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端午節的來曆故事屈原(屈原的簡介資料)

 NEWS     |      2022-07-08 16:05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3日電(記者 上官雲(yun) )端午節來臨(lin) ,“吃什麽(me) ”“如何過節”都成了熱門話題。記者在采訪中解到,這個(ge) 節日有著避瘟保健與(yu) 追念先賢的節俗傳(chuan) 統,要佩香囊、采草藥……除了粽子,也有其他美食。

那麽(me) ,一起來看看,端午節有哪些有趣的知識和習(xi) 俗?

端午節是怎麽(me) 來的?

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的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麵內(nei) 容,文化內(nei) 涵相當豐(feng) 厚。

這個(ge) 節日的時間是農(nong) 曆五月初五。在古漢語中,“端”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是“初五”。《風土記》提到“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另外,古人紀年使用天幹地支,以此推算,一般農(nong) 曆第五個(ge) 月正是“午月”,而午時又被認為(wei) 是“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

它還有啥名字?

作為(wei) 一個(ge) 內(nei) 涵豐(feng) 富的節日,端午節還有天中節、詩人節、浴蘭(lan) 節等諸多名稱。

其中,端午節是農(nong) 曆五月五日,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所以它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

明代沈榜《宛署雜記》中提到:“五月女兒(er) 節,係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

與(yu) 紀念屈原有關(guan) 係嗎?

在傳(chuan) 說中,端午節的由來與(yu) 屈原有關(guan) 。

其實,端午節節俗有一個(ge) 豐(feng) 富發展的過程,大約在漢魏六朝時期出現“先賢紀念”的主題。當時端午節的人物紀念各地略有不同,紀念屈原的說法在後世影響最大。

也有學者提到,端午並不是一個(ge) 祭祀性的節日。至於(yu) 紀念屈原、伍子胥等曆史人物,是先有傳(chuan) 說故事還是先有節日,學界仍有爭(zheng) 論。

最初並非良辰吉日?

最初,端午節可能並不是一個(ge) 吉祥的節日。

古代醫療條件較差,一到農(nong) 曆五月蚊蠅開始繁殖、百病滋生,人們(men) 無力應對,便認為(wei) 五月是毒月,五月中的第五日就更是毒月中的毒日、惡日。

那時很多人認為(wei) ,就連端午出生的孩子都不吉祥,應該扔掉。據說,東(dong) 晉大將王鎮惡因為(wei) 生於(yu) 端午,祖父才給他起名“鎮惡”。此外,還有“五月蓋房,令人頭禿”等說法。

能祝別人節日快樂(le) 嗎?

大概就是因為(wei) 端午節最初並非良辰吉日,早先有種說法稱,隻能祝福別人“端午安康”,而不能說“節日快樂(le) ”。

但民俗學者王娟認為(wei) ,這種說法沒什麽(me) 依據,跟“惡日”也沒什麽(me) 關(guan) 係,北方很多地方端午還是“小女兒(er) 節”。完全可以互祝快樂(le) 。

粽子咋來的?

粽子的曆史相當悠久,古時又叫角黍,後來還出現了“蒸裹”、“白玉團”等名字。

梁朝《續齊諧記》記載,五月五日楚人以竹筒貯米,投水以祭屈原,後因避蛟龍竊食,在竹筒上塞楝葉,並纏彩絲(si) 。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