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2019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圓滿閉幕-沙特的國際快遞

 海運新聞     |      2019-10-11 11:04

  2019年9月26日,2019(第四屆)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hui) (以下簡稱“海科展”)圓滿閉幕。展會(hui) 以“科技經略海洋,創新實現夢想”為(wei) 主題,展出麵積達30000平方米,來自全球500餘(yu) 家企業(ye) 參展,展品主要涉及海洋工程技術與(yu) 裝備、海事技術與(yu) 裝備、海洋漁業(ye) 技術與(yu) 裝備、海水綜合利用、海洋環境保護、海洋觀測探測監測,展示了涉海行業(ye) 發展新趨勢和新特點,共邀請了涉海、用海9000餘(yu) 家專(zhuan) 業(ye) 采購商,逾3萬(wan) 人次參與(yu) 洽談和參觀,更吸引了美國、瑞士、荷蘭(lan) 、法國、韓國、挪威、烏(wu) 克蘭(lan) 等國外專(zhuan) 家學者、企業(ye) 組團參觀。展會(hui) 同期活動賽事精彩紛呈,舉(ju) 辦了青島海洋國際高峰論壇、第12屆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URC)以及豐(feng) 富多彩的企業(ye) 產(chan) 品推介會(hui) 、中科院專(zhuan) 利拍賣會(hui) 等活動。拍賣會(hui) 上,現場拍賣成交專(zhuan) 利16件,為(wei) 促進中科院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實現先進技術成果與(yu) 產(chan) 業(ye) 精準對接搭建平台。

 

 

  頂尖海洋科技成果亮相 涵蓋眾(zhong) 多涉海行業(ye)

 

  2019青島海科展吸引到了青島海洋科學與(yu) 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國家海洋技術轉移中心、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等科研院所、高校及企業(ye) 500餘(yu) 家參展商參展。展會(hui) 現場展出了水下導航、水下光學、水下無人裝備、全固態多功能雷達等千項當前世界海洋科技前沿智慧技術和儀(yi) 器裝備,涉及海洋科技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方方麵麵。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展出了自主研發的短波麵陣紅外InGaAs探測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九研究院第十三研究所展出了B750高速巡邏無人船;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展出了3000米級聲學深拖係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05研究所展出了模塊化水下運載平台——cyanea。除了高精尖的海洋科技成果外,消費級的海洋科技產(chan) 品也展會(hui) 上精彩亮相。深圳鰭源科技展出了世界首款也是唯一一款支持360度拍攝的消費級水下機器人。來自全國的參展商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海洋科技盛宴”。

 

  院士專(zhuan) 家激蕩思想火花 共謀藍色經濟發展

 

  2019青島海洋國際高峰論壇同期舉(ju) 辦,海洋科技領域知名院士專(zhuan) 家齊聚一堂,就海洋科技領域未來的發展、共建“海洋命運共同體(ti) ”和“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各抒己見。

 

  同期論壇包括包括2019年水下無人係統技術高峰論壇、2019年第三屆海洋移動平台觀測與(yu) 探測技術論壇、2019(第二屆)智慧海洋與(yu) 技術裝備發展論壇等、2019(第三屆)青島藍穀博士後創新創業(ye) 論壇、海洋生物學術委員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等五大主題論壇。

 

