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漲價(jia) 邊緣的“瘋狂”試探在輿論壓力下無疾而終。近日,申通、百世和韻達撤銷了價(jia) 格調整的公告。而圓通、中通則將“全國範圍內(nei) 的收費公路於(yu) 2020年5月6日零時恢複收費”的理由刪除。快遞企業(ye) 無論是集體(ti) 漲價(jia) ,還是統一反悔,除了強烈的求生欲外,實則是擺脫不了數年來永無休止的低價(jia) 競爭(zheng) 。
不僅(jin) 如此,疫情期間,群雄逐鹿的行業(ye) 還在不斷擠入新人,持續數年的價(jia) 格戰似乎還將繼續。快遞企業(ye) 對電商的過度依賴,也讓其利潤空間持續被擠壓,不得已通過漲價(jia) 調節經營。一場場試探性漲價(jia) 無疾而終,折射出快遞行業(ye) 既渴望改變營收現狀又難以擺脫價(jia) 格戰的纏鬥,行業(ye) 間的非良性競爭(zheng) 還在繼續。如果快遞企業(ye) 想要跳出低價(jia) 的囚籠,尋求與(yu) 更多行業(ye) 的合作勢必是必行之舉(ju) 。
不敢漲價(jia) ? 快遞企業(ye) 集體(ti) 改口
通達係企業(ye) 對漲價(jia) 一事的回避,和宣布時一樣保持統一。
5月8日,申通、圓通和百世相繼發布公告。關(guan) 於(yu) 價(jia) 格優(you) 惠調整的理由,均指向自5月6日起全國恢複高速公路收費一事。3家企業(ye) 表示,為(wei) 了提供持續的優(you) 質服務並促進基層網點的良性發展,將調整高速免費期間實行的快遞服務價(jia) 格優(you) 惠幅度。
5月7日,中通和韻達也發布聲明。5家頭部快遞企業(ye) 的理由如出一轍:因為(wei) 高速路恢複收費。
隨即,網友們(men) 的“吐槽”如約而至。“高速免費的時候也沒見到降價(jia) 呀。”“油價(jia) 跌成這樣,還漲價(jia) 啊?”
“多家快遞宣布上調快遞費”的話題逐步往熱搜靠攏。在時隔約一周後,申通、百世和韻達撤銷了價(jia) 格調整的公告。而圓通、中通則將“全國範圍內(nei) 的收費公路於(yu) 2020年5月6日零時恢複收費”的理由刪除。
那麽(me) ,到底漲價(jia) 了嗎?北京商報記者走訪了朝陽區部分網點,工作人員均表示價(jia) 格沒有變化。而從(cong) 淘寶商家的反饋中,快遞價(jia) 格也未出現上漲的情況。看來,盡管快遞企業(ye) 在漲價(jia) 邊緣試探,但最終還是縮回了腳。
事關(guan) 切身利益的從(cong) 業(ye) 者認為(wei) 快遞漲價(jia) 是必然行為(wei) 。一位通達係快遞員認為(wei) ,此次漲價(jia) 不是因高速收費,而是近來快遞櫃出現眾(zhong) 多問題,導致快遞員上門次數增加,工作成本隨之升高。“今年快遞行業(ye) 不好做,效益不好,經營壓力大,這才是主要原因。”
在企業(ye) 端,內(nei) 部經營壓力一直有增無減。在2020年一季度的財報中,申通、圓通和韻達在淨利潤上跌幅較大。申通淨利潤為(wei) 5836萬(wan) 元,同比下降85.6%。圓通為(wei) 2.71億(yi) 元,同比下降25.74%。韻達為(wei) 3.3億(yi) 元,同比下降41.1%。
電商收編 價(jia) 格戰長期持續
當經營壓力長期不得紓解時,外部資本的注入顯得尤為(wei) 重要。在部分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4月29日那場阿裏對韻達的持股,如同一場資本的及時雨。資本背後,往往隱藏著商戰,電商巨頭不斷讓快遞企業(ye) 站隊之時,當下的快遞價(jia) 格是漲是降就更為(wei) 撲朔迷離。
如今,阿裏已完成對圓通、中通、申通、韻達和百世的入股。以電商版圖為(wei) 圓心而環繞的快遞企業(ye) 們(men) ,呈現出清晰的格局。京東(dong) 係的眾(zhong) 郵快遞和東(dong) 南亞(ya) 物流公司極兔速遞於(yu) 今年3月擠入國內(nei) 市場。按照眾(zhong) 郵快遞的介紹,下沉市場將是開疆拓土的目標,服務產(chan) 品主要聚焦於(yu) 3公斤小件、電商包裹。市場定位為(wei) 國內(nei) 電商平台、微商微店、新型電商、專(zhuan) 業(ye) 市場及為(wei) 散戶提供服務。
而極兔速遞的客服向記者介紹稱,當前極兔在全國有76個(ge) 轉運中心,在北京已經鋪設了網點。價(jia) 格方麵,同城首重8元,續重2元一公斤。異地首重12元,續重6元一公斤。按照異地續重價(jia) 格來看,比北京部分圓通、申通網點要低2元。實際上,行業(ye) 裏出現了不少像極兔等“鯰魚”一樣的快遞企業(ye) ,以單票更低的價(jia) 格瘋狂搶奪市場。
如今的快遞企業(ye) 多數需依附電商快件輸血,而電商以免郵、包郵等獲利用戶,難免擠壓快遞企業(ye) 的利潤空間和話語權。同時,同質化服務讓企業(ye) 的比拚更為(wei) 膠著,一旦涉及漲價(jia) ,由於(yu) 轉移成本較小,商家會(hui) 進而選擇其他快遞品牌。
中國物流學會(hui) 特約研究員楊達卿以“價(jia) 格共振”這一概念向記者進行了總結。他認為(wei) ,通達係快遞公司在價(jia) 格方麵的共振是快遞市場競爭(zheng) 膠著狀態的被動選擇,其背後折射出快遞公司步入了非良性的競爭(zheng) 狀態。
模式單一 需“跨界”求新市場
快遞專(zhuan) 家趙小敏預計,價(jia) 格戰將在國內(nei) 持續一年多的時間,“隨著疫情逐漸結束,總部對網點的利潤擠壓將會(hui) 引爆這些‘毛細血管’”。此外,電商企業(ye) 大肆攻占下沉市場,本就是價(jia) 格敏感地帶,商家自然對每單的快遞價(jia) 格錙銖必較,快遞企業(ye) 對於(yu) 漲價(jia) 行為(wei) 也就慎之又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