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航天科技團體(ti) 消息,前不久,一架裝有由航天恒星自行研發的北鬥機載設備的客機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降落。數據顯示,此次航行1分鍾內(nei) 數據上報成功率達到97%以上,海運報價(jia) 國際快遞,完全滿足國際上對民用航空器追蹤能力的要求。
針對此現狀,2017年9月,中國民航局與(yu) 航天科技團體(ti) 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要利用通訊、導航、遠感等天基資源全麵支持民航安全高效運行,突破航空電子領域枷鎖,推進自主知識產(chan) 權技術和標準在國際上的應用與(yu) 引領。作為(wei) 自主可控的代表,北鬥衛星導航係統自然受到高度重視。據了解,2019年8月,中國民航局頒布首個(ge) 北鬥CTSO(民用航空產(chan) 品技術標準規定項目)標準《僅(jin) 用作航空器追蹤的北鬥衛星導航係統機載設備》,要求利用北鬥衛星導航係統的定位與(yu) 短報文能力,實現對民用航空器的定位追蹤,提升民航係統運行監控水平。
航天恒星導航事業(ye) 部項目負責人孟斌表示,“目前,中國民用航空器大概有3800架,需要在2024年前全部安裝上北鬥機載設備,並進進前艙導航係統,進一步突破國外企業(ye) 對航電係統的壟中斷。據了解,‘十四五’期間,我國龐大的航空市場所擁有的民用航空器數目還將增加,我們(men) 的市場遠景和發展遠景非常廣闊。當然,競爭(zheng) 對手也在積極參與(yu) ,我們(men) 會(hui) 把握上風,爭(zheng) 取更多的訂單。”
相比使用GPS的國外機載設備,北鬥機載設備有何上風?孟斌先容,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係統實現了通導一體(ti) 化設計,擁有GPS沒有的短報文能力,北鬥機載設備能實現飛機位置的短信報告,為(wei) 飛行上“雙保險”。
2014年3月,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馬航MH370失聯事件使全球嘩然,覆蓋全球的航空器追蹤監控體(ti) 係建設受到國際民航組織的高度關(guan) 注。為(wei) 避免慘劇再次發生,中國民航係統於(yu) 2016年完玉成機隊飛機通訊尋址與(yu) 報告係統安裝,實現了對民用航空器的監控。然而,飛機通訊尋址與(yu) 報告係統由外國公司獨立運營,無法自主可控,航空器安全仍不能擺脫潛伏風險。同時,國產(chan) 民航飛機在航電係統方麵也沒有擺脫進口的桎梏,除一次性投資和維護代價(jia) 高昂外,還時常麵臨(lin) 實體(ti) 清單限製的風險。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係統整體(ti) 設計更加公道、先進,應用產(chan) 品性價(jia) 比更高。最關(guan) 鍵的是,通過北鬥實現的民航機載設備完全是自主可控的。”孟斌說。
不僅(jin) 如此,由於(yu)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係統是擁有中圓地球軌道、地球靜止軌道和傾(qing) 斜地球同步軌道的混合衛星星座,相比隻有單一軌道的GPS,北鬥機載設備有更強的適用性,可滿足複雜情況下的定位和短報文需求,進一步提升了對民用航空器的監控能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