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3月以來,我國已初步呈現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chan) 生活秩序加快恢複的態勢。然而,國際疫情形勢卻不容樂(le) 觀,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為(wei) 全球“大流行”。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它對集裝箱運輸業(ye) 產(chan) 生了哪些影響,航線運價(jia) 及整個(ge) 行業(ye) 走勢如何?航運企業(ye) 和貨主又該如何應對?日前,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業(ye) 內(nei) 有關(guan) 專(zhuan) 家。
出貨量本月底或將反彈
近日,丹麥海事數據提供商Sea-Intelligence在其每周分析報告中表示,為(wei) 了應對中國疫情暴發以及製造廠關(guan) 閉而造成的貨運量暴跌,全球班輪公司已經部分取消前往中國的航次。從(cong) 1月26日起,跨太平洋航線的停航數量已達111條,除農(nong) 曆新年的正常季節性停航外,其中有48條是由於(yu) 疫情而取消,在亞(ya) 歐航線上,停航數量增加到75條,其中29條是由於(yu) 疫情造成的。
“全球閑置集裝箱船隊目前已上漲至204萬(wan) TEU,占全球總運力的8.8%,預計給承運人造成的收入損失為(wei) 20億(yi) 美元。但目前,班輪公司已經在逐步減少停航的航次數量,這表明,隨著我國複工複產(chan) 率逐步提高,班輪公司預計運輸需求會(hui) 緩慢恢複至正常水平。”寧波航運交易所行業(ye) 研究主管汪健告訴記者。
目前中國已經實現對疫情的有效管控,大部分企業(ye) 已經複工,市場預測,全國企業(ye) 生產(chan) 能力在3月中下旬也將恢複正常。汪健認為(wei) ,到3月底左右,我國集運市場將有一波運輸需求的集中釋放,以解決(jue) 之前七周左右的積壓訂單出運問題。“預計3月中旬後,隨著市場貨量回升到一定程度,船東(dong) 都會(hui) 嚐試推漲運價(jia) ,尤其是中東(dong) 印巴紅海航線。但整個(ge) 釋放周期可能隻能維持一至兩(liang) 周,推漲是否能夠成功將取決(jue) 於(yu) 班輪公司在運力控製方麵的決(jue) 心。”
此外,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日前發布分析報告指出,日韓疫情升級恐對中國半導體(ti) 進口與(yu) 消費電子出口造成影響,歐洲疫情升級將進一步衝(chong) 擊我國外貿出口和港航產(chan) 業(ye) 。中國自日韓進口主要以電機、電氣、音像設備及其零附件為(wei) 主,日韓疫情升級將影響我國此類產(chan) 品進口,進而影響機電產(chan) 品、化學品、塑料和金屬製品等中遊產(chan) 業(ye) ,導致原材料及產(chan) 成品漲價(jia) 或供應短缺,對汽車、消費電子、半導體(ti) 等下遊產(chan) 業(ye) 產(chan) 生負麵影響。而若歐盟無法有效控製疫情傳(chuan) 播,後續必將迫使更多國家采取嚴(yan) 格的隔離防控措施,這將大幅度壓縮汽車、電子、紡織服裝和商貿零售等行業(ye) 的消費需求,必將對中國外貿出口製造企業(ye) 產(chan) 生較大衝(chong) 擊。遠東(dong) —歐洲航線布局了全球最多的20%集裝箱船隊運力,如若運輸需求出現大幅度下降,投入歐線的超大型集裝箱船舶很難轉入其他航線運營,這無疑將對2M和海洋聯盟成員班輪公司盈利產(chan) 生較大衝(chong) 擊。
市場供需達到均衡需要時間
航線停了,增長的貨量能否及時出運,是3月份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市場關(guan) 注的焦點。專(zhuan) 家表示,短期內(nei) 運力恢複需要一定時間;放眼全年,集運市場供需不平衡的問題仍然存在。
汪健認為(wei) ,從(cong) 運力供給的角度來講,目前停航或是空箱裝載的航行計劃將至少持續到3月下旬,因此即使在工廠陸續複工生產(chan) 後的這幾周,海運市場貨量的恢複也可能受到不利影響。換句話說,由於(yu) 承運人為(wei) 了使運力與(yu) 需求保持一致,減少了沿亞(ya) 歐、跨太平洋等全球核心貿易通道運輸的服務頻率,即使目前國內(nei) 疫情逐步得到控製,之前的部分停航使得運力再次投放需要時間,集裝箱運輸供需基本麵反彈到均衡水平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但從(cong) 長期來看,今年集運市場的運力增速仍將超過需求增速。記者梳理資料發現,Alphliner和Clarkson年初分別預測2020年上半年需求增速為(wei) 2.8%和3.1%,運力增速為(wei) 3.3%和3.2%。今年有許多超大型集裝箱船將交付,包括如地中海航運的5艘22700TEU係列船舶,現代商船的12艘2.3萬(wan) TEU大船等。而達飛集團、長榮海運、陽明海運等企業(ye) 今年也都有新船下水,除了長榮海運的10艘11700TEU型船外,其他運力基本都是20000TEU以上的超大型船舶。
“總的來說,今年雖然需求麵有利好,但仍低於(yu) 運力增速,集運市場供需仍不平衡。”汪健分析認為(wei)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對航運需求產(chan) 生暫時性影響,隨著對疫情的有效控製,預計會(hui) 有一波出運高峰;而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簽署無疑給航運需求帶來利好。但英國脫歐,也給航運需求帶來挑戰。
航企應根據疫情變化隨時調整策略
國內(nei) 外疫情在逐步發展變化,航運企業(ye) 、港口以及貨主應如何應對,以期將損失降到最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