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4.實踐中出現了諸多內河船與海船碰撞後 -COSCO海派

 海運新聞     |      2022-07-05 09:14

“反對派”以為(wei) ,國內(nei) 水路運輸不應該納進《海商法》。主要理由是:1.國際航運和國內(nei) 水路運輸無論從(cong) 規模、狀況、規則製度等各個(ge) 方麵都是兩(liang) 種完全不同的市場,尤其國際航運和海商法中涉及的一係列法律製度,如海事賠償(chang) 責任限製製度、共同海損製度等,有其特殊的曆史背景和現實意義(yi) ,不適合與(yu) 國內(nei) 水路運輸並在一起。《海商法》和國內(nei) 水路運輸法律規範的最大區別就在於(yu) “一個(ge) 主外一個(ge) 主內(nei) ”“內(nei) 外應有別”。2.國內(nei) 水路運輸可以依照《民法典》、《保險法》等國內(nei) 民法一般法的規定進行調整。3.借《海商法》修改之機,以“立法資源有限”為(wei) 由,用“搭便車”的方式修法,非科學立法行為(wei) 。換言之,即便是需要“搭便車”,也要看所搭的車適不適合,即是否匹配《海商法》的內(nei) 涵。4.從(cong) 修法實效性看,將國內(nei) 水路運輸納進《海商法》也許能解決(jue) 一些題目,但也很可能會(hui) 製造出更多題目,預期納進後實際效果不佳。

(一)基本概念

筆者參考國內(nei) 主要海商法學者的修法研究文章,大致梳理出我國《海商法》存在的若幹缺陷如下:1.內(nei) 陸水域客貨運輸和其他船舶關(guan) 係缺乏法律充分和有效的調整。2.缺少船舶汙染損害賠償(chang) 、國內(nei) 水路貨物運輸、船員權益保障、港口貨物作業(ye) 合同、電子運輸單證等多項法律製度。3.沒有就郵輪旅遊,特別是中國特色包船模式下的郵輪旅遊法律製度作出專(zhuan) 門規定。4.部分條款表述不清(如《海商法》第87條“承運人可以在公道的限度內(nei) 留置其貨物”的表述)、表達不當(如《海商法》中仍然使用“公斤”一詞而非更加標準化的“千克”一詞),表達不完整不正確(如《海商法》第二章“船舶”應為(wei) “船舶物權”),甚至有漏洞。

三、《海商法》為(wei) 什麽(me) 必須修改

(一)極簡西方海商法史

——(美)卡多佐

公元前9世紀的《羅得海法》被公以為(wei) 全球最早的成文海商法。隻可惜《羅得海法》的大部分內(nei) 收留已經遺失。《羅得海法》具有法典性質。

中華民族的水運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夏商周時已出現木板船。古代中國有關(guan) 水上運輸、海上貿易的法律規則十分分散、零星,且幾乎全部為(wei) 公法。涉及私法方麵的多以習(xi) 慣而存在。北宋神宗元豐(feng) 三年(公元1080年)所頒《元豐(feng) 廣州市舶條法》(以下簡稱“《市舶條法》”)被以為(wei) 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成文的涉及外貿、航運的法律。元朝的《市舶條例》繼續和發展了宋朝的《市舶條法》。明初鄭和下西洋後,中國開始海禁,“寸板不許下海”。清朝承襲了海禁政策,隻保存廣州一個(ge) 對外貿易口岸,直到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zheng) 。

近年來,有關(guan) 《海商法》的修改一直是我國海商法學術界、實務界以及航運業(ye) 界的熱門話題。2018年9月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發布立法規劃,包括各類立法項目116件。其中,《海商法》(修改)屬於(yu) 第二類項目,即“需要抓緊工作、條件成熟時提請審議”的項目。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