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國家郵政局發布《關(guan) 於(yu) 支持民營快遞企業(ye) 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要完善快遞業(ye) 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製,建立實施快遞行業(ye) 失信主體(ti) “黑名單”製度,強化行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
而在上個(ge) 月“快遞員因惡意投訴下跪”等風波後,快遞協會(hui) 秘書(shu) 長孫康曾表示,中國快遞協會(hui) 目前正在研究建立不良用戶黑名單製度。一直為(wei) 業(ye) 內(nei) 外討論不休的快遞行業(ye) “黑名單”製度,隨著官方的關(guan) 注與(yu) 相關(guan) 指導意見的推出,似乎進入了新的階段。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監管研究處副處長方璽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快遞企業(ye) 的黑名單方麵,現在企業(ye) 信用體(ti) 係已經有比較成熟的規範,有一些標準也比較好執行。最難的在於(yu) 用戶“黑名單”的建立,因為(wei) 這涉及到個(ge) 人信用問題,能不能建立快遞行業(ye) 個(ge) 人黑名單在相應的法律上沒有依據。
行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將近?
據國家郵政局介紹,《指導意見》聚焦民營快遞企業(ye) 麵臨(lin) 的困難和問題,結合近期已出台的部分政策措施,從(cong) 降低企業(ye) 成本、推動轉型升級、營造公平環境、提升保障水平等四大方麵,提出12條針對性更強、更實、更管用的新措施。
其中在完善監管措施,營造公平環境方麵,《指導意見》特別提出要強化行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完善快遞業(ye) 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製,建立實施快遞行業(ye) 失信主體(ti) “黑名單”製度。探索對守信快遞企業(ye) 提供“綠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務措施,在爭(zheng) 取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麵優(you) 先予以考慮和安排。
此外,《指導意見》還提出,要積極發揮快遞行業(ye) 協會(hui) 作用,支持通過多種形式督促會(hui) 員單位加強行業(ye) 自律,引導企業(ye) 誠信經營,推動快遞企業(ye) 開展用戶誠信製度建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2015年11月,國家郵政局曾發布《關(guan) 於(yu) 加強快遞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的若幹意見》並指出,到2020年底,形成快遞業(ye) 信用建設的規章製度和標準體(ti) 係。
同時提出,積極構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製,將信用評定得分作為(wei) 對企業(ye) 和從(cong) 業(ye) 人員實施信用獎懲的重要依據。對違法失信主體(ti) ,建立“黑名單”製度,強化信息通報與(yu) 輿論約束。
而此次時隔近四年後,“黑名單”製度在國家郵政局文件中的再次出現,似乎也意味著快遞業(ye) 信用體(ti) 係建設進一步發展。
對於(yu) 《指導意見》中提到的實施快遞行業(ye) 失信主體(ti) “黑名單”,一家快遞公司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物流管理學 ,守信企業(ye) 將會(hui) 成為(wei) 最大的獲益方,通過這些舉(ju) 措可以營造一個(ge) 公平競爭(zheng) 的環境,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發生。
同時他表示,這將起到非常好的引導作用,價(jia) 格優(you) 勢其實就代表服務質量打折,有了這些製度的保障,可以讓更多的快遞品牌企業(ye) 更加關(guan) 注服務質量,而不是靠比拚價(jia) 格、壓縮末端快遞員報酬和保障。
建立“黑名單”仍麵臨(lin) 大挑戰
雖然快遞行業(ye) 失信主體(ti) “黑名單”製度的實行已被提上日程,但對於(yu) 用戶的“黑名單”製度的製定,似乎麵臨(lin) 更為(wei) 複雜的問題。
此前,“圓通快遞員因惡意評價(jia) 給客戶下跪”“快遞小哥被打”等事件引發全社會(hui) 對快遞小哥的聲援,並呼籲針對快遞用戶端的“黑名單”製度加速實施。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原黨(dang) 委書(shu) 記陳宗曾在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表示,對那些夾帶違禁品、惡意投訴、不尊重快遞員職業(ye) 的顧客,要像對待高鐵霸座一樣,設立“黑名單”製度,快遞公司有權拒絕為(wei) 這樣的顧客提供服務。
對此,方璽認為(wei) ,對於(yu) 快遞行業(ye) 來說,相比於(yu) 為(wei) 企業(ye) 製定信用體(ti) 係,給“2C端”的用戶評級工作則麵臨(lin) 更大的挑戰。
他表示,其他行業(ye) 實行“黑名單”製度,類似“老賴”限製火車、飛機出行是因為(wei) 相應的信用體(ti) 係已經建立起來,而快遞協會(hui) 建立關(guan) 於(yu) 用戶的“黑名單”信用體(ti) 係,邯鄲物流公司 ,也需要先通過一些合理的方式把基本的信用情況搜集出來,這樣才能有一定的根據。
此前也有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目前為(wei) 公眾(zhong) 所熟知的“黑名單”主要是法院係統推出的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這是有最高法相關(guan) 規定作為(wei) 明確依據的,且有嚴(yan) 格的認定程序,即通過約束公民的自由流動和消費權來實現司法秩序和正義(yi) ,確保債(zhai) 權人債(zhai) 權的實現。
方璽表示,目前有些快遞企業(ye) 已經有自己的“用戶黑名單”體(ti) 係,但是上升到協會(hui) ,如果要將某個(ge) 用戶納入到“黑名單”,還要經曆比較長的時間。
他認為(wei) ,對於(yu) 快遞行業(ye) 建立用戶“黑名單”製度,核心在於(yu) 個(ge) 人信用體(ti) 係怎麽(me) 建立的問題,而這必須要經過正規法院、檢察院或者相應部門進行公民信用體(ti) 係的約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