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羅曼
受經濟環境及持續出現暴力事件影響,香港金融業(ye) 遭受衝(chong) 擊,港股市場成交低迷,本地證券業(ye) 尤其是小型券商已經開始裁員,連一向不擔心工作的金融業(ye) 持牌人士,要麽(me) 辭職轉行,要麽(me) 減薪共度時艱。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香港金融從(cong) 業(ye) 人員中,持有1~10號金融牌照的負責人員(Responsible Officers,簡稱“RO”)為(wei) 辭職轉行、減薪重災區,其薪酬相比2017年削減過半。
隨著港股成交萎縮,不少在港規模較小的券商,因不願再投放資源,亦因公司資金及客源有限,主動選擇停業(ye) 甚至開始甩賣牌照。耀才證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許繹彬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今年香港金融環境太差,壓縮了香港本地券商的生存空間,剩下的幾個(ge) 月情況也不太樂(le) 觀,所以他們(men) 寧願停業(ye) ,將持有的牌照賣給其他投資機構。但現在牌照價(jia) 格很低,相當於(yu) 半賣半送,截至目前還沒有成交。
部分券商停業(ye) 賣牌照,
半賣半送也無成交
證券時報記者從(cong) 香港多位資深證券從(cong) 業(ye) 人士處了解到,受香港暴力事件影響,加上全球金融市場流動性趨緊,港股市場成交低迷,投資者投資意願不強,不少券商尤其是香港本地小型券商無奈選擇主動停業(ye) 、裁員,甚至將牌照出售。
香港資深金融及投資銀行家溫天納向記者表示,在香港金融市場,1號、4號、6號、9號牌照是金融機構申請最熱門的四類牌照,其中6號牌照含金量最高,因此價(jia) 值亦最高,因為(wei) 6號牌照業(ye) 務廣,可以為(wei) 企業(ye) 提供各類型融資、收購兼並、要約私有化,還有新股上市、保薦人等服務,門檻最高,價(jia) 格最低也以千萬(wan) 港元起計。1號牌照,就是證券交易,屬基本券商經紀業(ye) 務,門檻較低,而且市場競爭(zheng) 過於(yu) 激烈,業(ye) 務難做,因此價(jia) 格相對較低。9號牌照是資產(chan) 管理相關(guan) 業(ye) 務,可為(wei) 客戶管理財富,也有一定的價(jia) 值,但價(jia) 值則遠低於(yu) 6號牌照。
放盤有價(jia) 無市
香港證券及期貨專(zhuan) 業(ye) 總會(hui) 會(hui) 長王國安表示,雖然券商牌照“大甩賣”,但市場買(mai) 家很少,大家都在觀望,有價(jia) 無市。
許繹彬直言,如大環境沒有明顯改善,香港經濟年底甚至明年上半年可能會(hui) 更差,很多證券業(ye) 老板看不到經濟好轉的跡象,“市場情緒極度悲觀,他們(men) 寧願放棄這個(ge) 業(ye) 務,轉做其他行業(ye) 。繼續經營也是需要成本的,如果賣不掉,有可能直接將牌照歸還給香港證監會(hui) 。隻有有實力、有規模、支行多及在香港上市的券商,才能生存。”
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向記者表示,將牌照交還給香港證監會(hui) 是最簡單的做法。不過出售證券牌照也要考慮多項因素,因為(wei) 牌照和負責人員(RO)掛鉤,即如果賣家原來的團隊不願意繼續做了,那麽(me) 買(mai) 家就需要重新招人,組建團隊,在當前市況下,基本沒人願意進入。
香港投資者學會(hui) 主席譚紹興(xing) 指出,“市場旺時,很多人會(hui) 主動遊說券商老板賣牌照,更有代理專(zhuan) 門做這項生意,最火熱的時候,有券商向證監會(hui) 申請到了牌照就立馬放盤,但現在情況不同了,已經沒有人遊說賣牌照,連代理都不再做。還有券商過去因為(wei) 叫價(jia) 太高而賣不出,現在非常後悔。”
根據香港證監會(hui) 第二季度報告顯示,持牌機構及人士和注冊(ce) 機構的總數達到47239家,按年增加4.7%,其中,持牌機構的數目創下新高,上升8.7%至3017家。
持牌金融人士
薪酬減半
事實上,香港本地金融界的裁員潮已經展開,就連一向不擔心工作的金融業(ye) 持牌人士亦需要減薪共度時艱。
安俊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表示,在金融從(cong) 業(ye) 人員中,負責人員(RO)為(wei) 重災區,1號、2號、4號、5號、6號、9號牌照的RO新增職位數目較前年高峰時減少近八成,其薪酬更是削減過半,薪酬跌幅超出預期。
她表示,2017年港股大牛市,很多中資企業(ye) 來港開公司,RO非常搶手,擁有4號、9號牌照的RO月薪以7萬(wan) 港元~8萬(wan) 港元為(wei) 起點,但最近不少券商因為(wei) 生意差而倒閉或裁員,而且香港證監會(hui) 大量批出牌照,導致RO供過於(yu) 求,所以相同級別的RO薪酬已經減至4萬(wan) 港元左右。
繼早前裁減香港及新加坡亞(ya) 洲證券研究團隊後,飛渡物流 ,法國巴黎銀行香港研究部門於(yu) 今年7月中旬正式關(guan) 門。7月7日,德銀公布大規模重組方案,作為(wei) 德銀證券銷售和交易業(ye) 務的重心,香港地區自然首當其衝(chong) 。
方正證券(香港)互聯網金融部董事林子俊向記者表示,目前香港的動蕩還未結束,如果持續到聖誕或者年底的消費旺季,零售業(ye) 會(hui) 更加困難,隨著時間的拖延,韓進物流 ,相關(guan) 影響會(hui) 進一步輻射到金融業(ye) 、地產(chan) 業(ye) 、建築業(ye) 、航空物流甚至貿易等各行各業(ye) 。若金融市場繼續惡化,香港傳(chuan) 統投行業(ye) 務中的新股融資業(ye) 務將更加困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