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海跨入強製垃圾分類時代,垃圾分類在國內(nei) 受到前所未有的關(guan) 注。不管你習(xi) 不習(xi) 慣,喜不喜歡,它已經在路上。
而當我們(men) 一方麵為(wei) 垃圾圍城憂心忡忡,一方麵又被垃圾分類的複雜性搞得措手不及時,北歐有一個(ge) 國家,呈現了另一番讓人詫異的景象:因為(wei) 垃圾分類做得太好,導致本國垃圾不夠用,需要從(cong) 國外進口。
這個(ge) 神奇的國度便是瑞典。
01
一代人的努力
曾幾何時,瑞典也是垃圾遍地、汙水橫流。後來,政府下定決(jue) 心治理環境,垃圾分類成為(wei) 首要議題。
一開始,大家也不習(xi) 慣,各種亂(luan) 扔。瑞典政府曾試過在垃圾收集點設立監督員,實地引導、逐個(ge) 檢查,對頂風作案者予以處罰。
可瑞典人覺得這一舉(ju) 措粗暴過激,不願自己生活的殘餘(yu) 物被當眾(zhong) 圍觀窺視,大力反對之下,政府隻能作罷。
左右為(wei) 難的瑞典政府後來意識到,教育還是要從(cong) 娃娃抓起,於(yu) 是將垃圾分類納入國民教育大綱,孩子從(cong) 幼兒(er) 園開始就要學習(xi) 相關(guan) 知識,參觀垃圾回收的過程,再回家向成人普及理念,互相監督,在共同實踐中逐漸形成民族傳(chuan) 統,內(nei) 化成行為(wei) 準則。
經過了一代人的努力,如今那些讓我們(men) 眼光繚亂(luan) 的分類規則,早已是瑞典人細碎的生活日常——
玻璃瓶要分有色和無色的,紙類要分報紙和硬紙盒;瓶子要洗幹淨,蓋子和瓶身要分開;壞了的台燈,也要分成燈泡、金屬和塑料……
為(wei) 了引導居民分類投放,政府將垃圾桶口設計成不同形狀。圖片來源:人民網。
如果有人犯懶,不願意做精細分類,也不是不行。
瑞典居民每年都要交垃圾處理費。費用以重量計,垃圾越少,費用越低;垃圾分類得越徹底,收費越便宜。
混投的話,價(jia) 格則要翻倍。
對於(yu) 很多人來說,與(yu) 其望著賬單上高啟的數字發愁,或被愛管閑事的鄰居指指點點,不如老老實實做好分類。
再說,垃圾分類也不是完全的義(yi) 務勞動,也有些許經濟回報。
對於(yu) 廣泛使用的飲料瓶、礦泉水瓶,瑞典推行押金製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