  2019年水下無人係統技術高峰論壇於(yu) 9月23-24日在青島藍穀順利舉(ju) 辦。此次會(hui) 議由中國造船工程學會(hui) 、青島海洋科學與(yu) 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西北工業(ye) 大學和中船重工第七〇五研究所聯合主辦,青島藍穀管理局、中船重工西安船舶工業(ye) 公司和中船重工第七一〇所共同協辦。來自清華大學、天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哈爾濱工業(ye) 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涉海知名高校,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山東(dong) 儀(yi) 器儀(yi) 表研究所等知名海洋科研院所,中船重工、中船工業(ye) 、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央企集團各研究所及企業(ye) 、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天津深之藍公司等知名涉海企業(ye) 100餘(yu) 家單位500多位專(zhuan) 家、學者共同圍繞“水下無人係統智能技術”主題進行深入交流。中船重工第七〇五研究所所長李恒劭、青島藍穀管理局常務副局長嶽國峰、中船重工科技與(yu) 信息化部主任劉飛、中國造船工程學會(hui) 副理事長李國安分別代表主辦單位和地方政府致辭,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委員會(hui) 主任、中科院院士吳立新出席活動並作主旨報告。吳立新院士首先作了題為(wei) “我國海洋科技未來發展的戰略思考”的大會(hui) 主旨報告,以習(xi) 總書(shu) 記視察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的講話為(wei) 引,站在國家和世界的高度,對我國海洋科技未來發展進行戰略思考,圍繞關(guan) 係國計民生的海洋安全、海洋資源、海洋生態、海洋環境等多個(ge) 方麵,提出構建全球透明海洋共同體(ti) 計劃,並構畫出空天地海一體(ti) 化“透明海洋”大科學計劃體(ti) 係——海洋星簇計劃、海氣界麵計劃、深海星空計劃、海底透視計劃和深藍大腦計劃。麵向未來,自主發展一批智能空天地海無人觀測平台,尤其是水下無人係統裝備。要高度重視傳(chuan) 感器和通訊技術的研究;加強大深度、長時間、多學科、綜合集成觀測的智能水下無人平台研發;建設多時空尺度、多學科綜合的立體(ti) 科學觀測係統。倡議國內(nei) 優(you) 勢單位聯合起來,以實際行動為(wei) 建設海洋強國、為(wei) 世界海洋的未來十年發展做出貢獻。中國工程院院士邱誌明,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海洋應用技術聯合實驗室主任、海軍(jun) 潛艇學院笪良龍教授,哈爾濱工程大學嚴(yan) 浙平教授等專(zhuan) 家學者分別作了“海上無人係統智能技術發展”“水下聲學滑翔機組網關(guan) 鍵技術研究與(yu) 應用”“無人潛航器AI的大智與(yu) 若愚”等主題報告。23日下午,中國海洋大學、海軍(jun) 潛艇學院、中船重工各研究所共18位專(zhuan) 家學者分別就“智能控製與(yu) 集群協同技術”與(yu) “智能係統技術”主題進行了報告與(yu) 交流。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表示,水下無人係統是現代海洋工程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海洋高端裝備中新概念、新技術應用最為(wei) 廣泛的領域。本次會(hui) 議站在國家戰略需求的高度,圍繞解決(jue) 海洋水下安全、資源和科學研究的重大需求,聚焦水下無人係統自主認知、自主控製與(yu) 導航、集群智能以及其他智能等技術領域的前沿問題和技術熱點,對加快我國水下無人係統技術的發展,促進新技術、新產(chan) 品的開發和應用,加強水下無人係統行業(ye) 的融通交流具有重要意義(yi)

 

  2019年第三屆海洋移動平台觀測與(yu) 探測技術論壇於(yu) 9月24日在青島國際博覽中心正式召開。論壇由青島海洋科學與(yu) 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第十三研究所、藍穀管理局主辦,大會(hui)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第十三研究所李海兵副主任主持,青島海洋科學與(yu) 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副部長薛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第十三研究所科技委主任郭剛、青島藍穀管理局副局長王永健分別代表主辦方為(wei) 大會(hui) 致辭。論壇邀請了13位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為(wei) 大會(hui) 做專(zhuan) 題報告。中國海洋大學林霄沛教授以《聯合國未來十年海洋科學可持續發展規劃之透明海洋》作為(wei) 開篇報告,分析目前海洋觀測技術,以移動平台作為(wei) 未來觀測的重點,闡述如何實現“透明海洋”能力建設,同時也對海洋的未來觀測提出新的疑問和思考;之後的專(zhuan) 家從(cong) 多種典型傳(chuan) 感器研究,到運載平台技術發展及模塊化應用;從(cong) 海試重力比對場建立,到海洋電磁方法探測技術研究;從(cong) 海洋水色衛星的觀測到水麵快速自組網技術的應用,再到水麵及水下海洋重力測量技術的探索。各報告專(zhuan) 家全方位、多角度、跨領域的對海洋觀測與(yu) 探測技術進行了係統性研究和介紹。

 

