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是北京的舊稱之一。“北平”一詞,最早源於(yu) 戰國時燕國置右北平郡。西晉時,右北平郡改稱北平郡,是北平作為(wei) 一個(ge) 地名第一次出現在行政區劃中。1368年(明洪武元年)9月12日,大都易名為(wei) 北平府,取“北方和平”之意。
北京
北京,中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國際交往中心,也是我國的首都,曆史文化名城,北平是北京的舊稱,曆史上也叫過燕京。
北平是現在的北京市。
位於(yu) 華北平原北部,毗鄰渤海灣,上靠遼東(dong) 半島,下臨(lin) 山東(dong) 半島。北京與(yu) 天津相鄰,並與(yu) 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環繞。
“北平”一詞,最早源於(yu) 戰國時燕國置右北平郡。
西漢時北平屬廣陽國,東(dong) 漢複為(wei) 廣陽郡,均與(yu) 右北平隔著漁陽郡。《史記·李將軍(jun) 列傳(chuan) 》有“(李)廣居右北平”。
西晉時,右北平郡改稱北平郡,轄地不變,這是北平曆史上第一次出現在行政地區名中。
北平府是現在的北京市
北京,漢高祖五年,北京市被劃進燕國轄地。元鳳元年複為(wei) 廣陽郡薊縣,屬幽州。本始元年因有帝親(qin) 分封於(yu) 此,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故更改為(wei) 廣陽國首府。東(dong) 漢光武改製時,置幽州刺史部於(yu) 薊縣。永元八年複為(wei) 廣陽郡駐所。西晉時,朝廷改廣陽郡為(wei) 燕國,所以三國時期北平就是現如今北京市。
北平府是古稱及現在的一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北平,是北京的舊稱之一。
“北平”一詞,最早源於(yu) 戰國時燕國置右北平郡。西晉時,右北平郡改稱北平郡。1368年9月12日,明大都易名為(wei) 北平府,取“北方和平”之意,後於(yu) 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平改名為(wei) 北京,與(yu) 南京對應,形成“兩(liang) 京十三布政使司”。1928年國民政府設立北平特別市,簡稱平,1937年日偽(wei) 政府又將北平特別市改為(wei) 北京市但並未得到中國中心政府和人民的承認,北平的名稱在此階段仍在延用。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恢複原名北平市。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第一屆全體(ti) 會(hui) 議通過,將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設於(yu) 北平市,同時更名為(wei) 北京市。
中國北平指現在的北京市。
位於(yu) 華北平原北部,毗鄰渤海灣,國際貨運 空運價(jia) 格,上靠遼東(dong) 半島,下臨(lin) 山東(dong) 半島。北京與(yu) 天津相鄰,並與(yu) 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環繞。
“北平”一詞,最早源於(yu) 戰國時燕國置右北平郡。
北平就是北京,北平是北京的舊名。元末明初,朱元璋推翻元朝,後於(yu) 1368年9月12日,將元大都更名為(wei) 北平府,意為(wei) “北方安寧平定”之意,直到後來的明成祖朱棣將明朝首都從(cong) 南京遷到北平,1421年,北平改名為(wei) “北京”。中華民國時期,北伐戰爭(zheng) 後,1928年6月20日北京改為(wei) 北平市。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被日軍(jun) 占領,日偽(wei) 政府將北平改為(wei) 北京(但並未得到中國政府的承認)1945年抗日戰爭(zheng) 勝利,北京又改為(wei) 北平。1949年新中國的首都定為(wei) 北平,將北平改為(wei) 北京市,一直延續至今。1928年~1949年,“北平”的作為(wei) 北京的舊稱,用了21年。(明朝和日占時期忽略不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