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媒:新冠疫情暴露西方在物流及電子商務方麵落後中國5年
參考消息網3月26日報道 美國沃克斯網站3月25日刊登題為(wei) 《快遞服務幫助中國渡過新冠病毒危機,美國須得趕上》一文,作者希拉裏·喬(qiao) 治-帕金在文章中稱,及時的送貨上門服務在中國疫情期間幫了大忙,而美國等西方國家在物流和電子商務領域落後中國4至5年。在北美和歐洲暴發疫情之際,這種落後現狀凸顯。現將文章內(nei) 容摘編如下:
在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峰期,該國超過一半的人口都生活在某種形式的居家隔離狀態下。但是,即便他們(men) 蟄伏在緊鎖的大門和有人站崗的檢查點後麵,食品雜貨和外賣通常最短也隻需20分鍾便能送到,而裝有手機充電器和睡衣的包裹可能幾小時就能送達。
中國龐大的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是為(wei) 快速配送而建的:在新冠病毒危機之前,亞(ya) 馬遜投資了數十億(yi) 美元,把向Prime會(hui) 員承諾的遞送時間從(cong) 兩(liang) 天減少到一天(倒計時從(cong) 包裹離開倉(cang) 庫開始),它的中國競爭(zheng) 對手京東(dong) 則表示自己90%的自營訂單都可以在24小時內(nei) 送到。
全球電子商業(ye) 顧問、《新零售:生於(yu) 中國,走向全球》一書(shu) 合著者邁克爾·紮庫爾說:“就物流、電子商務和零售而言,中國比西方領先4到5年。”
隨著北美疫情惡化,這一點變得尤為(wei) 明顯,每天都有越來越多的人被告知要避開人群,待在家裏。對食品和居家日用品的需求激增導致開市客超市門前擠滿了人、雜貨店的貨架空空如也、廁紙似乎也遭到無休止的搶購——而現在,這種需求甚至遠遠超過了我們(men) 最大的在線代發貨網絡的能力範圍。
在亞(ya) 馬遜平台上,某些非必要產(chan) 品的發貨時間預計會(hui) 延遲長達一個(ge) 月,目前該公司正在匆忙補充庫存並發送洗手液和家用清潔用品等高需求產(chan) 品。該公司3月17日對第三方商戶說,它將暫停接收有關(guan) 其倉(cang) 庫中非必需品的發貨要求,這讓許多使用其代發貨服務的商家陷入困境。在法國和意大利,這家電子商務巨頭已經完全停止運輸這些產(chan) 品,據它說是為(wei) 了幫助工人們(men) 保持建議的社交距離。
食品雜貨配送業(ye) 務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兒(er) 去:3月17日,亞(ya) 馬遜為(wei) 了應對訂單的激增而暫停了Prime Pantry服務。與(yu) 此同時,社交媒體(ti) 上充斥著對售罄產(chan) 品、未發貨訂單以及亞(ya) 馬遜生鮮、Instacart、沃爾瑪和Shipt等平台配送能力不足的抱怨。
對一些顧客來說,這可能隻是讓人煩惱而已;但對於(yu) 依賴這些服務的殘障人士或老年人來說,這可能就是危險的。在多倫(lun) 多,筆者97歲的祖母自3月17日以來一直在努力安排她每周一次的沃爾瑪食品雜貨訂單,但最早的送貨或取貨時間是在4月中旬。從(cong) 社交媒體(ti) 上的無數抱怨看,美國商店也麵臨(lin) 類似的延遲。(編譯/馮(feng) 雪)
資料圖片:3月14日,在美國洛杉磯一個(ge) 超市外,民眾(zhong) 冒雨排隊等候開門購物。新華社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