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船舶供油市場的巨大變革與發展趨勢

 海運新聞     |      2020-05-15 22:48

中國船供油市場正在經曆史上最大的變革和考驗:在資源渠道、消費結構、商業(ye) 模式等方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並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對變化做出快速反應的。”這句話特別適用於當下的中國船供油市場,其正在經曆史上最大的變革和考驗:在資源渠道、消費結構、商業模式等方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9年市場運行回顧

  供應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中國燃料油表觀消費量2834.05萬噸,同比增長2.13%,其中燃料油產量2466.1萬噸,增長5.25%。進口量1485.6萬噸,下降10.82%;出口量1117.65萬噸,下降9.42%(見表)。2019年,中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3.1億噸,同比下跌4.17%,產量和進口量同比下滑、出口量同比大漲是主要原因。其中,柴油表觀消費量1.46億噸,下滑6%;汽油表觀消費量1.25億噸,下滑1%;煤油表觀消費量3870萬噸,上漲4%。成品油產量下降而出口大幅增長是造成表觀消費量同比下滑的主因。


 

  保稅油:中國保稅油資源依然主要從國外進口,但國產資源已陸續進入市場,為應對國際海事組織(IMO)2020限硫令,中國直煉與混兌並舉。2019年四季度,高硫船燃供應受需求下降影響降至低點,而此時低硫船燃配套尚不到位,沿海環渤海和華東區域主要港口出現長期斷供情況。

  內貿油:中國內貿油資源已經提前實現低硫化,內貿船供油市場整體穩定。

  需求

  2019年,中國船供油市場供應總量2279萬噸,同比下降4%。根據海關數據,2019年,中國保稅油市場供油總量1229萬噸,同比增加69萬噸,增幅為5.9%。中國保稅油資源仍然主要依靠進口,占供油總量的85%;內貿船供應量1050萬噸,同比下降11%(見圖1)。


 

  從港口吞吐量數據來看,2019年,中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 139.5億噸,同比增長 5.7%。從貨物吞吐量排名來看,2019 年,中國港口中貨物吞吐量超 1 億噸的共有 27 個港口。其中,寧波舟山港排名第一;上海港、唐山港穩居第二第三;鎮江港增速最快,同比增長120.6%,位居第十一。在保稅油業務方麵,華東區域船供油總量高達600萬噸,占全國市場份額的50%。

  價格

  保稅油:2019年上半年,中國保稅油市場走勢平穩。進入四季度,低硫船燃價格出現連續上漲走勢,甚至一度超過船用柴油價格。2019年,寧波舟山港的低硫船燃價格最高一度達到740美元/噸(見圖2),不僅創出曆史紀錄,也首次出現船用燃油價格高出船用柴油價格的情況,顯示低硫船燃供應缺口巨大。


 

  內貿油:2019年,受需求疲軟影響,中國內貿船用油價格走勢較為平穩。由於內貿船用燃油市場早在 2019年提前實現高低硫間的轉換,消費稅所帶來的燃料油票問題也基本回歸穩定,船用180CST燃油價格在4300~4900元/噸波動。金聯創數據顯示,2019 年船用180CST 燃油均價在 4500元/噸左右(見圖3)。


 

  市場運行特點

  相關數據顯示,2月份全球低硫船燃需求大幅下降,具體運行特點如下。

  需求由緊俏轉為寬鬆

  受春節假期疊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克拉克森將2020年全球海運貿易量增速預測從1月的2.5%下調至1.6%,預計海運貿易量將減少1.07億噸。一季度,中國港口主要生產經營指標出現下滑,完成貨物吞吐量30億噸,同比下跌4.6%,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518萬TEU,同比下降8.5%。根據Ship&Bunker谘詢公司分析,預計2020年全球船用燃油需求降幅在8%~10%,船供油市場麵臨較大的需求下滑壓力。特別是2月之後,全球低硫船燃需求大幅下滑,供應商出貨壓力加大,主要港口的低硫船燃庫存高企。

  價格由強勢轉為相對弱勢

  2019 年四季度以來,隨著IMO2020限硫令實施進入倒計時,加之大量石油貿易商、油輪船東開始囤積低硫船燃,導致高低硫船燃價差由100美元/噸增至200美元/噸,並在2020年1月超過300美元/噸。如此大的價差極大刺激了脫硫塔的安裝,眾多航運企業開始啟動脫硫塔安裝,投資回收期也進一步縮短,船廠訂單大量增加。然而,未曾料到的是,低硫船燃溢價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大幅下跌,從2020年初的300美元/噸峰值降至3月底的60 美元/噸。當前,基本麵已經不支持低硫船燃價格保持強勢,預計價格持續疲軟。

  “價格戰”趨於白熱化

  中國保稅油市場由於近3年快速增長,已經成為全球最為矚目的船加油增量市場。在保稅船供油市場發展進程中,經曆了由壟斷經營到逐步有序放開的市場化過程。中國政府已經明確加大對保稅船供油市場的政策扶持,山東、河北、海南自貿試驗區已陸續出台保稅油供應的配套政策。不出意外,中國保稅油市場競爭將更加白熱化。根據普氏價格測算,4月中旬,寧波舟山港、上海港低硫船燃價格低於新加坡市場10美元/噸,一方麵顯示中國船供油商競爭異常激烈,另一方麵表明東亞各港之間競爭激烈,為降低庫存加快周轉,也在通過“價格戰”爭搶市場份額。

