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深化改革 優化服務 海關推動重大改革落地見效

 新聞     |      2020-05-21 16:47
2017年1月13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題為《深化改革 優化服務 海關推動重大改革落地見效》和《關通天下》的專版報道。以下是報道內收留: 2016年,在以習近平同道為核心的黨中心堅強領導下,海關全麵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以及中心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落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經濟工作主線,以中國夢引領海關行動,全麵服務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 紮實推動重大改革落地見效 全國海關認真按照中心全麵深化改革部署,結合實際捉住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將改革貫串到海關各項工作中。 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往一降一補”部署。圍繞“往產能”,加強對鋼鐵、煤炭等重點商品進出口的單證審核、實際監管和預警監測,特別是加強對進口劣質煤的監管;會同有關部分動態調整加工貿易禁限類目錄;嚴格執行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治理,保持打擊大米等農產品走私高壓態勢,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穩定的進出口環境。積極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境外通關題目,支持我國優質富餘產能“走出往”。圍繞“降本錢”,全麵清理和規範進出口環節收費,全部取消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海關所屬事業單位及其經濟實體的進出口環節經營服務性收費呈逐年明顯下降趨勢。在2015年開展對查驗沒有題目的外貿企業免除吊裝、移位、倉儲等用度試點的基礎上,2016年4月1日起推廣到全國,降本增效明顯,據初步統計,2016年全年全國累計免除用度5億元,惠及企業約16萬家。 全麵推開“雙隨機、一公然”監管。截至2016年年底,“隨機選擇布控”占比已從2015年6月的55.38%上升至94.28%,全麵實現“隨機派員查驗”,查誰、誰查都由計算機確定,執法更加公正、高效、廉潔。繼續推進簡政放權,大力簡化審批核批,全麵建成海關行政審批“一個窗口”、實施網上辦理。紮實推進執法同一性和規範化建設,規範行政裁量權。落實“互聯網+政務服務”決策部署,按照“凡是能通過網絡共享複用的材料,不得要求企業和群眾重複提交;凡是能通過網絡驗核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單位重複提供;凡是能實現網上辦理的事項,不得要求必須到現場辦理”的要求,推進“互聯網+海關”工作。 加快複製推廣自貿試驗區監管製度創新。國務院明確的19項新一批自由貿易試驗區複製推廣改革試點經驗中,涉及海關總署的工作共有13項,其中11項牽頭、2項協辦,目前已與各地對接,相關工作基本落實,下一步將在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推進。目前正加快研究支持新設7個自貿試驗區的海關監管措施。 組織推動“三互”大通關改革。研究製定《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的框架意見》,天津、福建、廣東等11個沿海地區口岸全部建成啟用“單一窗口”,支持重慶、陝西等中西部省市開展“單一窗口”試點。部分地區和領域率先實施了“一站式作業”,監管設施資源實現了統籌使用。關檢合作“三個一”已全麵推廣到全國所有直屬海關和檢驗檢疫部分。 此外,大力推進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2016年6月1日,在上海啟動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試點,風險防控中心和稅收征管中心試點運作,實現“一次申報、分步處置”通關模式。