  2019(第二屆)智慧海洋與(yu) 技術裝備發展論壇在青島藍穀隆重召開。論壇由中國船舶信息中心聯合青島藍穀管理局共同舉(ju) 辦,本屆論壇以“數字科技新時代、海洋經濟新機遇”為(wei) 主題,吸引了來自各地政府有關(guan) 部門、自然資源部、交通部、中科院、中船重工、中國船舶、中國電科、航天科技、中海油、中國水產(chan) 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北工業(ye) 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西湖大學、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海軍(jun) 航空大學、海軍(jun) 工程大學、海軍(jun) 潛艇學院等百餘(yu) 家有關(guan) 科研院所、高校及中科曙光、華為(wei) 、浪潮等業(ye) 內(nei) 知名科技企業(ye) 的代表,近400餘(yu) 人參會(hui) 交流。論壇圍繞智慧海洋相關(guan) 技術、產(chan) 業(ye) 等邀請了業(ye) 內(nei) 近20位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專(zhuan) 家作精彩特邀報告。與(yu) 會(hui) 嘉賓圍繞“海洋環境監測、海洋可再生能源、智能航運、海洋目標探測、水下高精度慣導、水下通信與(yu) 傳(chuan) 感網絡、先進計算助力智慧海洋發展、人工智能在重大事件中的示範應用、海洋感知與(yu) 光纖傳(chuan) 感、世界海洋裝備發展態勢”等海洋領域前沿熱點議題展開深入交流。中船重工集團原總工程師方書(shu) 甲在報告中提到海洋裝備必須適應海洋環境,海洋環境同時也影響著各類海洋裝備的功能和性能,建設智慧海洋工程能讓我們(men) 更充分的掌握了解和分析海洋環境對各類裝備帶來的諸多影響,從(cong) 而大大提高裝備技術水平,發揮裝備的最大效能。來自國家海洋技術中心的彭偉(wei) 副主任,全麵解讀了我國海洋可再生能源產(chan) 業(ye) 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布局,他提到海洋能作為(wei) 未來重要的替代能源,其開發利用對於(yu) 優(you) 化我國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yi) 。交通部水運科學院學術委員會(hui) 張鷺副主任還就我國智能航運有關(guan) 規劃政策、關(guan) 鍵技術難點等相關(guan) 議題與(yu) 參會(hui) 代表展開了交流。長春理工大學薑會(hui) 林院士委托付強教授作了題為(wei) 海洋目標多維高精度光電探測技術研究的報告,讓我們(men) 進一步了解了我國在海洋光電探測研究領域所取得的相關(guan) 進步,對推動我國海洋監測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幫助。同時,來自錢學森空間技術實驗室、中科院聲學所、中電科集團、中科曙光、華為(wei) 、國防科技大學、西湖大學的以及海軍(jun) 航空大學的有關(guan) 專(zhuan) 家還分別圍繞智慧海洋領域有關(guan) 的技術與(yu) 裝備的前沿發展獻計獻策。本次智慧海洋論壇是第二屆舉(ju) 辦,是我國最早發起舉(ju) 辦的智慧海洋領的專(zhuan) 業(ye) 化大型論壇,目前已成為(wei) 國內(nei) 智慧海洋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會(hui) 議之一,主辦方力求通過搭建了一個(ge) 智慧海洋領域產(chan) 、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專(zhuan) 業(ye) 化交流合作平台,促進前沿科技賦能未來海洋發展,進一步推動我國海洋強國建設。

 

  2019(第三屆)青島藍穀博士後創新創業(ye) 論壇於(yu) 9月24日在青島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此次論壇由藍穀管理局主辦,大工(青島)研究院承辦。論壇分為(wei) 產(chan) 學研項目簽約、博士後項目路演及博士後創新創業(ye) 路徑討論等環節。會(hui) 上,青島市青年科學家協會(hui) 副會(hui) 長薑大川向青島藍穀管理局代表授牌,將青島市青年科學家協會(hui) 落戶藍穀,大工(青島)研究院先後同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dong) )、山東(dong) 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濟南大學、大連海洋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魯東(dong) 大學、濱州學院等10所院校簽署教育部產(chan) 學項目合作書(shu) ,為(wei) 進一步促進藍穀區域內(nei) 產(chan) 教融合、培養(yang) 產(chan) 業(ye) 化人才,營造創新創業(ye) 氛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大工(青島)研究院擬引進博士後牟興(xing) 森(多能源中小型海水淡化設備開發)和楊通(砂型增材製造(3D打印)裝備及應用開發)分別就各自的創新創業(ye) 項目進行了現場講解並針對企業(ye) 的問題進行了交流,同時,兩(liang) 項目也確認參與(yu) 中國博士後創新創業(ye) 成果大賽並力爭(zheng) 取得優(you) 異成績。