  質量隱憂仍然存在

  進入IMO2020限硫令元年,新加坡、休斯頓等港口陸續出現部分船舶燃油質量問題,導致機損事故。

  供給端經營風險不斷增加

  近期,在新加坡船供油市場上極具影響力的興隆貿易公司向新加坡法院申請破產保護,重組涉及23家銀行共計38.5億美元債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高達8億美元的期貨損失虧損。該事件不僅在新加坡船供油市場引起震動,而且金融機構進一步收緊了對船供油行業的信貸支持。興隆貿易公司在新加坡船供油市場排名前三,擁有100多艘船舶,年供油規模高達600萬噸,興隆貿易公司的破產顯示低油價、低需求、高風險下全球船供油行業依然麵臨巨大經營風險。預計航運業的倒閉潮即將來臨,船供油企業普遍在油款回收方麵麵臨巨大風險。

  高庫存擾亂經營秩序

  根據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的數據,截至4月23日,新加坡陸上燃料油庫存為2233萬桶(約352萬噸),遠高於2019年周均2000萬桶的水平。同期,阿聯酋富查伊拉港的燃料油庫存為1364萬桶(約215萬噸),高出2019年同期32%,遠高於2019年的170萬噸周均庫存水平。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安特衛普地區燃料油庫存為154萬噸,同比增長94%,處於兩年來高點。從中國的情況來看,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3月份中國燃料油產量242萬噸,同比增長22%,顯示中國煉廠已經加大並穩步提高低硫船燃的生產規模。由於當前燃料油庫存高漲,加之需求低迷,導致供油商大規模削減原來的采購計劃。

  2020年市場發展趨勢

  市場低迷導致船供油需求下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將導致“大蕭條”(1929—1933年發源於美國的經濟危機)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降至-3%。疫情造成的2020年和2021年全球GDP的累計損失可能達到9萬億美元,大於日本與德國經濟之和。

  全球航運及相關市場麵臨著非常嚴峻的考驗。4月,克拉克森最新預測2020 年全球海運貿易量將下跌 5.1%,減少6億噸(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的2009年下跌4.1%),這是35年以來最大的降幅。

  根據Ship&Bunker谘詢公司分析,全球船用燃油需求降幅在8%~10%,按照全球3億噸/年的船用燃油需求規模測算,2020年減量在2400萬~3000萬噸。

  船供油有望實現逆勢增長

  一季度,中國保稅油供應總量實現逆勢增長,總供應量為330萬噸,同比增長11%。中國保稅油市場規模增長,主要得益於IMO 2020限硫令和中國煉廠資源的規模化生產,特別是隨著2月份燃料油出口退稅政策的出台,煉廠生產低硫船燃的積極性高漲。據隆眾資訊不完全統計,3月份中國煉廠生產的保稅低硫船燃供應量54萬噸,環比上漲168%,已經完成保稅低硫船燃生產供應的煉廠23家。2020年,中國低硫船燃自主生產、出口並完成保稅船加油的供應鏈模式將逐步轉入常規化,有望進一步降低價格成本,帶動保稅船供油市場規模穩定增長。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下半年有所好轉,且航運業逐步複蘇,預計中國保稅油供應量有望達到1800萬噸,同比增長49%。

  燃油進口依存度預計大幅下降

  新加坡是全球船供油市場供應中心,年供油量高達4746萬噸,而中國僅為2000多萬噸。2020年之前,中國船用燃油采購途徑主要來自於新加坡,價格明顯高於新加坡,市場競爭能力較弱。隨著中國低硫船燃規劃生產加速,有力推動中國從傳統的低硫船燃進口國轉變為自給自足的生產國。一是煉油產能巨大,以規模獲得競爭優勢;二是煉廠直煉生產,燃油質量更有保障;三是加油港口大多毗鄰主營煉廠,物流成本優勢明顯,也避免了船期的不確定性,資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四是興隆貿易公司申請破產,對新加坡船供油市場造成巨大衝擊,部分需求將轉移至中國港口,這也是中國船供油市場快速發展的難得機遇。

  需求日趨向核心港口集聚

  隨著IMO 2020限硫令正式實施,全球低硫船燃供應日趨向核心港口集聚,雖然整體需求量下滑,但新加坡、巴拿馬、中國等核心加油港口的需求量保持穩定增長。一季度,得益於燃油供應的充分保障,新加坡船供油總量1272萬噸,同比增加65萬噸,增幅為5.4%;寧波舟山港船用燃油供應量410萬噸,同比增長14%,供應規模連續兩年居中國第一。但排名前十的其餘港口大多出現下降:鹿特丹港下降20%;釜山港下降20%;東京灣下降30%。

  寧波舟山港或成中國保稅船用燃料油主要出口地。

  “無接觸供油”加推行業技術升級

  疫情期間,中國船供油企業采取“無接觸供油”模式。在傳統的船供油行業領域,船供油商、監管機構已在積極應用新的技術提升行業運行效率,如新加坡、鹿特丹和寧波舟山港已經推出E-BDN電子憑證,實現了國際海事服務全鏈條通關無紙化,構建國際航行船舶進出境、引航作業、燃料供應、物料補給、清洗艙作業等全鏈條通關無紙化模式;創新應用“無人機+水尺計重”、出入境船舶網上預報預檢等通關便利化舉措;加快推進質量流量計的應用和使用;設立船用燃料油加注爭議快速處理APP平台等。不出意外,“無接觸供油”將成為船供油行業服務的常態。

  當前,中國船供油內外貿市場已經完全打通,一體化進程正在提速。展望2020年,中國船供油市場的發展將更加規範有序清潔,隨著疫情緩解,中國船供油消費規模將快速增長,全球地位將更加凸顯。

  來源:中遠海運集團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