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穿越赤道進入南半球,與(yu) 24日穿越赤道的“雪龍2”號雙雙航行在南太平洋上,繼續“雙龍探極”之旅。根據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總體(ti) 方案,本次南極考察隊由來自105家單位的413人組成,他們(men) 分別搭乘“雪龍”號、“雪龍2”號及飛機等前往南極進行考察。按計劃,“雪龍”號預計11月7日停靠霍巴特港,然後與(yu) “雪龍2”號在中山站正式會(hui) 合。“雙龍”開啟探極之旅,再次引發人們(men) 對科考船的關(guan) 注。
科考船如何分級
廣義(yi) 上說,科考船既包括由政府或研究機構建造運營的用於(yu) 水文測量、海洋科學研究、極地研究、漁業(ye) 調查的科考船,也包括由油氣公司建造運營的用於(yu) 油氣探測的地球物理地震調查船。根據美國聯邦海洋學設施委員會(hui) (FOFC)的海洋科考船分級規則,按照船的大小、續航力、及調查能力一般可分為(wei) 全球級(Global)、大洋級(Ocean)、區域級(Regional)和近岸級(Coastal)。
從(cong) 科考船隊規模來看,美國、歐盟、日本、俄羅斯等世界主要經濟體(ti) 的科考船船隊規模遠大於(yu) 中國。據統計,目前美國的各類科考船船隊規模超過約250艘,歐盟總計302艘,俄羅斯和日本也分別超過100艘。我國自2012年開始組建國家海洋調查船隊,通過不斷發展壯大,船隊數量已從(cong) 最初的19艘增至50艘。
顯然我國科考船隊的規模要滿足全球海洋調查常態化、業(ye) 務化和廣泛開展海洋調查國際合作的需求,這些船舶數量和功能還遠遠不夠,因此近年來我國逐漸加大了對科考船的投入,從(cong) 而催生了一輪新建科考船熱潮。目前,我國新建、在建科考船數量均居世界首位。
科考船的先進性指標
不同調查需求都對應著各自獨特的調查手段,這就要求船舶這一平台應當具備適應各種調查能力的航行狀態。科考船根據其調查能力的需求對船舶通常有如下幾方麵的特定技術要求:
1、動力定位能力。科考船通常具有海洋生物、海洋地質等調查作業(ye) 能力,需要釋放水下機器人,或者各種取樣設備、測量設備等,這些作業(ye) 對船舶的定位能力和定位精度有一定的要求,根據不同的作業(ye) 能力要求船舶能夠保持一定的位置或一定的航向,在作業(ye) 狀態下不可偏離水下儀(yi) 器釋放位置太遠,因此通常海洋科學考察船會(hui) 要求具備動力定位能力。
2、靈活的操作性能。科考船攜帶的多種科考儀(yi) 器及設備,需要操縱船舶在調查取樣結束後需要順利回收,因此要求船舶應當具有靈活的操縱性能。
3、航速航行性能。具有海洋地球物理調查係統、深海環境探測係統等調查能力的科考船要求具有較好的低速航行性能。比如在約5節航速下進行地震勘測氣爆測量、深海拖曳操作等。
4、電站的冗餘(yu) 度。科考船上配置的科考設備要正常工作,需要船上提供足夠電力負荷,因此,科考船需要電站有一定的冗餘(yu) 度。
5、低噪聲、低振動性能。科考船攜帶大量探測設備,對船舶自身噪聲要求比較高。為(wei) 了不影響船舶探測設備的測量精度,故科考船要盡可能地從(cong) 船型設計、結構設計及選用低振動、低噪聲的設備等方麵考慮,降低船舶的自身噪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