 

  搭建產(chan) 學研一體(ti) 化發展平台 助推海洋技術成果轉化

 

  自首屆海科展舉(ju) 辦以來,主辦方就致力於(yu) 搭建一個(ge) 集產(chan) 學研為(wei) 一體(ti) 的全方位發展平台,助推海洋科技技術成果轉化。本屆海科展舉(ju) 辦期間,來自海洋科技領域的科研院所、高校、企業(ye) 、政府等多方嘉賓共聚一堂,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現場達成多個(ge) 合作意向。

 

  2019(第三屆)青島藍穀博士後創新創業(ye) 論壇上,論壇分為(wei) 產(chan) 學研項目簽約、博士後項目路演及博士後創新創業(ye) 路徑討論等環節。青島市青年科學家協會(hui) 落戶青島藍穀,大工(青島)研究院先後同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dong) )、山東(dong) 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濟南大學、大連海洋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魯東(dong) 大學、濱州學院等10所院校簽署教育部產(chan) 學項目合作書(shu) ,為(wei) 進一步促進藍穀區域內(nei) 產(chan) 教融合、培養(yang) 產(chan) 業(ye) 化人才,營造創新創業(ye) 氛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科院專(zhuan) 利成果拍賣會(hui) 及路演成為(wei) 今年海科展的一大亮點。青島海科展聯合國家海洋技術轉移中心、中國科學院共同舉(ju) 辦“2019年中國科學院專(zhuan) 利成果拍賣會(hui) ”,此次拍賣共推出中科院係統136件高質量專(zhuan) 利進行前期路演對接,涉及海水淡化、無線傳(chuan) 感器技術、新材料、光學技術與(yu) 設備、製作工藝等20個(ge) 技術領域。其中,在第四屆海洋科技展覽會(hui) 拍賣現場推出專(zhuan) 利28件,進行現場拍賣,成交16件。青島藍穀將與(yu) 中國科學院深化院地合作,將實驗室裏產(chan) 生的大量科研技術服務於(yu) 市場應用,推動中國科學院科研資源與(yu) 青島的發展結合,促進先進技術向企業(ye) 轉移,提升產(chan) 業(ye) 技術水平,有效促進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本鏈“三鏈聯動”,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的良性互動和可持續發展。9月25日,國家海洋技術轉移中心聯合青島市股權與(yu) 創業(ye) 投資行業(ye) 協會(hui) 舉(ju) 辦了青島魯信現代海洋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推介暨涉海科技成果路演活動。15家投資機構、6家科研院所、3家科技轉化服務機構、20餘(yu) 家企業(ye) 來到現場。本次活動邀請了國信金控、中航資本、裏程碑創投、開來資本、深圳前海基金等投資機構,並優(you) 選了來自藍穀、中關(guan) 村、高校院所的7個(ge) 涉海科技項目同步路演。路演項目瞄準世界海洋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和海洋產(chan) 業(ye) 新技術,包含青島海檢集團海洋設備質量檢驗、智慧航海智能航運技術、博尚智漁現代海洋智慧漁業(ye) 設施工程裝備、虹灣威鵬微型智能船、水域作業(ye) 機器人等涉海企業(ye) 高新理念及產(chan) 品。通過金融資本與(yu) 海洋科技項目的點對點結合,精準海洋產(chan) 業(ye) 鏈招商,以企招企,共同推進海洋科技成果產(chan) 業(ye) 化、打造“政產(chan) 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體(ti) 係。

 

  “藍色海洋”技術成果推介會(hui) 於(yu) 海科展同期舉(ju) 辦,瑞典特瑞堡工程係統、深圳鰭源科技、福建集瀚海洋科技等21家科技企業(ye) 將在青島海科展集中發布相關(guan) 技術和成果。推介會(hui) 吸引了眾(zhong) 多專(zhuan) 業(ye) 人士。

 

  名校學子角逐水中機器人大賽 促進水中機器人領域創新

 

