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香港國際快遞2019年10月美國商務部發布入境旅客六年預測

 空運新聞     |      2019-10-31 01:09

  美國國家旅遊辦公室(NTTO)的預測是由商務部、美國國家旅遊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結合經濟、人口、社會(hui) 因素、商業(ye) 曆史訪問趨勢及其他眾(zhong) 多不同因素得出。方法論基於(yu) 一個(ge) 四人團隊以國家為(wei) 單位,由細節到總體(ti) ,根據眾(zhong) 多定量數據和定性信息,針對美國排名前20的入境客源國進行獨立的分析預測。這20個(ge) 市場占美國國際入境總人數的88%。由於(yu) 最終預測結果是基於(yu) 四個(ge) 團隊成員的共識,因此該方法無法獲得入境旅客總量與(yu) 任何定量數據的統計關(guan) 係,但是能夠反映出所有相關(guan) 因素對於(yu) 入境旅客總量的影響。

CADAS曾在2018年底對該預測進行跟蹤:

CADAS:2018年美國商務部發布對美國國際旅行的6年度預測

美國入境旅客預測2019-2024

  圖:美國入境旅客預測2019-2024

  2018年,入境美國的國際旅客人數達到7988萬(wan) 人。來自北美地區的旅客占比達到50%,其中來自加拿大的旅客占比27%,墨西哥旅客占比23%。海外地區旅客主要來自歐洲和亞(ya) 洲,英國以466萬(wan) 人次排名第三,日本349萬(wan) 人次排名第四。中國是美國第五大入境客源國,2018年入境美國旅客人數為(wei) 299萬(wan) 人次,同比下降5.7%,為(wei) 2003年以來的首次下滑。

美國入境客源國top

  圖:美國入境客源國top 21

  根據2019年10月更新的預測數據,預計2019年入境美國的國際旅客總量將同比下滑1%;2024年入境美國的國際旅客達9080人次,較2018年增長13.7%,較去年預期增速(24%)有所下降。下調預期增速的原因在於(yu) 2019年多個(ge) 主要入境客源國出現旅客數量負增長和增長疲軟現象。中國、加拿大、墨西哥預計2019年赴美人數較往年同期出現下滑,未來六年總體(ti) 增速放緩。阿根廷、瑞典和委內(nei) 瑞拉預計2019年赴美人數出現大幅下滑,NATTO預測這三個(ge) 國家2024年赴美人數較2018年將出現負增長。印度、法國未來六年赴美人數仍保持較快增速,預計年均增長率達到5.3%和3.8%。

  中國旅美人數負增長

  2019年預測中國赴美旅客人數將繼續下降5%,到284萬(wan) 人次。究其原因可能有兩(liang) 方麵,一方麵有外部因素:受中美之間持續升級的貿易戰以及兩(liang) 國政府發出的旅遊警告影響。自2018年起至今中美貿易戰已經持續了18個(ge) 月,中美兩(liang) 大經濟體(ti) 之間的摩擦已經導致幾十年來全球貿易額增長首次低於(yu) 經濟增長。同時,中美兩(liang) 國關(guan) 係趨向於(yu) 緊張,2018年中國赴美簽證數量同比下降了15%。另一方麵,中國旅客出境需求的改變以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也有可能導致赴美人數減少。根據中國出境遊研究所公布2018年Q4數據,中國出境旅客總數為(wei) 4000萬(wan) ,其中56%選擇港澳台地區,44%選擇國外目的地。國外新型目的地如尼泊爾、柬埔寨和歐洲小眾(zhong) 城市塞爾維亞(ya) 、克羅地亞(ya) 等國家的中國旅客正在增加。盡管有經濟放緩等諸多負麵因素,隨著未來中國中產(chan) 階級的進一步擴大,消費能力的進一步升級,NATTO仍然認為(wei) 中國是美國旅遊業(ye) 持續增長的主要推動力,2024年中國赴美人數預計將為(wei) 352萬(wan) 人次,年均年增長率達2.8%。

  CADAS()隻關(guan) 注真相。

  CADAS分析師團隊是民航資源網專(zhuan) 注於(yu) 行業(ye) 趨勢研究、市場觀察的研究團隊。團隊依托民航資源網第一時間掌握全球航空業(ye) 資訊,借助飛常準(VariFlight)大數據挖掘航空數據背後的秘密。匯聚各方力量為(wei) 行業(ye) 上下遊企業(ye) 、個(ge) 人客戶提供服務。

  引用觀點請注明CADAS。

  CADAS辦公地點:上海、北京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