領域,依托口岸數字平台,為口岸客戶提供最全麵的線上服務功能,實現與船公司、物流企業、客戶、監管單位等多方的數據協同和共享,搭建港口數字生態網絡,進步整個物流鏈的運行效率,降低運行本錢,實現港航物流價值鏈重塑。區塊鏈技術,實現船舶電子簽單應用場景,深進推進碼頭現場交接作業無紙化進程。銷售回款流程,融合了六大係統,實現業務流、數據流、資金流、風控流的全麵貫通,有效保障收進正確和資金安全,流程貫通後,全流程將縮短10天,不僅可實現減員3人,同時可降低紙質賬單等辦公本錢。精細化預約服務,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使場站和車隊可以按時、按需預約進港提送箱業務,既縮減了集卡在碼頭內停留的時長,又平衡了碼頭設備的出機數目,降低了口岸企業本錢,提升了碼頭服務水平及客戶體驗,應用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係統上線後,電子放箱放貨覆蓋率達到97%,網上計費業務覆蓋率達到95%,進港車輛飽和數目下降15%,查驗箱疏港時間下降19%。
“聰明港口2.0”是在遼港聰明內涵的引領下,以“業務+技術+流程+數據”四輪驅動,通過數字基建、自動化改造以及智能操縱、聰明運營、智鏈生態、智感環境四大領域建設,為港口企業貢獻一個場景豐富、功能全麵、模式可複製的聰明港口建設方案。
“智能操縱”領域,是以技術與業務雙輪驅動,通過設備自動化改造,進步生產服務效率。聚焦內部生產操縱的智能管控,以本地化的招商芯CTOS係統作為聰明中樞,統合智能計劃、聰明調度、自動化作業,實現全業務、多階段的全域覆蓋,並以此為數據支撐,協同數字孿生、運營決策等外圍輔助係統,進行數字化可視化的事前猜測、事中調優、事後複盤,構建港口操縱、運營、服務完整的生態環境。係統上線運營後,DCT碼頭生產作業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其中,岸橋單機作業綜合效率提升5%,單船作業效率提升10%,拖車在港時間縮短4%,堆場翻倒率減少18%。
創新引領,成為傳統碼頭智能化升級“新標杆”
作為硬件支持的“數字基建”板塊,采用“兩地、三中心、雙活”的係統架構,提升碼頭基礎數據中心的安全及可靠性,實現碼頭生產及治理係統的自動接管、無感切換及應用創新。全麵進步港口數字化感知能力,推進數據開放共享與互聯互通。“大窯灣·聰明港口2.0”項目圓滿完成
2022年12月28日 11時 遼港團體(ti)
在“智感環境”領域,基於GIS+BIM+IOT技術融合,通過使用新能源進行設備節能改造,對港口設備設施狀態、空氣質量、氣象信息、環境數據、水電等能源數據進行智能預警和感知,實現港口設施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治理,探索出一條綠色低碳港口之路。係統上線後,綜合能源單耗下降9%,設施隱患數目下降43%。
作為(wei) 技術支持的“設備自動化”板塊,實現無人集卡+軌道吊+遠控岸橋的自動化全場景模式作業(ye) ,提升現場作業(ye) 的自動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目前試運行階段,岸橋遠控效率24箱/小時;軌道吊自動化人機配比1:5,人工參與(yu) 率4%,效率22.5箱/小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