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船舶自主駕駛開始“提速”

 海運新聞     |      2019-10-12 09:48

  近日,日本郵船宣布完成了全球首次“有人自動航行船舶”的自主航行係統海上試驗。這是世界首次基於(yu) 國際法規進行的演示實驗,完成了國際海事組織(IMO)2019年6月最新發布的《自主駕駛船舶試驗暫行指南》(MASS)的各種試驗項目。

 

  

  日本郵船完成自動駕駛試驗

 

  這一試驗在日本郵船旗下一艘大型汽車運輸船“Iris Leader”號上進行,船上安裝了日本郵船與(yu) 日本海洋科學(JMS)共同開發的最佳導航程序——Sherpa System for Real (SSR)船舶導航係統,可以避免與(yu) 其他船舶相撞。

 

  “Iris Leader”號全長199.99米,型寬34.8米,70826總噸,是一艘巴拿馬船籍的汽車運輸船。航行試驗分兩(liang) 段進行,第一段為(wei) 9月14日至9月17日從(cong) 中國新沙前往日本名古屋港,第二段為(wei) 9月19日至9月20日從(cong) 名古屋前往橫濱,在試驗期間由船員正常值班監視,使用最佳導航程序進行導航。

 

  據了解,以人工智能技術為(wei) 基礎的自動航行係統,將利用物聯網等技術,及時收集和分析與(yu) 海域天氣、危險障礙物和貨物有關(guan) 的數據。人工智能係統會(hui) 根據這些數據,規劃最節省燃料、最安全和航程最短的航線。

 

  自動航行係統還能預測船舶故障和其他問題,有助於(yu) 避免海運事故。另外,參與(yu) 方計劃未來推出完全無人操縱的船舶,希望把目前每年約2000起海運事故減少約一半。

 

  日本造船廠和海運公司之間的合作,旨在幫助日本在自動航行船舶開發中占據領先優(you) 勢。日本造船廠希望利用這一技術,把在全球造船業(ye) 的市場份額由目前的20%提升至約30%。

 

  歐洲大力倡導自動航行船舶

 

  在歐洲,隨著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日趨發展,自動航行船舶開發大戰也在醞釀中。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已經公布了開發自動航行船舶的計劃。

 

  歐盟委員會(hui) 日前公布了一項新資金,用於(yu) 倡導歐洲水域無人自動自主航行。

 

  據介紹,該項目名為(wei) "Autoship",將建造和運營2艘遠程無人自動船,以及它們(men) 所需的岸基控製和操作基礎設施,達到並完成技術準備水平7——運營環境中的係統原型展示。

 

  該項目為(wei) 期三年半,預算為(wei) 2760萬(wan) 歐元,其中2010萬(wan) 歐元將由歐盟提供。測試將在兩(liang) 次試點展示活動中進行,解決(jue) 從(cong) 波羅的海走廊到歐盟一個(ge) 主要海港和腹地的貨物流動問題。Autoship的建造將主要由2家歐盟技術提供商進行,比如羅爾斯-羅伊斯和康士伯,打造一個(ge) 更強大的歐洲集群。

 

  據歐盟委員會(hui) 稱,這一發展有望通過在現實環境中展示短途海運和內(nei) 河水道無人自動航行船,來加快下一代無人自動航行船的發展。

 

  該技術包將包括全自動導航、自診斷、預測和運行調度,以及通信技術,使網絡安全水平顯著,並將船隻集成到升級的電子基礎設施中。同時,將為(wei) 整個(ge) 無人自動航行船舶領域的設計、仿真和成本分析研發數字化工具和方法。

 

  歐盟稱,“我們(men) 的雄心壯誌是在5年內(nei) 將這項技術投放市場,以推動遠洋和洲際無人駕駛船的發展。這是一個(ge) 擁有堅實基礎的雄心壯誌,涉及價(jia) 值鏈和金融商業(ye) 方麵。”

 

  我國加快船舶自動駕駛研發

 

  我國也在加快船舶無人駕駛研發工作。2018年12月,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國防科工局聯合印發了《智能船舶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初步建立智能船舶規範標準體(ti) 係,突破航行態勢智能感知、自動靠離泊等核心技術等,“保持我國智能船舶發展與(yu) 世界先進水平同步”。

 

  2019年,自主航行試驗船“智騰”號成功進行自主航行和自主避碰演示,這是國內(nei) 首次自主航行實船避碰試驗。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這一演示標誌著作為(wei) 智能船舶最高級別的自主航行船舶在我國的研製取得顯著進展。大型船舶的分階段智能,小型船舶的遠程遙控、自主航行,智能船舶研製的不同方向均在我國逐漸清晰並延伸。

 

  “智騰”號是我國首艘滿足國際海事組織海上自主水麵船舶(MASS)需求的自主航行試驗船,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智慧航海(青島)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造,其核心裝備自主智能航行係統由七〇四所研發。“智騰”號長21米,寬5.4米,設計航速14節,配置了遠洋自主航行船舶所必需的智能態勢感知係統、自主航行決(jue) 策係統和自主駕駛控製係統,構建了船岸協同通信係統和大數據係統,同步建設了岸基運控中心,具備自主航行、自動避碰、水下避碰、自主靠離泊和遠程遙控功能,目前已達到MASS第三階段“周期性無人在船”的要求,未來可進一步達到MASS第四等級“完全自主”船舶的功能要求,後續該技術將應用於(yu) 300TEU、500TEU、800TEU自主航行集裝箱船。

 

  為(wei) 給各種智能船舶的研發提供支撐,我國近年來在智能船舶標準製定、實驗場地建設等方麵開展了大量工作。

 

  就在今年5月8日,由中國船舶信息中心發起的智能船舶“標準孿生”國際聯合研究項目正式啟動。吳笑風表示,“標準孿生”的意義(yi) 在於(yu) 為(wei) 對象創建一個(ge) 用標準條款描述的動態表征係統嵌入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中,從(cong) 而使標準用戶和管理者精準識別對象的標準化程度、標準合理性和先進性等特征。該項目的開展對推動跨領域合作,以標準化工作支撐船舶和航運智能化產(chan) 業(ye) 技術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此外,我國無人船的實驗場地建設也已初見成效。去年,由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和智慧航海(青島)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的智能航運技術創新與(yu) 綜合實驗基地正式啟動。該基地將在青島建設智能航運技術裝備研發中心、智能航運技術裝備綜合試驗場、國際標準海上測試場、智能航運技術裝備產(chan) 業(ye) 化中心、無人化運輸船管控中心、智能航運標準化培訓中心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