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通判相當於現在的什麽官

 NEWS     |      2024-09-10 13:38

古代通判上往是什麽(me) 官?

tōngpàn官名。在知府下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

1、唐末五代,藩鎮武將專(zhuan) 權,天下動亂(luan) 不已,中心集權始終鞏固不下來。宋初,統治團體(ti) 全力解決(jue) 這個(ge) 大題目,著名的“杯酒釋兵權”故事,就是解除武將兵權的明智之舉(ju) 。武將解除兵權之後,則往往以朝臣身份出守州郡,官名為(wei) “權知軍(jun) 、州事”。“權”,有臨(lin) 時之意,意謂隨時可以罷往,從(cong) 名稱上亦留意矯正藩鎮的父死子繼之錮弊。

同時,為(wei) 了防止州郡官尾大不掉,又在州郡設通判,作為(wei) 副職,與(yu) 權知軍(jun) 、州事共同處理政事,其職責為(wei) :“凡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聽中斷之事,可否裁決(jue) ,與(yu) 守臣通簽書(shu) 施行。”通判還有一個(ge) 職責:“所部官有善否及職事修廢,得剌舉(ju) 以聞。”

到了南宋,通判更可以直接向天子奏報州郡內(nei) 的包括州郡官、縣官在內(nei) 的一切官員的情況,又見通判的兼有監察官性質。而通判級別則多數僅(jin) 為(wei) 從(cong) 八品,與(yu) 權知軍(jun) 、州事的二、三品相差懸殊,亦為(wei) 大小相製之意。

這樣看來,通判一職,既是州郡官的副職,而又起了漢代的監禦史(監郡)和督郵(監縣)的雙重監察作用。有此一職,中心與(yu) 州、縣的關(guan) 係,即如心之使臂、臂之使手,指揮自如了。由此,不但五代的藩鎮武人專(zhuan) 權、州郡成為(wei) 獨立王國的題目,能夠較徹底解決(jue) ,同時也有利於(yu) 監察腐敗現象。

2、公正裁決(jue) 。《新唐書(shu) ·百官誌四》:“市令一人,從(cong) 九品上。掌交易,禁奸非,通判市事。”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所謂通判,乃中允也。”

通判的地位

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稱。宋初,為(wei) 了加強對地方官的監察和控製,防止知州職權過重,專(zhuan) 擅作大,宋太祖創設“通判”一職。通判由天子直接委派,輔佐郡政,可視為(wei) 知州副職,但有直接向天子報告的權力。知州向下屬發布的命令必須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通判之名,也因上下公文均與(yu) 知州聯署之故。通判的差選,初由朝廷選京官任職,後改由轉運使、製置使及提舉(ju) 司等監司奏辟。通判之掌除監州外,凡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聽中斷之事,皆可裁決(jue) ,但須與(yu) 知州通簽文書(shu) 施行。通判是兼行政與(yu) 監察於(yu) 一身的中心官吏。

由於(yu) 玩麻將遊戲.\n裏麵到通判就沒大官了.上往是什麽(me) 官想知道比通判大的是什麽(me) 官?沒問通判是什麽(me) 官

通判是什麽(me) 職務?

在宋朝,通判一般是指州府的主座,掌管家田、訴訟、水利和糧運等事項。

通判是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從(cong) 宋朝時期開始設立的官職,由於(yu) 唐朝後期的武將專(zhuan) 權,中心集權無法鞏固,所以宋朝之初,為(wei) 了防止州郡的權力太大,州郡就設通判,作為(wei) 副職,宋朝的通判就是治理戶口、民兵、賦役、錢穀、獄訟聽中斷可否裁決(jue) ,與(yu) 守臣通簽書(shu) 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職事修廢,得剌舉(ju) 以聞。

什麽(me) 是通判?

1、通判,中國古代的官名之一,多指州府的主座,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對州府的主座有監察的責任。又名同判(避諱)。官製始於(yu) 宋朝時期,明朝期間為(wei) 各府的副職,位於(yu) 知府、同知之下。在清朝通判也稱為(wei) “分府,管轄地為(wei) 廳,此官職配置於(yu) 地方建製的京府或府,功能為(wei) 輔助知府政務,分掌糧鹽都輔,品等為(wei) 正六品。通判多半設立在邊陲的地方,以彌補知府管轄不足之處。1910年代,清朝滅亡後,該官職廢除。

2、在清朝通判也稱為(wei) “分府”,管轄地為(wei) 廳,此官職配置於(yu) 地方建製的府或州,功能為(wei) 輔助知府政務,分掌糧、鹽、都捕等,品等為(wei) 正六品。通判多半設立在邊陲的地方,以彌補知府管轄不足之處。辛亥革命後,清朝滅亡,該官職廢除。

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簡稱,通判是州郡官的副職,是在知府下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可以說是兼行政與(yu) 監察於(yu) 一身的中心官吏。

官名。

 宋初始於(yu) 諸州府設置,即共同處理政務之意。

地位略次於(yu) 州府主座,但握有連署州府公事和監察官吏的實權,號稱監州。

 明清設於(yu) 各府,分掌糧運及農(nong) 田水利等事務,職務遠較宋初為(wei) 輕輕。

 清代另有州通判,稱州判。亦指任通判之職。

通判相當於(yu) 什麽(me) 職務?

判通——通判——知州——知府 知府是五品,知州六品,知縣七品,通判從(cong) 七品。在古代,丞相、六部尚書(shu) 王爺、總督等是一品撫台、道台、巡撫是二品,布政司是三品按察司是四品,知府是五品,知州六品,知縣七品,通判從(cong) 七品,是副縣令級別

擴展資料: 以宋代為(wei) 例,知府,東(dong) 平府知府陳文昭等–副省級市市長

宋代在重要的地區設府,府的地位高於(yu) 一般的州,海運報價(jia) 國際快遞,所以以州為(wei) 地市一級,府應該算副省級行政級別。府的最高主座知府應相當於(yu) 副省級市的市長。知府低於(yu) 北西南三京留守司和東(dong) 京開封府尹,但高於(yu) 知州,一般由相當於(yu) 正五品官以上的京官擔任。

超過二品的京官被了,而叫做“判某某府”。下放到地方就不叫知府知州,泰安州知州–地級市市長按照州的職能,應該等同於(yu) 現在的地市一級的行政級別。看施大爺恐怕也未必弄得清知府與(yu) 知州的區別。通判黃文炳–副市長

通判為(wei) 知州、知府的副手,所以對應為(wei) 副市長。舉(ju) 報宋江的反詩給蔡九知府的黃文炳就是卸任的通判。通判一般由從(cong) 六品京官中委派。

無論知府、知州還是通判,理論上都算是臨(lin) 時性的差遣,不是常設官職。擔任知府、知州和通判的官員的具體(ti) 行政級別,鐵路運輸 上海空運,是由他們(men) 的寄祿官或散官階反映出來。上麵所說的正五品知府、從(cong) 五品知州、和從(cong) 六品通判隻是個(ge) 大致情形。作為(wei) 臨(lin) 時性差遣的知府、知州、通判等,並沒有確定的品秩。比方說,知州可以是低為(wei) 七品,也可以高為(wei) 三品。舉(ju) 個(ge) 例子,神宗元豐(feng) 八年(1085年),蘇東(dong) 坡貶官後起複以正七品的朝奉郎知登州,而在哲宗元佑年(1089),蘇東(dong) 坡則以正三品的龍圖閣學士知杭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