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海通國際首席: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意見6大看點

 新聞     |      2020-05-19 16:37

  原標題:孫明春: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意見的六大看點

  文 | 孫明春 (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

  近日,人民銀行等四部委聯合發布了《關(guan) 於(yu) 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旨在推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目標落地,進一步促進粵港澳地區的金融合作及創新發展。《意見》提出的26條具體(ti) 措施,是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相關(guan) 內(nei) 容的進一步細化。《意見》不但為(wei) 大灣區未來的金融發展的拓展了邊界,也通過漸進式改革的方式,為(wei) 中國的全麵金融開放大膽做新嚐試、新布局。

  在當前中國經濟麵臨(lin) 百年一遇的疫情衝(chong) 擊的背景下,這些舉(ju) 措還有助於(yu) 給麵臨(lin) 融資困境的各類企業(ye) 和金融機構提供更便捷的融資手段,對提振經濟、托底民生也意義(yi) 重大,可謂“一石多鳥”。

  本次《意見》主要包括了5大方麵26項金融創新改革措施來支持相關(guan) 領域的發展,尤其在以下領域有很多看點。

  一、 簡化跨境人民幣業(ye) 務,建立跨境理財通機製

  近年來粵港澳人民幣跨境使用發展穩健,以廣州為(wei) 首的結算試點通過簡化相關(guan) 業(ye) 務辦理流程,不斷提升跨境融資服務效率,逐漸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居民與(yu) 企業(ye) 的基本金融需求,人民幣跨境業(ye) 務量位居全國前列。《意見》允許粵港澳大灣區內(nei) 地符合條件的非銀行債(zhai) 務人直接辦理外債(zhai) 注銷登記,基於(yu) “展業(ye) 三原則”進行業(ye) 務辦理。該項建議得到了各地的積極響應,截至2020年4月末,深圳銀行已為(wei) 55家企業(ye) 辦理了外債(zhai) 登記注銷,涉額約10.4億(yi) 美元。

  《意見》同時提到,探索建立跨境理財通機製也符合《綱要》“共享發展、改善民生”的基本原則,通過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nei) 地居民購買(mai) 港澳銀行銷售的理財產(chan) 品與(yu) 服務,或設立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體(ti) 係,為(wei) 居民提供多樣化的投資渠道,從(cong) 而進一步連接三地的金融市場。

  二、設立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以投融資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意見》明確指出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為(wei) 未來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建設融資的重要性。《意見》支持各地政府機構堅持市場化導向,高效對接海外機構及個(ge) 人投資者的人民幣資金,針對實體(ti) 經濟的相關(guan) 業(ye) 務需求精準發力,逐漸提升人民幣資產(chan) 影響力,加速其國際化進程。“一帶一路”對人民幣真正“走出去”有著重要戰略意義(yi) ,其中,如何為(wei) 企業(ye) 提供合適的融資工具為(wei) 重中之重。2019年1月,獲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準,注冊(ce) 資本約為(wei) 40億(yi) 人民幣的深圳博約國際投貸基金正式在深圳前海自貿區成立,進一步擴大了跨境人民幣/外幣資金池,為(wei) 有跨境投資需求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ye) 提供了更多資金出境的渠道。

  三、加大銀行、證券業(ye) 開放力度

  《意見》支持在粵港澳大灣區內(nei) 依法有序設立外資控股的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相關(guan) 期貨公司。此舉(ju) 有望幫助粵港澳大灣區內(nei) 的創新企業(ye) 獲得更多融資渠道,與(yu) 港澳兩(liang) 地金融市場相對接、乃至上市。這將大大推動資本市場的蓬勃發展及製度向國際規範的靠攏,有利於(yu) 促進資本流通,提高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競爭(zheng) 力。

