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能人”引領脫貧路 深圳海關推進河源扶貧產業開發
新聞 | 2020-05-21 16:51
“發展產業,既要找對路子,關鍵還要找準人。我們在聯和村落地了4個農業項目,每個項目都物色了村裏的脫貧致富能人來負責落地。”深圳海關駐河源市紫金縣敬梓鎮聯和村幹部薛博文說道。“一個好的致富帶頭人,可以搞活一個產業,輻射一片地方發展,帶動一批人脫貧致富。”深圳海關充分發揮貧困村致富帶頭人的示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努力讓當地擺脫產業空心化的貧困境地,帶領貧困戶奔上脫貧致富的小康路。廖金山就是薛博文口中的“能人”,早年曾在深圳打拚,後往返到村裏發展。他身體瘦削、皮膚黝黑,但雙眼炯炯有神,年過六旬仍敢想敢拚敢闖。“廖金山有專業的種植技術,更有不服老不服輸的精神頭,致富帶頭人就應該是這個樣子”。薛博文跟廖金山在反複考察了水文環境和種植條件後,終極確定在聯和村發展柚子產業。↑圖為聯合村的“致富能人”廖金山在修剪果樹。關軒攝產業確定後,深圳海關向廖金山負責的合作社投進幫扶資金20萬元,
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用於購買樹苗、肥料等。2016年,廖金山在聯和村的山頭種下1萬多棵三紅蜜柚樹苗。為了便於照料果場,他甚至把家建在柚子林旁邊。薛博文也是經常往柚子林跑,看看長勢如何、有沒有碰到蟲害、銷路打開了沒有,並竭盡所能幫助解決題目。海關與合作社攜手並進,努力在聯和村打造出上風產業。經過3年的精心栽培,2019年,金燦燦的柚子掛滿了枝頭。剝開皮後,露出三紅密柚特有的玫瑰紅色果肉,十分誘人,嚐起來也是清甜微酸。“過一兩年,柚子樹會進進豐產期。遇上好行情,一棵柚子樹長出的果子能賣300多元,這裏種著1萬多棵,一年就是300多萬元。這在以前,我都不敢想!”廖金山興奮地說道。↑圖為深圳海關駐村幹部薛博文(左二)與廖金山(右二)共享豐收的喜悅。關軒攝柚子產出後,接下來要解決銷路題目。從寫文案、打廣告到對接銷售渠道,薛博文沒日沒夜地當起了“傾銷員”,先後銷售了7萬多斤柚子,解決了產業起步階段的銷售題目。看似不起眼的柚子,背後是一條惠及多方的“致富鏈”,解決了貧困戶就業題目,每年還可以為貧困戶分紅2.6萬元,對發展當地經濟、進步貧困戶收進都有明顯的帶動作用。河源市紫金縣好義鎮小古村是深圳海關對口幫扶的另一個貧困村。這裏同樣有致富的“能人”。米兰体育全站黃海宇大學本科畢業後在惠州市一家地產團體任職,覺得國家惠農政策越來越“給力”,山區農產品也很受城裏人歡迎,便辭職返鄉創業,規模化養殖三黃胡須雞。在2016年河源市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上,他帶著剛剛起步的養雞項目,一途經關斬將,拿下第一名。年輕、有想法有拚勁、又有好項目,小古村的駐村幹部陳天曉找到了黃海宇,商議在小古村合作養雞,在當地把扶貧產業做起來。在深圳海關的全力支持下,黃海宇的規模化養雞產業起步了、站穩了,現在正不中斷發展壯大。目前,合作社養殖基地占地麵積300多畝,出欄量已經超過16萬隻,產值600多萬元,還在河源、惠州、東莞等地開設了專賣店,銷售市場十分好。合作社還與小古村30戶農戶簽訂了合同,建立了合作幫扶關係。“包雞苗、包技術、包回收”的扶貧“三包”服務,帶動了一大批貧困戶參與到養雞產業中來。“合作社為我們解決了很多困難,我們沒什麽可顧慮的,養好雞就好了,收進也漲起來了。”貧困戶黃誌光興奮地說道。陳天曉全力支持黃海宇的養雞產業,經常和他往各大展銷會上跑,在朋友圈“吆喝”“帶貨”。疫情暴發後,陳天曉千方百計幫忙銷售,通過申請進駐廣東農產品“保供穩價安心”數字平台、參與“廣東消費扶貧月活動網上行”活動等多種方式拓寬銷路,把疫情對產業的影響降到最低。自2016年5月參與精準扶貧工作以來,深圳海關先後在聯和村、小古村充分發揮致富帶頭人作用,因地製宜發展包括柚子、養雞、紫薯、楊梅在內的16個產業項目,每年實現收益108萬元。同時,深圳海關還大力開展消費扶貧,先後采購扶貧產品174萬元,幫助解決扶貧產品銷路題目,支持扶貧產業做大做強,讓致富的幸福路越走越寬。(經濟日報記者楊陽騰)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