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孟——畫史失載,從(cong) 僅(jin) 有的文字資料中得知他原為(wei) 宋徽宗時畫院學生,後入宮廷文書(shu) 庫,宋徽宗曾親(qin) 自授其畫藝,18歲時僅(jin) 用不到半年的時間創作了橫1188厘米,高51.3厘米的青綠山水畫煌煌巨製《千裏江山圖》卷,此圖獻給宋徽宗後不久,他就去世,時年僅(jin) 20歲。
《千裏江山圖》局部《千裏江山圖》卷
《千裏江山圖》卷,北宋,王希孟作,絹本,設色,縱51.5厘米,橫1191.5厘米。
王希孟,北宋宮廷畫家,關(guan) 於(yu) 他的生平及相關(guan) 資料史籍上均無記載,這種情況在曆代宮廷畫家中是較常見的。所幸在其作《千裏江山圖》卷後有與(yu) 他同時的北宋徽宗時期著名權相蔡京的一段題跋,為(wei) 我們(men) 今天的研究保留了一點可貴的資料。跋雲(yun) :“政和三年四月八日賜。希孟年十八歲,昔在畫學為(wei) 生徒,召入禁中文書(shu) 庫,數以畫獻,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誨諭之,親(qin) 授其法。不逾半歲,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跋中所稱政和三年(1113)可能即《千裏江山圖》卷完成的年代,此時王希孟年18歲,如該圖確是此年所作,則王希孟生年約在1095年。從(cong) 《千裏江山圖》卷看,他的繪畫技法主要是繼承了盛唐時期二李將軍(jun) 的青綠山水畫法,並且在這一基礎上有所變化,形成了較為(wei) 新穎獨特的青綠山水繪畫技法的風格,具有一定的創新意義(yi) 。
關(guan) 於(yu) 王希孟創作此圖之後的事,在宋元時期的文字資料中都未見提及,隻是在清代宋犖《論畫絕句》的附注中說,王希孟完成此卷後不久便溘然離世了。此說雖不知根據來源,但從(cong) 後世流傳(chuan) 的作品中再未見王希孟之作。
《千裏江山圖》卷是王希孟傳(chuan) 世的唯一作品。此圖描繪了祖國的錦繡河山。畫麵上峰巒起伏綿延,江河煙波浩淼,氣象萬(wan) 千,壯麗(li) 恢宏。山間高崖飛瀑,曲徑通幽,房舍屋宇點綴其間,綠柳紅花,長鬆修竹,景色秀麗(li) 。山水間野渡漁村、水榭樓台、茅屋草舍、水磨長橋各依地勢、環境而設,與(yu) 山川湖泊相輝映。此卷以概括精練的手法、絢麗(li) 的色彩和工細的筆致表現出祖國山河的雄偉(wei) 壯觀,一向被視為(wei) 宋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166346236代青綠山水中的巨製結構。
畫家在構圖上充分利用傳(chuan) 統的長卷形式所具有的多點透視之特點,在十餘(yu) 米的巨幅長卷中將景物大致分為(wei) 六部分,每部分均以山體(ti) 為(wei) 主要表現對象,各部分之間或以長橋相連,或以流水溝通,使各段山水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關(guan) 聯,巧妙地連成一體(ti) ,達到了步移景異的藝術效果。高遠、深遠、平遠多種構圖方式的穿插使用更使畫麵跌宕起伏,富有強烈的韻律感,引人入勝。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