  四、金融渠道多元化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意見》強調要逐步開放港澳人民幣清算行參與(yu) 內(nei) 地銀行間拆借市場,同時要優(you) 化“滬港通”、“深港通”和“債(zhai) 券通”等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安排。值得注意的是,建議還包括了對“南向通”的適時研究,表明國家對債(zhai) 券市場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提速。2017年7月北向“債(zhai) 券通”正式啟動,為(wei) 香港或境外投資者提供了更多配置人民幣資產(chan) 的渠道。我國近年來債(zhai) 券收益率略優(you) 於(yu) 其他國家,吸引大量外資通過“北向通”購買(mai) 人民幣債(zhai) 券資產(chan) ,2019年共達成5.3萬(wan) 億(yi) 元的交易量。然而,由於(yu) 監管、跨境資金流動及可投標的數量過低等原因,“南向通”至今仍未開通。若未來有望開通,可幫助簡化境內(nei) 投資者投資境外債(zhai) 券的流程,並對接投資者旺盛的跨境資產(chan) 投資需求,投資者可投資更多樣的產(chan) 品,如中資美元債(zhai) 、城投債(zhai) 等。

  與(yu) 此同時,《意見》也支持港澳發展特色金融產(chan) 業(ye) ,如鼓勵澳門打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台,加入亞(ya) 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上述政策支持都將有利於(yu) 粵港澳大灣區內(nei) 金融機構的差異化發展。

  五、加強科技創新與(yu) 金融合作,發展綠色金融

  粵港澳大灣區不僅(jin) 金融基礎雄厚,邯鄲物流 ,金融科技也發展迅猛、潛能巨大,在2018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數(GFHI)排名第5位。得益於(yu) 香港、澳門、深圳等地的人才多元化和極高的科技創新意識,粵港澳大灣區近年來孵化了一批又一批優(you) 質的科創企業(ye) ,2019中國金融科技競爭(zheng) 力100強企業(ye) 裏有10家來自於(yu) 粵港澳大灣區。落實到具體(ti) 項目上,虛擬銀行和移動支付為(wei) 這兩(liang) 年金融創新的焦點。2018年10月,騰訊香港WeChat Pay電子錢包獲批在粵港澳大灣區試行,覆蓋區域內(nei) 約80餘(yu) 萬(wan) 商戶,切實改善了當地居民的支付便利程度。騰訊旗下的微眾(zhong) 銀行(WeBank)在數字基建上也有所建樹,2019年2月與(yu) 澳門政府簽署了合作協議,以區塊鏈技術為(wei) 澳門電子政務服務提供技術支持,推動區域的融合發展。

  《意見》還指出,要大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合作,如開展碳排放交易外匯試點,研究設立廣州(碳排放)期貨交易所等。“十九”大報告中綠色金融為(wei) 我國經濟轉型主要目標之一,粵港澳地區可借鑒國際碳市場的經驗,加速香港等地與(yu) 國際市場的對接及發展碳金融衍生產(chan) 品等;另外,此舉(ju) 也有利於(yu) 推動該地區ESG投資理念的實踐。

  六、遵從(cong) 審慎監管原則,完善金融風險預警機製

  針對《意見》指出的粵港澳大灣區內(nei) 需要建立跨境金融創新監管的“沙盒”,包括對金融法規、貨幣製度、及匯兌(dui) 製度的統一監管。由於(yu) 三地金融監管製度多元化,順豐(feng) 物流招聘 ,更要大力推動金融人才間的培養(yang) 與(yu) 交流合作,加強三地間協調溝通機製。另一方麵,《意見》明確要以“三早”(早識別、早預警、早處置)原則建立完備的跨境資金異常流動的監測力度。2020年1月,深圳人民銀行已正式與(yu) 澳門金管局簽訂合作協議,旨在更好地通報反洗錢監管及案件風險。除了幫助三地監管機構協作、管理風險的同時,《意見》也強調了保護投資者消費權益保護的重要性,與(yu) 粵港澳大灣區的其他城市相比,香港對投資者權益保護製定的法規最為(wei) 詳盡,設立了如投資者賠償(chang) 基金,披露權益及首發上市公司“雙重存檔”等製度。在全麵貫徹“一國兩(liang) 製”的方針下,粵港澳大灣區各地可以加速金融創新與(yu) 融合,監管製度取長補短,從(cong) 而建立互利共贏的區域合作關(guan) 係。

海通國際首席: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意見6大看點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