  作為(wei) 2019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hui) 的重頭戲,第十二屆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於(yu) 9月24日在青島青島國際博覽中心舉(ju) 行。本次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包括5個(ge) 組別共16個(ge) 項目的比賽,設置了全局視覺組、自主視覺組、2D仿真組、工程項目組、水下操控組等許多常規科目,以及水中競速、目標抓取、創新創業(ye) 、水麵垃圾清理等眾(zhong) 多比賽科目。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ye) 大學、山東(dong) 大學、西北工業(ye) 大學等高校的參賽隊伍參與(yu) 競賽角逐。本次大賽由國際水中機器人聯盟聯合中國仿真學會(hui) 、青島藍穀管理局共同主辦。大賽積極響應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促進水中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創新、科研轉化和產(chan) 業(ye) 聚集。本次大賽中最令人關(guan) 注的要數麵向校園創業(ye) 團隊的創新創業(ye) 組比賽。清華大學、廈門大學等校園創新團隊同場競技,展示自己的創意和巧思,爭(zheng) 取專(zhuan) 家評委的認可,接受風險投資家的點評。水麵垃圾清理賽是在自然海域中舉(ju) 行,青島作為(wei) 我國著名的海濱旅遊城市,擁有美麗(li) 的海岸線和景觀,每年都有大量遊客在海邊遊覽。水麵垃圾清理賽旨在通過比賽推動水麵垃圾清理機器人技術的進步和行業(ye) 的發展,早日實現智能化的垃圾清理方案,讓青島的海岸線更潔淨,更美麗(li) 。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是目前首個(ge) 也是唯一的一個(ge) 由中國高校發起並創立競賽標準的國際性高端學科競賽。大賽以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推動我國海洋強國建設為(wei) 背景,設立競賽項目,展開競賽活動。該賽事的目標是通過競賽加速新一代智慧海洋工程與(yu) 裝備技術的原始創新和產(chan) 業(ye) 化應用步伐。大賽以“水中機器人”為(wei) 核心競賽內(nei) 容,促進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最新信息工程技術在海洋科學、海洋工程與(yu) 技術兩(liang) 個(ge) 一級學科上的發展普及和應用,具有鮮明的學科特色和技術特色。

 

  專(zhuan) 業(ye) 展會(hui) 提供交流交易平台 為(wei) 青島藍穀發展注入新活力

 

  截止到目前,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hui) 已在青島藍穀連續舉(ju) 辦四屆。秉承著“平台化”的辦展理念,海科展已逐步形成集產(chan) 學研為(wei) 一體(ti) 的全方位發展平台,匯聚海洋科技領域多方資源,在海科展的平台上湧現思想的火花,促成多項合作,推動海洋科技的發展和進步。

 

  海科展的迅速發展離不開孕育展會(hui) 的土壤——青島藍穀。作為(wei) 青島市助推海洋強國戰略而布局的海洋特色高技術產(chan) 業(ye) 集聚區,藍穀卻已取得矚目等成就:有海洋科技“航母”之稱的大洋鑽探船建設項目,中國海洋領域唯一獲批試點運行的國家實驗室、躋身世界前列的海洋科技研究中心——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唯一、世界上第五個(ge) 深海技術支撐基地、“蛟龍號”母港——國家深海基地,填補我國在海洋水下設備檢驗檢測領域空白的國家海洋設備質檢中心等為(wei) 代表的20餘(yu) 個(ge) “國字號”科研平台,以山東(dong) 大學青島校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大學、西北工業(ye) 大學等為(wei) 代表的20餘(yu) 所高校院所,500餘(yu) 個(ge) 科技型企業(ye) ,5700餘(yu) 名各類人才(包括院士70餘(yu) 人),初步形成了從(cong) 海洋研發到成果孵化,再到技術交易的海洋科技創新生態圈。

 

  經過四年的專(zhuan) 業(ye) 化市場運作,青島海科展作為(wei) 一項重要的活動每年定期在青島藍穀舉(ju) 辦,已成為(wei) 國內(nei) 最大的在海洋科技領域極具影響力的專(zhuan) 業(ye) 展會(hui) ,是世界藍穀國際交流平台,是青島市海洋攻勢、山東(dong) 海洋強省計劃和“一帶一路”海洋國際合作重要平台。同時,會(hui) 展經濟對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伴隨著海科展在行業(ye) 內(nei) 地位的不斷提升,其對青島藍穀的發展也將起到巨大的乘數效應,為(wei) 推進青島藍穀打造世界海洋創新高地注入更多的智慧和活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