2016年11月1日啟動稅收征管方式改革並不中斷擴大試點範圍,覆蓋全國。通過製度創新、業務整合、流程再造,為企業提供集約化、功能化、一體化監管和服務,打破關區界限,“全國海關是一關”。 全麵提升為民服務水平 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深化海關國際合作,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米兰体育全站互聯互通合作倡議,舉辦“一帶一路”海關高層論壇等一係列活動,建立“一帶一路”海關合作機製,已簽署25份國際合作文件;以“三互”理念積極推進中歐班列通關便利化、聯合監管、農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AEO互認、安全智能貿易航線、跨境運輸便利化、聯合執法等合作,努力實現“關通天下”。 加強進出口企業信用治理,會同40個部分出台49項對海關高級認證企業的聯合激勵措施,大力推進聯合激勵和聯合懲戒。深進開展走訪調研,舉辦政策宣講會,送政策上門,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打造便民利民服務窗口。依托中國海關門戶網站、12360服務熱線及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台,麵向公眾提供新聞資訊、政策解讀、信息谘詢等政務公然服務。打造全國海關“網上辦事大廳”,為全國企業提供報關預錄進、出口退稅、行政審批、知識產權備案等網上便捷服務。各地海關創新行政執法、優化政務服務先行先試,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企業可通過網上免費自助報關,降低通關本錢。 努力優化海關監管,進步監管效能。根據國務院關於簡化流程進步效率優化營商環境通知要求,從提升口岸信息化建設和裝備自動化水平,查驗部分業務流程再造,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加強口岸相關部分間協調推進等方麵進手,今年將貨物通關時間壓縮三分之一。廈門海關首創飛機維修“一體化”監管模式,泉州出口加工區航空維修業務進出總額破億美元。濟南海關服務石油裝備出口,為山東打造國內石油裝備產業基地開辟新的直飛海外的“高速公路”。 關通天下 上海海關:通關便利新體驗 三年來,上海海關“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建立了一批適應開放型經濟新體製的海關製度。以貿易便利化為核心的通關監管製度基本確立,31項海關創新製度落地生效,企業注冊登記從40個工作日縮短為3個,物流企業運輸能力提升20%-50%,自貿試驗區一線進、出境均勻通關時間分別較區外縮短78.5%和31.7%。 南京海關:以改革創新培育加工貿易新上風 加工貿易是江蘇外向型經濟上風和特色所在,南京海關力促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2016年,南京海關已完成18個特殊監管區域米兰体育全站整合優化,推進自貿試驗區海關監管創新製度的複製推廣,深化單耗自核改革,開展出境加產業務和保稅維修試點,幫助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 深圳海關:以創新驅動促外貿回穩向好 報關企業注冊登記,報關單修改、撤銷,甚至企業減免稅審批等幾乎所有的海關業務都可以在網上“一站式”完成,外貿企業辦事效率提升。2016年12月,深圳海關正式啟動網上辦事大廳,這是該關正在實施的“二建四改”業務綜合改革的一項重要內收留。 沈陽海關:業務改革加速通關便利 通關時間均勻縮短60%,通關本錢均勻節省30%,這是沈陽海關推行業務改革後試點企業真真切切得到的實惠。 為適應遼寧省經濟發展實際和企業需求,沈陽海關複製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集中匯總征稅”、“簡化無紙通關隨附單證”等監管創新製度。“集中匯總征稅”試點企業每月約800餘票報關單隻需辦理一次集中交納手續,每年盤活活動資金10億元以上。 哈爾濱海關:中俄大通關 暢通“一帶一路” 哈爾濱海關全力推進中俄監管結果互認項目實施。2016年1-11月,哈爾濱海關與俄羅斯遠東海關局監管結果互認項下進口貨物2230.05噸,以黃豆、板材、玉米為主;出口1882.30噸,以果蔬為主。 “中俄海關監管結果互認”是中俄兩國總理定期會晤議定事項中海關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此舉實現了國際海關間監管結果互認和進出境一次查驗,有利於中俄兩國貿易的便利化。 江門海關:“一窗通”改革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江門海關往年11月1日啟動“一窗通”業務改革。這項改革將過往分散在多個地方、多個業務領域、多個作業環節的海關各類日常治理事務,通過內部合署辦公的形式,整合到一個地方、一個部分、一個窗口進行一次性辦結。同時,企業可直接登錄“一窗通”服務平台網上自助辦理海關業務。目前,該項改革已在關區全麵推開。 杭州海關:跨境電商向科技要效率 2016年“雙十一”期間,杭州海關首次在跨境監管現場使用“智能物聯網”手持移動設備。關員可實時把握商品進口地區、進口日期、上架庫存等信息,商品盤點、查驗結果等也能實時上傳平台,通關速度進步了30%~50%。 2016年前11個月,杭州海關累計驗放杭州綜試區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商品22.8億元,同比增長2.4%;累計驗放零售進口商品51.3億元,同比增長91.4%。 廣州海關:“線上海關”惠及企業6萬餘家 廣州海關推出“線上海關”改革,企業可通過互聯網免費自助報關,降低通關本錢。改革實施以來共為企業節約報關用度7343萬元,惠及企業6.3萬多家。 2016年12月底,從最初的4個項目增加到16個,覆蓋貨物通關、加工貿易、郵遞物品等海關主要業務,“線上海關”初現雛形。其中的“自助報關”、“提前回類審價”、“互動查驗”、“自助繳稅”、“加工貿易”等5項改革措施還被納進廣東省自貿試驗區第二批可複製推廣經驗。 時間本錢也隨改革降低。加工貿易企業辦結電子口岸預錄進業務,如今最快僅需5分鍾;改革讓99%的國際郵件“秒速”通關,2016年用郵人在線辦理“電子繳稅”等業務近90萬次。 “線上海關”改革實施以來,廣州海關整體通關效率大幅進步。2016年1~11月,廣州海關進口均勻通關時間為16.6小時,比全國均勻通關時間低8.96小時;出口為0.93小時,僅為全國通關時間的一半。 拱北海關:“互聯網+海關”讓通關快上加好 元旦伊始,在珠海九洲港口岸,過關的旅客驚喜地看到萌萌噠智能機器人“小海”,它能提醒旅客將行李物品過X光機,又能熱情地與旅客互動。 這是拱北海關應用機器人輔助海關查驗又一新應用。從往年開始,該關規劃並展開了近、中、遠期21個“互聯網+”項目,旅客通關正在經曆前所未有的體驗。 從“條形碼掃描錄進物品信息”係統,到“旅檢小額稅款移動支付”,拱北海關“互聯網+”改革讓旅客通關更快。旅客隻要打開手機掃一掃碼,即可完成稅款繳納,零跑動、零等待、零滯留。 黃埔海關:國際班列助力“世界工廠” 為助推東莞搶抓“一帶一路”戰略機遇,“石龍-阿拉山口-中亞五國”的“中亞班列”和“石龍-滿洲裏-俄羅斯-歐洲”的“中歐班列”適時開通,提升了物流效能。黃埔海關隸屬東莞海關設立國際專列海關服務專窗,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根據企業需求和貨運班列變化動態調整驗放頻率,實施“每周五次外驗+預約通關”模式,查驗關員“上門服務”,幫助企業快速辦理通關手續,確保專列貨物“當日驗放”。 2016年,東莞海關共監管驗放國際貨運班列128列次,標準箱9212箱,貨運量6.1萬噸,貨值人民幣21.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8.42%、36.39%、55.65%和72.74%。 長沙海關:設立服務站推進縣域外貿發展 縣域經濟是湖南經濟的“四大短板”之一,縣域外貿更是“短板”中的“短板”。長沙海關瞄準湖南縣域外貿“短板”,發揮海關職能上風,綜合施策,助力縣域外貿發展添活力、增效率、可持續。 長沙海關設立海關服務站,主動延伸監管服務觸角。已在雙峰縣、炎陵縣、耒陽市、津市設立服務站,引導當地因地製宜發展特色產業,助推外貿“破零倍增”。 建立關縣合作機製,主動與長沙縣、瀏陽市等7縣市簽署合作協議,推動各縣市外貿量質齊升。2016年長沙縣實現進出口總值27.87億元,同比增長8.7%,外貿總量占全市31.26%;瀏陽市實現煙花出口總值13.8億元,占同期湖南省煙花爆竹出口總值的55.6%,占同期全國煙花爆竹出口總值的30.4%。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