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裝箱的曆史發展1. 集裝箱的由來與(yu) 早期發展“集裝箱”在中國南方及香港被稱為(wei) “貨櫃”,英文為(wei) “Container”或“Box”。即一種可以裝貨的容器或盒子。集裝箱是由美國人發明並使用的,最早是用在鐵路上。1921年3月19日它最早出現在美國紐約鐵路運輸總公司。英國人也不甘落後,他們(men) 於(yu) 8年後,即1929年開始了英國-歐洲大陸海陸直達集裝箱聯運。但這些都隻是局部的、小規模的使用。集裝箱大量運用則始於(yu) 越南戰爭(zheng) 。當時美國人用集裝箱大量運輸作戰物資,效果甚佳,雖然最終美國也沒有打贏這場戰爭(zheng) 。1966年美國海陸公司(Sealand)在北大西洋航線上開始使用改裝的集裝箱船“FairLand”號,為(wei) 集裝箱直達聯運的曆史開創了新的一頁。在集裝箱未大量使用前,運輸的貨物都是裝進麻袋或編織袋、紙盒、木箱等。先在碼頭上將一箱箱或一袋袋的貨物搬進一個(ge) 大鋼絲(si) 網兜中,用岸上的吊杆或船上的吊杆吊進船艙內(nei) ,再由守候在艙底的裝卸工人把它們(men) 一一搬出網兜,整齊地擺放在船艙內(nei) 。這種運輸方式在中國持續了一個(ge) 世紀,直至上個(ge) 世紀90年代中期,並且今天我們(men) 在長江、珠江航運運輸以及鐵路運輸中仍可見到。與(yu) 集裝箱運輸相比,這種原始裝卸方式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1)耗時長:裝載量為(wei) 5000噸的散雜船要5-7天裝卸完畢;而3000箱位的集裝箱船在港口裝卸時間才不超過6個(ge) 小時。(2)貨物不易清點:上百件,上千件的貨物需要理貨員逐件清點;而集裝箱則隻需要記錄箱號和數量。(3)貨損貨差大:裝卸時造成的貨損貨差嚴(yan) 重。比如工人用手鉤裝卸麻袋時,極易損壞麻袋,導致麻袋內(nei) 的糧食、塑料製品常常滾得滿地都是。而集裝箱則是整箱吊起,整箱放下,完全避免了貨損貨差。還有如勞動強度大,裝卸工作容易受雨雪等天氣情況的影響等等。集裝箱運輸基本上克服了散雜貨的上述種種不足,受到運輸公司、貨主的廣泛歡迎。但是集裝箱運輸也不是完美無缺的:每次卸貨拆箱後,承運人所屬箱子必須收回。在裝貨港和卸貨港貨物流量不平衡的情況下,如中國-北美,中國-歐洲等航線上,班輪公司不得不將所屬空箱調回,這大大增加了成本。另外,如果集裝箱的調度調配不當,也會(hui) 造成集裝箱在某地的積壓,產(chan) 生大量的堆存費。但總體(ti) 來說,集裝箱運輸利大於(yu) 弊,優(you) 勢比較明顯。如今,集裝箱運輸在全球範圍內(nei) 被廣泛使用,成為(wei) 貨物流通的重要手段。給你個(ge) 全麵的//
集裝箱是由美國人發明並使用的,最早用於(yu) 鐵路。1921年3月19日它最早出現在美國紐約鐵路運輸總公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